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语”你相遇,好幸运!
什么是语文
一、什么是语文?
1.“语文”的来源: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出现语文。小学称“国语”,中学称“国文”。
1949年4-5月,叶圣陶先生首次将“语”“文”二字组合起来形成“语文”一词,并建议用“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名称。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出版全国统一的以“语文”命名的教材。从此语文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2.什么是语文?
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话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把口头语和书面语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叶圣陶
语:口头语言——与人谈论所说的话
像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德治。
像孟子劝说齐宣王施行仁政。
像诸葛亮舌战群儒联吴抗曹。
文:书面语言。——文章、著作
是屈原比喻迭起的《离骚》
是司马迁浑然天成的《史记》
是鲁迅直指封建社会弊端的《狂人日记》
3.语文存在于何处?
课堂上:
语文在秦砖汉瓦的传奇里。
在元曲的缠绵悲愤里。
在明清小说的跌宕起伏里。
在《红星照耀中国》里。
在唐诗宋词的风韵里。
在生动有趣的《伊索寓言》里。
在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春意里。
在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里。
在大江东去的雄浑气势里。
在生活里:
3.语文存在于何处?
当你看到绚烂却短暂的夕阳,沉醉其中,于是你搜肠刮肚,想尽华美词藻来赞美它,这就是语文。
当你听到《孤勇者》,崇拜歌词所描绘的英雄形象,并以此激励自己,这就是语文。
语文的魅力
二、感受语文的魅力
语文学科的魅力在于语音的抑扬顿挫,文字的象形意会,词语的丰富多彩,话语的妙趣横生。
——朱学坤《语文的魅力》
小明的单车倒了,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第一个“把”:量词,与“一”连用,意为“一下子”。
第二个“把”:表主动,意义同“将”。
第三个“把”:名词,意为“把手”,句中指自行车车把
第四个“把”:动词,同“握”,抓住、握住的意思
1.语音的魅力
小明的单车倒了,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bǎ
bǎ
bǎ
bà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1.语音的魅力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1.语音的魅力
授课人:张诗梅
2022-8-26
云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朝(cháo)朝(zhāo)散;
潮长(cháng)长(zh ng)/长(cháng)长(cháng)长(zh ng)/长(cháng)长(zh ng)长(cháng)消。
意思是指浮云每天都会聚拢又散开,而潮水常常涨上来,也会消失下去。这里是取了字的同音。
2.文字的魅力
雨:水从云下也——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
学:孩子在屋子里用双手捧着书学习
2.文字的魅力
汉字是唯一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文字。
3.词语的魅力
阿呆给领导送红包时,两人的对话颇有意思。
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
阿呆:“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
领导:“你这就不够意思了。”
阿呆:“小意思,小意思。”
领导:“你这人真有意思。”
阿呆:“其实也没有别的意思。”
领导:“那我就不好意思了。”
阿呆:“是我不好意思。”
领导:“你肯定有什么意思。”
阿呆:“真的没有什么意思。”
领导:“既然没有什么意思,那你是什么意思?”
阿呆:“其实,我的意思就是想意思意思。”
4.句子的魅力
一个富人请一位老先生教书,同一份合同,双方都非常满意,可是理解上却差之千里:
富人的理解: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先生的理解: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无米面也可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无银钱也可
4.篇章的魅力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常读常新的。
惊叹于鲁滨逊在荒岛求生中所展现的勤劳与智慧。
崇拜于鲁滨逊凭一己之力创造出一片生活乐园。
向往于鲁滨逊奇特刺激的探险经历。
勇气:直面孤独、不畏挫折。
坚定:想尽一切办法回国。
殖民主义:资产阶级殖民主义者,控制着岛、征服同伴。
学习语文的原因
三、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1.升学考试
学好语文 得语文者得天下
养成正确的三观,做有责任、有担当的爱国少年;
提高自身的修养,做一个谈吐优雅、风趣幽默的人;
在纷乱陈杂的生活里,找寻到一丝浪漫,就算是卖大米,也可以与众不同。
学习语文,是为了让我们在被否定时,能够有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与自适。
学习语文,是为了让我们在困顿失意时,能够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
学习语文,是为了让我们在危急时刻,能够有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
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四、如何学好初中语文
小学 初中
分值 100 150
试卷结构 一套卷 基础卷 两套卷 基础卷100+提升卷50
试题类型 字词句积累 字音 字词义 关联词 名言警句 修辞手法 语序排列 阅读 写作 字词句积累12 文言文12 名句默写6 现代文阅读10 作文60 (课内) 诗歌鉴赏4
文言文阅读12
名著4及
现代文阅读18
语言运用12
(课外)
注重积累,扎实基础
重视方法,迁移运用
保持良好心态,不畏难
字词音义一个不错
背诵篇目一篇不漏
勤于练笔,妙笔生花
课上学方法
课后用方法
练审题
练句子 练段落 练篇章
广泛阅读,拓宽阅读面
推荐名著
应读尽读,精读深读
听
说
读
写
思
耐心专注
边听边想边听边记
用普通话说
有针对地说
积极地说
清楚 具体 连贯
读内容
读思路
读思想
广泛多形式
写工整
愿意写
有得写
会写
独立思考
共同思考
学会反思
学习方法分享
2022-8-26
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
一查(工具书):掌握生字词,关注课文后的读读写写。
二读(诵读):通读全文,包括页下注释,标好段落号。
三画(圈点勾画):画出关键字词句。
四思(完成课后“思考探究”习题):写在书上。
五问(从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写在书上。
1.课前预习要求
早读课:放声诵读,背诵后动笔默写。
正课:铃响之后立刻保持安静。
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2.课堂上课要求
字迹端正,用黑色水笔书写。
独立完成,认真检查。
按时完成,按时提交。
3.课后作业要求
多读:读文章、报刊、文学作品
多写:写日记、周记、心得体会
多看:看有益的影视节目
多找:在网上搜集资料信息
4.校外要求
两只笔:黑色、红色
两本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
两本名著:《朝花夕拾》《西游记》
四个本子:日记本、默写本、摘抄本、错题本
一本字帖:初中语文同步字帖·七年级上册
物品准备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