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右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世界人口( )
A.1999年达到50亿
B.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相同
C.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D.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20年时间
2.下列描述中,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 )
①粮食供给紧张 ②人口老龄化加剧 ③人均耕地减少 ④就业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应对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 )
①选择公交、地铁出行 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 ③避免“舌尖上的浪费” ④多用“一次性”物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世界不同纬度的人口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
B.东半球
C.南半球
D.西半球
5.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A.中、高纬度 B.中、低纬度
C.高、低纬度 D.赤道附近
加拿大医师亨利·诺尔曼·白求恩,是对中国人民和加拿大人民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据此完成6~7题:
6.白求恩所属国家的主要人种是( )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7.我国以黄种人为主,下列地区与我国属同一人种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B.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C.欧洲西部的欧洲人 D.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
图1、图2为深圳市深南大道不同时期景观图。读图,完成8~
9题:
图1 图2
8.图1和图2的景观差异主要表现在( )
A.气候和植被类型 B.日常饮食和服饰
C.建筑景观和交通 D.语言和风俗习惯
9.造成两图景观差别的根本原因是( )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地域文化的变化
C.生产方式的变化 D.交通方式的变化
生活在昆明滇池边的河泊村的古人,常用螺蛳壳来铺设房屋、护坡。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部分螺蛳壳村落已经被拆除。读图,完成10~12题:
10.河泊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 6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是著名的湖滨贝丘遗址。最初建造“螺蛳壳村”时( )
①当地是乡村 ②当地是城镇 ③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④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根据“螺蛳壳村”的建筑特点和独特的建筑材料,可推测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①气候寒冷 ②气候干燥 ③降水较多 ④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为保护颇具特色的“螺蛳壳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拆除所有房屋后集中建高楼
B.禁止外人进入
C.变更房屋建筑材料
D.加强保护,让更多人了解古滇文化
阿拉伯人居住地区气候炎热,很少下雨。在烈日照射下,身穿衬衫的人大汗淋漓,身着阿拉伯白色长袍的人却泰然自若。据此完成13~14题:
13.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的主要目的是( )
A.防寒保暖 B.防风擦汗
C.反光透气 D.遮风挡雨
14.阿拉伯驼队的活动地区最可能为( )
A.森林 B.沙漠 C.草原 D.高山
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海外学习汉语热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B.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汉语是联合国常用工作语言之一
D.汉语已成为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6.除了能学习汉语外,海外国家和人民还可以参加与“中国风”有关的文化表演和体验活动有( )
①表演中国功夫 ②涂画京剧脸谱 ③参加大型音乐会 ④学习毛笔书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纳米比亚是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位于该国斯瓦科普蒙德市郊的中国航天测控站是我国在南半球最早建立的地面卫星测控站。读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在斯瓦科普蒙德市郊建立航天测控站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市场近
B.晴天多,大气能见度好
C.经济发达,科技力量强
D.距海近,运输便利
18.我国与纳米比亚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有利于( )
A.改变纳米比亚居民的饮食习惯
B.推动两国间友好往来及成果共享
C.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D.加快纳米比亚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海上的交通运输也日益密切。据此完成19~20题:
19.海上航线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是( )
A.增加了原料资源的成本 B.扩大了国际经贸合作
C.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 D.减少资源的全球调配
20.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许多商品进入世界其他国家的同时,国外进口的商品在我国的市场上也日益丰富了起来,昆明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这说明( )
A.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各国联系紧密
B.我国鲜花保鲜技术还未成熟
C.是我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结果
D.国际互联网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某校学生分小组开展“世界的人口”探究活动。下面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请你结合图文材料,帮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活动:(6分)
图1 图2
第一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1)读图1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 (中低或中高)纬度的沿海地带多为人口稠密区;据图2可知,世界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填地形类型)地区。(2分)
(2)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为人口 (稠密或稀疏)地区,影响甲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分)
第二小组:以“世界人口增长”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80亿。非洲是所有主要地区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欧洲多国人口到2050年将减少15%以上。
(3)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根据材料内容,分析非洲和欧洲分别可能出现什么人口问题 (至少各回答一点,2分)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漯河某中学学生分组搜集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饮食、服饰等相关资料,开展了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主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甲 乙
[民居篇]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
(1)甲地传统民居多沿 而建,屋顶坡度大是为了便于 。乙地传统民居墙壁厚,窗户 ,注重 。
(4分) [饮食篇]饮食结构的不同反映了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的不同。
(2)甲地人们在冬至日喜欢吃汤圆,汤圆的原料所对应的粮食作物为 ;乙地人们在这一天却喜欢吃饺子,乙地人们的主食以 为主。(2分)
(3)藏族同胞热情好客,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喝酥油茶,吃牦牛肉,青藏地区的牦牛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 的自然环境。(1分)
[服饰篇]图1为藏袍特点,图2为拉萨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传统藏袍多以牦牛和藏羊的皮毛为原料。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穿法独特,白天气温较高时,将长袖褪去系于腰间;夜晚,宽腰肥大的衣服还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
图1
图2
(4)分析藏袍与该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23.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各具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下面图表为甲、乙、丙三地传统民居及甲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甲 土耳其蜂巢屋 乙 印度尼西亚船形屋
丙 极地冰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7.6 8.2 12.2 14.8 18.8 21.1 23.1 23.9 20.8 16.8 14.4 13.5
降水量/ 毫米 81 95 80 62 51 20 2 18 63 85 105 99
(1)土耳其蜂巢屋是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古老民居,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结合甲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的数据(上表),将右图补充完整。(2分)
(2)由甲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甲地属于 (填气候类型),夏季 (炎热或凉爽),冬季 (温和或寒冷),所以蜂巢屋的墙体厚度达80厘米,保温隔热。当地降水的季节分配 (均匀或不均匀),雨季房屋易被冲刷,需要定期修缮。(4分)
(3)民居是人们适应气候等环境因素的杰作。请对比乙、丙两地民居,完成下列结构图。(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
(4)有人认为传统民居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保留;有人认为传统民居阻碍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该拆除。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分)
24.第六届进博会于2023年11月5日—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小小一颗肯尼亚牛油果,却通过进博会成为中国市场的“网红”产品。图1为肯尼亚地形图,图2为内罗毕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图1 图2
(1)肯尼亚位于 洲,东南濒临 洋,属于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该国大多为 种人,我国与肯尼亚之间的经济合作属于“ (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5分)
(2)运用地图和资料卡,从位置、地形、气候的角度说明内罗毕附近山区种植牛油果树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① ;② ;③ ;④ ;⑤ 。
我国每年定期举办的“进博会”,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展机遇。
(3)举办“进博会”可以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说出两点,
2分)第五章 居民与文化 第六章 发展与合作 综合评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达到80亿。右图为世界人口增长及预测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世界人口(C)
A.1999年达到50亿
B.1975-2022年,每增长10亿用时相同
C.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D.从80亿到90亿,预计需要20年时间
2.下列描述中,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有(C)
①粮食供给紧张 ②人口老龄化加剧 ③人均耕地减少 ④就业压力增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应对人口数量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A)
①选择公交、地铁出行 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 ③避免“舌尖上的浪费” ④多用“一次性”物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世界不同纬度的人口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4~5题:
4.由图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
A.北半球
B.东半球
C.南半球
D.西半球
5.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B)
A.中、高纬度 B.中、低纬度
C.高、低纬度 D.赤道附近
加拿大医师亨利·诺尔曼·白求恩,是对中国人民和加拿大人民具有历史意义的人物。据此完成6~7题:
6.白求恩所属国家的主要人种是(A)
A.白种人 B.黑种人 C.黄种人 D.混血种人
7.我国以黄种人为主,下列地区与我国属同一人种的是(B)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 B.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C.欧洲西部的欧洲人 D.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
图1、图2为深圳市深南大道不同时期景观图。读图,完成8~
9题:
图1 图2
8.图1和图2的景观差异主要表现在(C)
A.气候和植被类型 B.日常饮食和服饰
C.建筑景观和交通 D.语言和风俗习惯
9.造成两图景观差别的根本原因是(C)
A.自然环境的变化 B.地域文化的变化
C.生产方式的变化 D.交通方式的变化
生活在昆明滇池边的河泊村的古人,常用螺蛳壳来铺设房屋、护坡。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部分螺蛳壳村落已经被拆除。读图,完成10~12题:
10.河泊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 6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是著名的湖滨贝丘遗址。最初建造“螺蛳壳村”时(A)
①当地是乡村 ②当地是城镇 ③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④以工业生产活动为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根据“螺蛳壳村”的建筑特点和独特的建筑材料,可推测当地的环境特点是(B)
①气候寒冷 ②气候干燥 ③降水较多 ④附近渔业资源丰富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为保护颇具特色的“螺蛳壳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D)
A.拆除所有房屋后集中建高楼
B.禁止外人进入
C.变更房屋建筑材料
D.加强保护,让更多人了解古滇文化
阿拉伯人居住地区气候炎热,很少下雨。在烈日照射下,身穿衬衫的人大汗淋漓,身着阿拉伯白色长袍的人却泰然自若。据此完成13~14题:
13.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的主要目的是(C)
A.防寒保暖 B.防风擦汗
C.反光透气 D.遮风挡雨
14.阿拉伯驼队的活动地区最可能为(B)
A.森林 B.沙漠 C.草原 D.高山
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掀起学习汉语的热潮。据此完成15~16题:
15.下列关于海外学习汉语热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D)
A.学习汉语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B.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C.汉语是联合国常用工作语言之一
D.汉语已成为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6.除了能学习汉语外,海外国家和人民还可以参加与“中国风”有关的文化表演和体验活动有(A)
①表演中国功夫 ②涂画京剧脸谱 ③参加大型音乐会 ④学习毛笔书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纳米比亚是我国在航天领域的重要合作伙伴,位于该国斯瓦科普蒙德市郊的中国航天测控站是我国在南半球最早建立的地面卫星测控站。读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在斯瓦科普蒙德市郊建立航天测控站的有利自然条件是(B)
A.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市场近
B.晴天多,大气能见度好
C.经济发达,科技力量强
D.距海近,运输便利
18.我国与纳米比亚在航天领域的合作,有利于(B)
A.改变纳米比亚居民的饮食习惯
B.推动两国间友好往来及成果共享
C.促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D.加快纳米比亚经济结构调整
随着经济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日益密切。海上的交通运输也日益密切。据此完成19~20题:
19.海上航线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是(B)
A.增加了原料资源的成本 B.扩大了国际经贸合作
C.增加了人们的经济收入 D.减少资源的全球调配
20.随着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许多商品进入世界其他国家的同时,国外进口的商品在我国的市场上也日益丰富了起来,昆明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这说明(A)
A.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各国联系紧密
B.我国鲜花保鲜技术还未成熟
C.是我国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结果
D.国际互联网缩短了世界的距离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21.某校学生分小组开展“世界的人口”探究活动。下面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图。请你结合图文材料,帮他们完成下列探究活动:(6分)
图1 图2
第一小组:以“世界人口分布”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1)读图1可知,世界人口的分布很不均衡。 中低 (中低或中高)纬度的沿海地带多为人口稠密区;据图2可知,世界56.5%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 平原 (填地形类型)地区。(2分)
(2)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均为人口 稀疏 (稠密或稀疏)地区,影响甲地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甲地为炎热干燥的沙漠地区,降水稀少 。(2分)
第二小组:以“世界人口增长”为主题进行探究活动。
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达到80亿。非洲是所有主要地区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欧洲多国人口到2050年将减少15%以上。
(3)世界人口增长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根据材料内容,分析非洲和欧洲分别可能出现什么人口问题 (至少各回答一点,2分)
参考答案:非洲的人口问题:就业困难,交通拥堵,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等等;欧洲的人口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龄化,等等。
2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漯河某中学学生分组搜集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民居、饮食、服饰等相关资料,开展了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为主题的探究式学习活动。
甲 乙
[民居篇]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
(1)甲地传统民居多沿 河(河流) 而建,屋顶坡度大是为了便于 排水 。乙地传统民居墙壁厚,窗户 小 ,注重 防寒保暖 。
(4分)
[饮食篇]饮食结构的不同反映了我国各地农业生产的不同。
(2)甲地人们在冬至日喜欢吃汤圆,汤圆的原料所对应的粮食作物为 水稻 ;乙地人们在这一天却喜欢吃饺子,乙地人们的主食以 面食 为主。(2分)
(3)藏族同胞热情好客,请远道而来的客人喝酥油茶,吃牦牛肉,青藏地区的牦牛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 高寒 的自然环境。(1分)
[服饰篇]图1为藏袍特点,图2为拉萨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传统藏袍多以牦牛和藏羊的皮毛为原料。
◆特点是长袖、宽腰、大襟。
◆穿法独特,白天气温较高时,将长袖褪去系于腰间;夜晚,宽腰肥大的衣服还可以当被盖,保温防寒。
图1
图2
(4)分析藏袍与该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分)
参考答案:藏袍多以皮毛为原料是由于当地以畜牧业为主,多用牦牛和藏羊的皮毛,就地取材;藏袍长袖,宽腰,大襟,穿法独特,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较大的日温差。
23.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各具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下面图表为甲、乙、丙三地传统民居及甲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甲 土耳其蜂巢屋 乙 印度尼西亚船形屋
丙 极地冰屋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 7.6 8.2 12.2 14.8 18.8 21.1 23.1 23.9 20.8 16.8 14.4 13.5
降水量/ 毫米 81 95 80 62 51 20 2 18 63 85 105 99
(1)土耳其蜂巢屋是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古老民居,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结合甲地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表的数据(上表),将右图补充完整。(2分)
参考答案:绘图略。
(2)由甲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可知,甲地属于 地中海气候 (填气候类型),夏季 炎热 (炎热或凉爽),冬季 温和 (温和或寒冷),所以蜂巢屋的墙体厚度达80厘米,保温隔热。当地降水的季节分配 不均匀 (均匀或不均匀),雨季房屋易被冲刷,需要定期修缮。(4分)
(3)民居是人们适应气候等环境因素的杰作。请对比乙、丙两地民居,完成下列结构图。(5分)
① 纬度位置 ;② 干燥 ;③ 通风散热 ;④ 冰块 ;⑤ 大 。
(4)有人认为传统民居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应该保留;有人认为传统民居阻碍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应该拆除。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2分)
参考答案:对于旧建筑既不能全部保存,也不能全部拆除,应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
24.第六届进博会于2023年11月5日—10日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小小一颗肯尼亚牛油果,却通过进博会成为中国市场的“网红”产品。图1为肯尼亚地形图,图2为内罗毕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图1 图2
(1)肯尼亚位于 非 洲,东南濒临 印度 洋,属于 发展中 (发达或发展中)国家,该国大多为 黑 种人,我国与肯尼亚之间的经济合作属于“ 南南合作 (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5分)
(2)运用地图和资料卡,从位置、地形、气候的角度说明内罗毕附近山区种植牛油果树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① 赤道 ;② 15~20 ;③ 干(湿) ;④ 湿(干) ;⑤ 高原 。
我国每年定期举办的“进博会”,为世界各国提供发展机遇。
(3)举办“进博会”可以给我国带来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说出两点,
2分)
参考答案:举办“进博会”能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举办“进博会”能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