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滑轮 教学课件 (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滑轮 教学课件 (共45张PPT)2025-2026学年苏科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7-17 23:5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苏科版 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二、滑轮
01
02
03
04
05
CONTENTS
滑轮组
定滑轮和动滑轮
滑轮的实质
学习目标
1. 知道滑轮的主要部分;
2. 会分辨定滑轮和动滑轮;
3. 了解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实验过程,
4. 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学会分析、应用等;
5. 从杠杆的角度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6. 学习滑轮组及其特点;
7. 尝试从杠杆的角度分析轮轴的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过程;
2.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学会分析、应用等;
3.学习滑轮组及其特点;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1.动滑轮特点的综合应用;
2.含动滑轮自身重力、摩擦力等综合分析问题;
3.滑轮组特点的综合应用;
4.滑轮及滑轮组在其他物理模块的应用,如压强与浮力。
教学难点:
滑轮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些滑轮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
健身器材上的滑轮
升国旗旗杆上的滑轮
起重机上的滑轮
情景引入
PART ONE
定滑轮和动滑轮
探究新知
你可以用滑轮试一试!
我家住在三楼,装修时,长
木料无法通过楼梯运上楼。用什么方法才能把木料运上楼呢
1. 滑轮:在提升重物时,人们常常用到滑轮。滑轮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2. 滑轮有两种分类:
工作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称为定滑轮;轴随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称为动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欧洲中世纪使用吊车
3. 定滑轮与动滑轮的实例
升旗
吊木箱
1. 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 , 然后按图11-21组装定滑轮。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 使钩码匀速上升。
记录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钩码上升的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
活动11.2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做一做
(一)定滑轮的特点
图11-21 用定滑轮提升钩码
2. 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把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线、钩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议一议
通过实验,你发现使用定滑轮有什么特点
实验序号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拉力F/N 拉力移动
距离s/cm



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钩码重力 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拉力 F/N 拉力移动
距离s/cm
① 2.0 1.2 2.0 1.2
② 4.0 1.6 4.0 1.6
③ 6.0 2.0 6.0 2.0
①拉力与钩码重力的大小关系:F=G,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
②拉力(绳末端)移动距离s与钩码上升高度h的关系:s=h。
初步结论
改变拉力的方向:
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 ,然后按如右图1所示,分别沿竖直方向拉升、斜着拉升、水平拉升钩码,观察拉力F1、 F2、 F3、的大小。记录实验数据。
探究定滑轮是否可以改变施力方向
数据记录
做一做
如右图2所示。
图2
初步结论
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图1
F1
F2
F3
综合结论(定滑轮的特点)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拉力(绳末端)移动距离s与重物上升高度h的关系:s=h。
想一想
如右图所示,小李使用动滑轮将货物匀速提升至二楼,与直接搬起货物相比,他感觉比较轻松。
猜想:动滑轮的特点是什么?
1. 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 ,然后按图11- 22组装动滑轮。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
记录钩码所受的重力、(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钩码上升的距离、拉力移动的距离。
活动11.2 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做一做
(二)动滑轮的特点
2. 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实验器材:定滑轮、细线、钩码、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
图11-22 用动滑轮提升钩码
议一议
通过实验,你发现使用动滑轮有什么特点
实验序号 钩码重力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拉力F/N 拉力移动
距离s/cm



数据记录
实验序号 钩码重力 G/N 钩码上升的 高度h/cm 拉力 F/N 拉力移动
距离s/cm
① 2.0 1.2 1.0 2.4
② 4.0 1.6 2.0 3.2
③ 6.0 2.0 3.0 4.0
①拉力与钩码重力的大小关系:F= G,即使用动滑轮可以省 一半力。
②拉力(绳末端)移动距离s与钩码上升高度h的关系:s=2h。
初步结论
PART TWO
滑轮的实质
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 如图11-23(a) 所示,定滑轮可以看成等臂杠杆,它的转轴O是支点。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 与阻力F 大小相等,使用它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图11-23 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
如图11-23(b) 所示,动滑轮可以看成支点在一侧的不等臂杠杆,它的支点在滑轮左侧边缘的点O 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两倍,使用它最多可以省一半的力。
图11-23 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
议一议
1. 我们前面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上升,得到的初步实验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2. 而教材是使用动滑轮最多可以省一半的力。
思考讨论:如何理解“最多”二字?
1. 我们可以活学活用杠杆所学的滑轮实质上是杠杆的变形;
通过分析动力臂的大小,从而分析动力F的大小。
显然,如右图所示,竖直方向的力F2对应的力臂是该圆的直径,根据在同一圆中的线段,直径最大,即F2对应的力臂最大,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所以竖直方向的力F2最小,因此最多省一半的力。
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还要考虑动滑轮的自身重力以及摩擦力等。
2. 同学们可以尝试多画几个非竖直方向的力F1、F3、F4............,分别画出它们的力臂,并将它们与竖直方向的力F2对应的力臂相比较,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理论分析
综合结论(动滑轮的特点)
使用动滑轮,最多可以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
拉力(绳末端)移动距离s与重物上升高度h的关系:s=2h。
PART THREE
滑轮组
1.滑轮组:在实际使用中,人们常将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成滑轮组,这样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 。
思考: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有几种组合 这样的组合各有什么特点?
n:承担重的绳子段数.
s: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
在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自重时:
使用滑轮组省了力,但是费距离。
n=2
s=2h
n=3
s=3h
2. 使用滑轮组的特点:
(1)拉力 F 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 n 有关。动滑轮被几段绳子吊起,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2)拉力 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 s 是物体上升高度 h 的 n 倍,即: s = nh.
F= (G + G动)
1
n
不计绳重和摩擦但考虑滑轮重:
F =
1
n
G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
(3)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与被物体的速度的关系:
v绳=n.v物
3.滑轮组的组装
用 n= — 或 n= — 来求,当n不是整数时,要采用只入不舍的“进一 法”
处理小数位。
G
F
s
h
(1)确定绳子的段数
(2)滑轮组的绕绳方法
当承重绳子的段数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在动滑轮上;
当承重绳子的段数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在定滑轮上;
概括为“奇动偶定”。
滑轮组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11-25所示。
(a)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
(b) 起重机上使用的滑轮组
图11-25 滑轮组的应用
4.滑轮组的应用
G = ______
h = ______
F=100 N
s=3m
F=_____
s=_____
G=100 N
h=1 m
F=100 N
s=______
G = ____
h=1.5 m
绳末端的速度v= ____
物体以0.2 m/s的
速度匀速上升
300N
1m
300N
4.5m
2m
50N
练一练: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高物体,根据已知条件,请填写空白处(不计绳重、摩擦及动滑轮自重 )。
0.8m/s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经常会用到轮轴。轮轴由具有共同转轴的大轮和小轮组成。如图11-26所示,轮轴也可看成是杠杆的变形,轴心 O 为支点,大轮半径R和小轮半径r 分别为动力臂和阻力臂。根据杠杆原理可得
F R=F r (或 )
生活 物理 社会 轮轴
因为R>r, 所以F 门把手、汽车方向盘和扳手都是应用轮轴的实例,如图11-27所示。
图11-26轮轴示意
(a) 门把手
(b) 汽车方向盘
(c) 扳手
图11-27 各种各样的轮轴
你能再举一些应用轮轴的例子吗
1 .在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10N 的拉力不能提起重 20N 物体的是 ( )
A .一个定滑轮 B .一个动滑轮
C .杠杆 D .以上机械都可以
课堂练习
A
A .这是一个定滑轮,费力
B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省力
C .这是一个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D .这是一个定滑轮,可改变用力的方向
2 .升旗的旗杆顶上有一个滑轮,如图所示,升旗时往下拉动绳子,旗子就会上升,对该滑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D
3 .如图所示,用 6 牛的拉力 F 匀速竖直提升重为 G 的物体,使其上升了 0.4 米。若不计滑轮自重及摩擦,关于物体的重力 G 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B .G=3 牛、s=0.8 米
D .G= 12 牛、s=0.8 米
A .G=3 牛、s=0.2 米
C .G= 12 牛、s=0.4 米
D
4.如图所示,用水平拉力 F 通过滑轮匀速拉动重力 80 牛的物体 A ,已知 A 与水平地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20 牛。则拉力 F 的大小为 ( )
A .10 牛 B .20 牛 C .40 牛 D .80 牛
B
5.如图所示是用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的三种方式,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 、F2 、F3 ,不计摩擦和滑轮自重,则 ( )
A .F1 = F2 = F3 B . F2 < F1 < F3 C . F2 > F3 > F1 D . F3 > F1 > F2
C
6.如图所示,用滑轮组将重为 180N 的物体匀速提高了 1 米,动滑轮重为 6N ,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不计绳重及摩擦)( )
B .拉力为 62N
D .绳的自由端移动了 1m
A .拉力为 60N
C .绳的自由端移动了 4m
B
7.某场馆建设中,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重物,工人师傅站在水平地面上,竖直向下拉动绳子自由端,使物体 A 在 5s 内匀速上升了 2m 。已知物体 A 重 400N ,每个滑轮重 20N,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人对绳子的拉力为 210N
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6m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0.8m/s
D .使用此滑轮组能改变力的方向
B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1 . R = F2. r,使用轮轴时,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能省力,且轮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如果动力作用在轴上就费力, 但可以省距离。
(1)轮轴的实质是变形的 ,如果动力作用在轮上就可以 力,作用在轴上就 力;
(2)若螺丝刀的轮半径是 1.5cm,轴半径是 0.3cm,则正常使用螺丝刀
是 (选填“省力”或“费力”)的,且动力是阻力的 倍。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轮轴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轮轴由具有共同转动轴 O 的大轮和小轮组成,通常把大轮叫轮,小轮叫轴。图 1 所示是一些轮轴的实例,轮轴实际上是一个可以连续转动的变形的杠杆,轮半径 R 和 轴半径 r 分别就是作用在轮和轴上的两个力 F1 和 F2 的力臂,如图2 所示。
杠杆


省力
0.2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工人师傅用单个动滑轮将重600N 的木箱吊到阳台上,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
300N
2. 用绳子和木棍体验“滑轮组”的威力。
两位同学各持一根较光滑的木棍,相距1m面对面站立。另外一位同学取一根绳子,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其中一根木棍上,再按图11-28 所示依次绕过两根木棍,然后缓慢地拉动绳子的另一端,结果会怎样
图11-28
当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在两根较光滑木棍上绕几圈后, 木棍就相当于滑轮,持木棍的两位同学所加的力为阻力,加在绳子末端的力为动力,使用滑轮组可以省力, 因此绳上的动力克服持木棍的两位同学施加的阻力 而使他们运动起来,最终撞在一起。
3.观察自行车(图11-29),它使用了哪些简单机械 这些简单机械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图11-29
自行车的车把是轮轴,车闸是几根杠杆的组合,车脚蹬是轮轴,其作用都是为了省力和方便。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