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专项培优 语法知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秋 齐齐哈尔期末)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和“昆明的雨”是偏正短语,“愚公移山”是主谓短语。
B.“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能不犯错呢?”一句中,应该把顿号去掉。
C.“日本右翼分子大肆篡改历史教材”中,“篡改”是中性词。
D.“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一句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2.(2024秋 射洪市期末)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途跋涉”“顶天立地”“器宇轩昂”“旁逸斜出”这几个短语的类型全都不一样。
B.“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留有印象”。
C.“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这个句子的成分划分是:[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
D.“我们要热爱学习。”“我们不能荒废青春。”“难道就能让游戏把我们的青春耽误?”这三个句子的语气是由弱到强。
3.(2024秋 讷河市期末)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热爱祖国、报纸杂志、打扫教室这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感彩的词语,如“优雅”“温暖”“奋不顾身”等,称为褒义词;“愚蠢”“奸诈”“见利忘义”等,称为贬义词。
C.“语音识别技术主要解决30厘米到5米范围内的语音交互问题。”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语音识别技术”。
D.“我们要关注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4.(2024秋 武威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握篙盘索”“摩肩接踵”等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说明典雅有韵味。
B.“梦回繁华”既体现了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的繁荣发展,也体现了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的情感。
C.“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中“可能”一词表示推测、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5.(2024秋 新邵县期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的颜色”“梦回繁华”“愚公移山”“回忆我的母亲”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千钧一发”这些成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在公共场合,她从不跟别人吵架。”这句话句子主干是:她不吵架。
D.“你今天必须把这些事做完!”这是一个祈使句。
6.(2024秋 兴隆台区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树是真正的隐者。②树在枯山瘦水中,能年复一年地向上生长。③它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向着阳光安静地呼吸,直到枯萎、凋零,化为尘土。④树被人移植到马路边、公园里,被当成吸尘器,或是一种视觉观赏之物。⑤即使只有一尺土壤和半寸阳光,也觉满足。
A.“安静地呼吸”“化为尘土”“半寸阳光”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句①中的“树”做宾语,“隐者”作主语。
C.句②中的“在枯山瘦水中”做补语,“生长”作谓语。
D.“树并不因此而愤怒,因为它的生命是埋在脚下的。”这句话适合放在④句和⑤句间。
7.(2024秋 连山区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②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③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④由于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劳动号子的种类繁多,如工程号子、船夫号子、农事号子等。
A.“民间歌曲”“精神面貌”“密切结合”“种类繁多”是偏正短语。
B.“体裁”是名词,“丰富”是形容词,“最”是副词,“反映”是动词。
C.“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这句中,“结合”作谓语。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由于”改为“既然”。
8.(2024秋 庄河市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②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③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④“鼎”字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本义,它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⑤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精神信仰”三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B.第①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C.第④句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中的“鼎”分别是“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的意思。
D.第⑤句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9.(2024秋 福田区期末)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烹彘、上行下效都是并列短语。
B.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扩大夸张的修辞手法。
C.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和“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年号。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10.(2024秋 沈北新区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命旅途中,有烂漫的风景,也有泥泞的山路。②遭遇挫折,愚钝的人会觉得希望渺茫,怏怏不乐,甚至自暴自弃;聪明的人会想到曙光在前,就会满怀热情,迎难而上。③可见,调整好心态,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花团绵簇,美不胜收。
A.“热情”是名词,“希望渺茫”“迎难而上”分别是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B.画线句中“生活”是宾语。
C.句子②有语病,应将“怏怏不乐”与“自暴自弃”互换位置。
D.句子③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第一个逗号改成冒号。
11.(2022秋 新邵县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顶天立地”“丰功伟绩”“支持和关怀”都是并列短语。
B.“他酒没沾边,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水”的主语中心语是“老人”。
D.“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的主干是“他吵嘴”。
12.(2022秋 建平县期末)“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臂。”句中的划线部分是( )
A.定语 偏正短语 B.宾语 偏正短语
C.补语 动补短语 D.谓语 主谓短语
13.(2022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下列选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报君黄金台上意”一句运用了“黄金台”的典故,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以招揽天下贤士。(分析:“黄金台”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所提“幽州台”)
B.“这里地势低下,云雾很低,风声很急,淀水清澈得发黑。芦苇万顷,俯仰吐穗。”(分析:“地势低下”是主谓短语,“清澈得发黑”是补充短语)
C.在央视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分析:该句缺少主语,应删掉“通过”或“使”)
D.“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分析:“庄严”“神圣”之间应该用逗号)
14.(2022秋 中山区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传统医学认为,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与自然相应,在养生时也应该顺应四时气候冷暖变化的规律和特点。②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我国自古就有冬令进补的习俗。③在冬季,人们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增强,适当进补不但能够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以养精蓄锐,使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A.第①句中“人与自然”“四时气候”都是并列短语。
B.第②句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冬天是时机。
C.第③句中“不但……还”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D.第③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改为“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15.(2022秋 平城区校级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校组织了以“不忘初心,逐梦未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牢记时代使命】
下面是人民日报发布的《给青年的一封信》(节选)。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得天独厚的开阔眼界,让你能够站在历史的塔尖,张望更加遥远的未来;中西古今的比较视野,让你手握丈量世界的工具,观察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和事。也正因此,①知识渊博、思想开放、头脑灵活的我们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使命。
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的视野不仅意味着一种能力,更赋予你们自信、包容、担当的精神气质。如果说百年前,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只为求一纸救国良方,虽有所得,却难掩心中的屈辱和无奈;那么今天,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你的心中早已有了十足的底气,去勾画和塑造整个世界的明天。②中国思考、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正跟随着中国青年遍及全球的脚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掀起波澜。
A.语段中加点的“知识渊博”“仁人志士”“掀起波澜”三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B.画线句①的主干是:我们多了使命。
C.画线句②中的“中国思考、中国方案、中国行动”在句中作主语。
D.语段旨在鼓励我们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6.(2021秋 绥棱县校级期末)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雷声轰响、青白脸色、分析问题,这三个短语分别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句子没有关联词语,但仍是并列关系复句。
C.“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当伙计”。
D.“我不知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持走下去。”这个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
17.(2021秋 讷河市期末)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保卫祖国 保持安静 歌唱英雄 整顿作风 (动宾短语)
B.人民伟大 成果辉煌 黑了一阵 宿舍旁边 (主谓短语)
C.精神文明 宝贵意见 多么活泼 伟大成就 (偏正短语)
D.风俗习惯 正大光明 缤纷络绎 天高地厚 (并列短语)
18.(2021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累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能否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关系到一个人知识的极大丰富,素养的快速提升。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A.“对”是介词,“那”是代词,“共识”是名词,“亲近文学”是偏正短语,“潜移默化”是并列短语。
B.“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该句的谓语是“大有裨益”。
C.“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即使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野蛮人。”这个句子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D.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能否”去掉。
19.(2022秋 绥棱县校级期末)下列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节日”“行云流水”“吓得逃跑”“聆听风声”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吴孟超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书写济世苍生的传奇。”这句话主干是“吴孟超书写传奇”。
C.“我们学习党史,不仅要感悟思想伟力,更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D.“青春,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借着风力也要飞向远方。”句中的“青春”是名词,“单薄”是形容词。
20.(2020秋 建华区期末)对下列新闻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习近平指出,一年多来,两国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最终确定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我愿同班达里总统一道,代表中尼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同时,习近平指出,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
A.“扎实开展”“共同宣布”“最新高程”,这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B.“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句子的主干是“珠穆朗玛峰是世代友好的象征”。
C.画线句子是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
D.“同时,习近平指出,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此句标点使用正确。
期末专项培优 语法知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4秋 齐齐哈尔期末)下列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中国石拱桥”和“昆明的雨”是偏正短语,“愚公移山”是主谓短语。
B.“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怎么能不犯错呢?”一句中,应该把顿号去掉。
C.“日本右翼分子大肆篡改历史教材”中,“篡改”是中性词。
D.“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一句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篡改”是一个贬义词,它表示“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
故选:C。
2.(2024秋 射洪市期末)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长途跋涉”“顶天立地”“器宇轩昂”“旁逸斜出”这几个短语的类型全都不一样。
B.“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母亲留有印象”。
C.“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这个句子的成分划分是:[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
D.“我们要热爱学习。”“我们不能荒废青春。”“难道就能让游戏把我们的青春耽误?”这三个句子的语气是由弱到强。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解答】A.有误,“顶天立地”和“旁逸斜出”都是并列短语。
B.有误,主干应该是“习惯、态度,留有印象”。
C.正确。
D.有误,语气由弱到强的顺序是:单否→肯定→反问。
故选:C。
3.(2024秋 讷河市期末)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热爱祖国、报纸杂志、打扫教室这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汉语中有不少带有或褒或贬感彩的词语,如“优雅”“温暖”“奋不顾身”等,称为褒义词;“愚蠢”“奸诈”“见利忘义”等,称为贬义词。
C.“语音识别技术主要解决30厘米到5米范围内的语音交互问题。”这个句子的主语是“语音识别技术”。
D.“我们要关注传统文化的形式,还是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值得我们认真思考。”这句话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解答】A.有误,“热爱祖国”和“打扫教室”是动宾短语,“报纸杂志”是并列短语。
BCD.正确。
故选:A。
4.(2024秋 武威期末)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握篙盘索”“摩肩接踵”等四字短语,不仅概括力强,而且使说明典雅有韵味。
B.“梦回繁华”既体现了北宋时期商业手工业的繁荣发展,也体现了南渡的北宋遗民怀念故土的情感。
C.“据后代文人考订,《清明上河图》可能作于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中“可能”一词表示推测、不确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由慢板、柔板,逐渐进入快板、紧板,转而进入尾声,留下无尽的回味”,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说明方法、说明语言和内容分析。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把“整个长卷”比作“一部乐章”,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故选:D。
5.(2024秋 新邵县期末)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的颜色”“梦回繁华”“愚公移山”“回忆我的母亲”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B.“惊天动地”“气吞山河”“千钧一发”这些成语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在公共场合,她从不跟别人吵架。”这句话句子主干是:她不吵架。
D.“你今天必须把这些事做完!”这是一个祈使句。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解答】A.有误,“美丽的颜色”是偏正短语,“梦回繁华”是动宾短语,“愚公移山”是主谓短语,“回忆我的母亲”是动宾短语;
BCD.正确。
故选:A。
6.(2024秋 兴隆台区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树是真正的隐者。②树在枯山瘦水中,能年复一年地向上生长。③它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向着阳光安静地呼吸,直到枯萎、凋零,化为尘土。④树被人移植到马路边、公园里,被当成吸尘器,或是一种视觉观赏之物。⑤即使只有一尺土壤和半寸阳光,也觉满足。
A.“安静地呼吸”“化为尘土”“半寸阳光”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B.句①中的“树”做宾语,“隐者”作主语。
C.句②中的“在枯山瘦水中”做补语,“生长”作谓语。
D.“树并不因此而愤怒,因为它的生命是埋在脚下的。”这句话适合放在④句和⑤句间。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句子主干和句子衔接。
【解答】A.有误,“安静地呼吸”“半寸阳光”都是偏正短语。
B.有误,句①中的“树”做主语,“隐者”作宾语。
C.有误,句②中的“在枯山瘦水中”作状语。
D.正确。
故选:D。
7.(2024秋 连山区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民歌的体裁非常丰富,其中以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最具代表性。②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③它产生于劳动,又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真实地反映着劳动的状况和劳动者的精神面貌。④由于劳动方式的多样化,因此劳动号子的种类繁多,如工程号子、船夫号子、农事号子等。
A.“民间歌曲”“精神面貌”“密切结合”“种类繁多”是偏正短语。
B.“体裁”是名词,“丰富”是形容词,“最”是副词,“反映”是动词。
C.“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带有呼号的民间歌曲”这句中,“结合”作谓语。
D.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将“由于”改为“既然”。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词性、短语、句子成分、复句及病句等知识的掌握。
【解答】A.有误,“种类繁多”是主谓短语;
B.正确;
C.有误,这个句子的谓语是“是”;
D.有误,画线句子无语病,不需修改。
故选:B。
8.(2024秋 庄河市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历史文化传承唯一没有发生断裂的国家之一。②铜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符号、品质的凝聚、精神的载体。③我站在博物馆的铜鼎前,无尽的遐想油然而生。④“鼎”字文化内涵丰富,除了本义,它还被赋予“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等意义,如“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等。⑤在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之后,“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精神信仰依然对人们的心灵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A.“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精神信仰”三个短语的结构相同。
B.第①句里的“之一”与“唯一”语意矛盾,应删除“之一”。
C.第④句中,“鼎力相助”“问鼎中原”“春秋鼎盛”中的“鼎”分别是“王位、帝业”“大”“正当正在”的意思。
D.第⑤句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
【解答】A.有误,“历史文化”“精神信仰”是偏正短语,“内涵丰富”是主谓短语;
B.正确;
C.有误,“鼎力相助”的“鼎”是“大”的意思,“问鼎中原”的“鼎”是“王位、帝业”的意思;
D.有误,“历史文化、精神信仰”是并列成分,第⑤句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后面的顿号应保留,无需更改。
故选:B。
9.(2024秋 福田区期末)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烹彘、上行下效都是并列短语。
B.夸张可以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扩大夸张的修辞手法。
C.我国古代用干支和皇帝的年号纪年。如“自康乐以来”中的“康乐”和“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年号。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解答】A.有误,曾子烹彘是主谓短语。
B.有误,“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属于超前夸张,不属于扩大夸张。
C.有误,“康乐”不是年号,指的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山水派诗人谢灵运,他承袭祖父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D.正确。
故选:D。
10.(2024秋 沈北新区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命旅途中,有烂漫的风景,也有泥泞的山路。②遭遇挫折,愚钝的人会觉得希望渺茫,怏怏不乐,甚至自暴自弃;聪明的人会想到曙光在前,就会满怀热情,迎难而上。③可见,调整好心态,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花团绵簇,美不胜收。
A.“热情”是名词,“希望渺茫”“迎难而上”分别是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B.画线句中“生活”是宾语。
C.句子②有语病,应将“怏怏不乐”与“自暴自弃”互换位置。
D.句子③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应将第一个逗号改成冒号。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句子主干、病句和标点符号。
【解答】A.正确。
B.有误,“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是宾语。
C.有误,不用调换。
D.有误,标点符号无误。
故选:A。
11.(2022秋 新邵县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顶天立地”“丰功伟绩”“支持和关怀”都是并列短语。
B.“他酒没沾边,心早就热了”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水”的主语中心语是“老人”。
D.“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的主干是“他吵嘴”。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汉语知识中短语结构类型、修辞手法、句子成分的划分、提取句子主干等相关知识。做好此题需要认真阅读题干,结合自己积累知识自己分析最后做出正确判断。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提取句子主干的时候必须把表示否定的词提取出来,保持原来句意不变。正确的句子主干是:他不吵嘴。
故选:D。
12.(2022秋 建平县期末)“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臂。”句中的划线部分是( )
A.定语 偏正短语 B.宾语 偏正短语
C.补语 动补短语 D.谓语 主谓短语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成分、短语类型。根据各知识点的掌握作答。
【解答】根据语法常识积累可知,“上面的”是定语,“雨”是主语,“直砸着”是谓语,“他的头和臂”是宾语。“他的头和臂”属于偏正短语。
故选:B。
13.(2022秋 沙坪坝区校级期末)下列选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报君黄金台上意”一句运用了“黄金台”的典故,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以招揽天下贤士。(分析:“黄金台”即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所提“幽州台”)
B.“这里地势低下,云雾很低,风声很急,淀水清澈得发黑。芦苇万顷,俯仰吐穗。”(分析:“地势低下”是主谓短语,“清澈得发黑”是补充短语)
C.在央视文化栏目《国家宝藏》中,通过明星守护人的讲述,使观众看到了国宝的“前世今生”。(分析:该句缺少主语,应删掉“通过”或“使”)
D.“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分析:“庄严”“神圣”之间应该用逗号)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解答】ABC.正确。
D.有误,“庄严”“神圣”两个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无误,不能用逗号。
故选:D。
14.(2022秋 中山区期末)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①传统医学认为,自然界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与自然相应,在养生时也应该顺应四时气候冷暖变化的规律和特点。②冬天是一年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我国自古就有冬令进补的习俗。③在冬季,人们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增强,适当进补不但能够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以养精蓄锐,使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A.第①句中“人与自然”“四时气候”都是并列短语。
B.第②句中画线句子的主干是:冬天是时机。
C.第③句中“不但……还”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
D.第③句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改为“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语法知识。
【解答】A.有误,“四时气候”是偏正短语。
BCD.正确。
故选:A。
15.(2022秋 平城区校级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校组织了以“不忘初心,逐梦未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牢记时代使命】
下面是人民日报发布的《给青年的一封信》(节选)。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得天独厚的开阔眼界,让你能够站在历史的塔尖,张望更加遥远的未来;中西古今的比较视野,让你手握丈量世界的工具,观察和理解更为复杂的人和事。也正因此,①知识渊博、思想开放、头脑灵活的我们自然也就多了一份使命。
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宽。在大国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国际化的视野不仅意味着一种能力,更赋予你们自信、包容、担当的精神气质。如果说百年前,仁人志士走出国门,只为求一纸救国良方,虽有所得,却难掩心中的屈辱和无奈;那么今天,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使命,你的心中早已有了十足的底气,去勾画和塑造整个世界的明天。②中国思考、中国方案、中国行动正跟随着中国青年遍及全球的脚步,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掀起波澜。
A.语段中加点的“知识渊博”“仁人志士”“掀起波澜”三个短语类型各不相同。
B.画线句①的主干是:我们多了使命。
C.画线句②中的“中国思考、中国方案、中国行动”在句中作主语。
D.语段旨在鼓励我们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短语类型的辨析能力。结合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画线句②中的主语是“思考、方案、行动”。
故选:C。
16.(2021秋 绥棱县校级期末)下列选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雷声轰响、青白脸色、分析问题,这三个短语分别为主谓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句子没有关联词语,但仍是并列关系复句。
C.“我从十二岁起,便在镇口的咸亨酒店里当伙计。”这个句子的主干是“我当伙计”。
D.“我不知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持走下去。”这个句子中标点使用正确。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复句、句子成分、标点。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句中问号要改为逗号,这里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
故选:D。
17.(2021秋 讷河市期末)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保卫祖国 保持安静 歌唱英雄 整顿作风 (动宾短语)
B.人民伟大 成果辉煌 黑了一阵 宿舍旁边 (主谓短语)
C.精神文明 宝贵意见 多么活泼 伟大成就 (偏正短语)
D.风俗习惯 正大光明 缤纷络绎 天高地厚 (并列短语)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类型。根据短语结构特点,结合选项内容来辨别即可。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黑了一阵”是动补短语。
故选:B。
18.(2021秋 兴隆台区校级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对其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累积,一种知识的累积,一种智慧的累积,一种感情的累积。能否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关系到一个人知识的极大丰富,素养的快速提升。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文化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A.“对”是介词,“那”是代词,“共识”是名词,“亲近文学”是偏正短语,“潜移默化”是并列短语。
B.“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该句的谓语是“大有裨益”。
C.“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即使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慧’的野蛮人。”这个句子是条件关系的复句。
D.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的方法是把“能否”去掉。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法知识的判断能力。答题时要读懂各个选项的说法,根据已有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
【解答】A.有误,“亲近文学”是动宾短语。
B.有误,“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该句的谓语是“是”。
C.有误,“即使”说明句子是假设关系。
D.正确。
故选:D。
19.(2022秋 绥棱县校级期末)下列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节日”“行云流水”“吓得逃跑”“聆听风声”四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B.“吴孟超以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书写济世苍生的传奇。”这句话主干是“吴孟超书写传奇”。
C.“我们学习党史,不仅要感悟思想伟力,更要担当起历史赋予的责任。”这是一个选择复句。
D.“青春,就应该像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借着风力也要飞向远方。”句中的“青春”是名词,“单薄”是形容词。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句子主干、复句及词性等知识的掌握。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
【解答】ABD.正确;
C.有误,句中的关联词“不仅……更……”,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递进复句。
故选:C。
20.(2020秋 建华区期末)对下列新闻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高程。习近平指出,一年多来,两国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扎实开展工作,最终确定了基于全球高程基准的珠穆朗玛峰雪面高程。我愿同班达里总统一道,代表中尼两国向全世界正式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同时,习近平指出,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
A.“扎实开展”“共同宣布”“最新高程”,这三个短语都是偏正短语。
B.“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句子的主干是“珠穆朗玛峰是世代友好的象征”。
C.画线句子是这则新闻的导语部分。
D.“同时,习近平指出,珠穆朗玛峰是两国世代友好的重要象征。”此句标点使用正确。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短语、提取句子主干、标点符号。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语法常识积累,掌握标点符号用法。
【解答】ACD.正确;
B.有误,句子的主干是“珠穆朗玛峰是象征”。
故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