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第4章第6节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第4章第6节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20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7-18 17:3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秋 江津区期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
A.涵养水分 B.防风固沙
C.引起温室效应 D.促进水循环
2.(2024秋 如东县期中)“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减缓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动态平衡
C.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氧气
D.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3.(2024秋 南京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绿色植物,下列四位同学叙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4.(2024秋 新华区校级月考)“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能“攀附”植物生存的原因是(  )
①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②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③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5.(2024秋 南川区期末)“西瓜奶奶”吴明珠院士,扎根新疆62年,让全国人民实现“吃瓜自由”。下列有关西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的光合作用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西瓜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其各项生命活动
C.西瓜的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不能提高西瓜产量
6.(2024秋 菏泽月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B.“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这一种有机物
C.光合作用实质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将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D.“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气孔
7.(2024秋 娄底期末)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8.(2024 湖南模拟)植物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用途,这些用途与植物细胞的结构息息相关,以下用途主要与植物细胞的液泡有关的是(  )
A.甘蔗汁可以提取蔗糖
B.木板可以制作课桌椅
C.种植树木可以净化空气
D.植物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9.(2024秋 合川区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
A.维持碳氧平衡 B.防风固沙
C.提供足够的木材 D.调节气候,增加湿度
10.(2024 栖霞区校级模拟)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的水分多
B.植物的根系发达,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C.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促进森林地区的水循环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层像海绵一样吸纳大量雨水,防止水分过度流失
11.(2024 惠东县校级模拟)“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2018年10月15日上午,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深圳召开。共27个城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其中我省就有曲阜市、济宁市、邹城市、聊城市和滕州市等五个城市获批。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绿色植物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减少降雨量
C.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12.(2024 栖霞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低于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求
B.限制生产、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C.人类长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2024秋 太康县期末)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
(1)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    时移动到最右端(填数字);判断该植物在24小时后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    点(填图中字母)。
(2)请写出在图二AF段中,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3)若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分,则对该绿色植物进行的处理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春 肥城市期末)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通俗地说,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来中和抵消日常活动中碳的排放。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置于一封闭透明装置中,内置缓冲液(缓冲液可使密闭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从零时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量装置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甲图。据图分析可知,天竺葵体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填字母)。BE段氧气浓度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
(2)为了探究天竺葵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会向    移动,原因是    。
(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再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变成蓝色,说明    。
(4)为了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作为一名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做法是:   。(至少答出两条)
15.(2024春 盘山县期末)如图中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A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叫做    ,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图中过程    (填字母)表示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绿色植物的    。这一作用主要通过    进行的。
(3)图中过程C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呼吸作用,其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    分解成    ,从而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24秋 江津区期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
A.涵养水分 B.防风固沙
C.引起温室效应 D.促进水循环
【考点】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有: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解:A、植物的根系就像海绵,能吸收大量水分,故植树造林能涵养水分,A不符合题意。
B、森林能阻挡大风的侵蚀,故植树造林能防风固沙,B不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C符合题意。
D、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故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掌握植被的作用、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4秋 如东县期中)“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减缓生物圈中的水循环
B.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动态平衡
C.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氧气
D.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考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A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解:A、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A错误。
B、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故能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动态平衡,B正确。
C、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故能为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氧气,C正确。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D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4秋 南京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绿色植物,下列四位同学叙述错误的是(  )
A. B.
C. D.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D
【分析】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3、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湿度,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解:A、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进而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的水循环是大自然中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降水等环节,在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绿色植物通过进行蒸腾作用,吸收水分、运输水分、散失水分,从而提高了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C不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不但维持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还减少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弱了温室效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4.(2024秋 新华区校级月考)“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物能“攀附”植物生存的原因是(  )
①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栖息地
②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来源
③绿色植物为其他生物提供了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③
【考点】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专题】归纳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C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根本保障。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能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其产生的氧气是生物圈的氧气的来源。
【解答】解:①绿色植物能为生物圈中的部分动物提供了栖息场所,而不是全部生物,错误。
②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为动物和人类提供食物,正确。
③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提供构建自身的材料,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正确。
因此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绿色植物的作用。
5.(2024秋 南川区期末)“西瓜奶奶”吴明珠院士,扎根新疆62年,让全国人民实现“吃瓜自由”。下列有关西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瓜的光合作用能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西瓜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其各项生命活动
C.西瓜的呼吸作用只在夜间进行,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
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不能提高西瓜产量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A
【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而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解答】解:A、西瓜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气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生物圈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A正确;
B、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动力,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B错误;
C、在白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在进行,由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多,所以植物在白天可以向外界供氧。在晚上,由于没有光,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就只能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C错误;
D、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增强光合作用,利于提高产量,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2024秋 菏泽月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成氧气,对维持大气中碳一氧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B.“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制造淀粉这一种有机物
C.光合作用实质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将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D.“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气孔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
【专题】归纳推理;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A
【分析】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2、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生物进行生理活动的需要。因此,光合作用能够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答】解: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A正确;
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多种,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B错误;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C错误;
D、“绿水青山”中的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气孔属于叶片的一部分结构,不属于器官,D错误。
故选:A。
【点评】明确绿色植物的三大生理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7.(2024秋 娄底期末)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主要是通过(  )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
【考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循环。
【解答】解:A.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A错误。
B.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蒸腾作用。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用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B正确。
C.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C错误。
D.分解作用是使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的过程,D错误。
故选:B。
【点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蒸腾作用。
8.(2024 湖南模拟)植物在生活中有非常多的用途,这些用途与植物细胞的结构息息相关,以下用途主要与植物细胞的液泡有关的是(  )
A.甘蔗汁可以提取蔗糖
B.木板可以制作课桌椅
C.种植树木可以净化空气
D.植物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考点】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专题】归纳推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专题;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A
【分析】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
【解答】解:A、液泡内具有细胞液,细胞液中贮存有各种物质,故甘蔗汁可以提取蔗糖与甘蔗细胞的液泡有关,A符合题意。
B、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的功能,故木板可以制作课桌椅主要与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关,B不符合题意。
C、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故种植树木可以净化空气主要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有关,C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气孔进行。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保卫细胞因腹侧较薄而背侧较厚,当吸水时,保卫细胞膨胀,两细胞分离,而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故植物可以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主要与植物细胞(保卫细胞)的细胞壁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2024秋 合川区期末)“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
A.维持碳氧平衡 B.防风固沙
C.提供足够的木材 D.调节气候,增加湿度
【考点】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C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解:覆盖在大地上的郁郁葱葱的森林,是自然界拥有的一笔巨大而又最可珍贵的“绿色财富”,森林是人类的老家,人类是从这里起源和发展起来的。森林是“地球之肺”,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维持了碳—氧平衡;森林能涵养水源,增加大气湿度和降雨量,森林能够改良气候,降低空气温度,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森林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为人类提供木材但不属于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植被资源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10.(2024 栖霞区校级模拟)森林地区常常形成独特的“小气候”,主要原因是(  )
A.植物的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的水分多
B.植物的根系发达,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C.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促进森林地区的水循环
D.森林中的枯枝落叶层像海绵一样吸纳大量雨水,防止水分过度流失
【考点】植被的作用和保护植被;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生态学思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答案】C
【分析】绿色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解:A、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水分是在植物细胞内,与散失到植物体外无关,A错误。
B、植物的根系发达能涵养水源与题目的形成小气候没有相关性,B错误。
C、蒸腾作用有其重要的意义,蒸腾作用能把根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以水蒸气的形式蒸发到大气中,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所以森林地区降水多,C正确。
D、枯枝落叶能吸收雨水,防止水分流失与形成小气候没有相关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是解题关键。
11.(2024 惠东县校级模拟)“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走进森林”。2018年10月15日上午,2018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在深圳召开。共27个城市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其中我省就有曲阜市、济宁市、邹城市、聊城市和滕州市等五个城市获批。下列有关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绿色植物能够调节大气湿度,减少降雨量
C.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和能量
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考点】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A正确。
B、绿色植物只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根的吸收作用,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通过蒸腾作用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B错误。
C、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主要为淀粉),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C正确。
D、绿色植物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方面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可结合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可解答。
12.(2024 栖霞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氧低于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求
B.限制生产、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
C.人类长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专题】归纳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A
【分析】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解答】解:A.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故A错误。
B.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的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要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要寻求国际合作,限制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B正确。
C.人类长期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影响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人类的生产活动已打破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导致了温室效应,故C正确。
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简称碳—氧平衡,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物圈中碳—氧平衡。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3.(2024秋 太康县期末)某科学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设计了如图一所示的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此实验忽略温度等因素对装置内气体体积等的影响):将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连接氧气检测仪,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二。请据图分析作答:
(1)分析图一和图二可知:随着时间推移,红墨水滴的位置在一天中  18 时移动到最右端(填数字);判断该植物在24小时后积累了有机物,依据是曲线中A点低于  F 点(填图中字母)。
(2)请写出在图二AF段中,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呼吸作用 (选填“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
(3)若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分,则对该绿色植物进行的处理是 将一个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叶片前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叶片后部分就能得到水分,因此,叶片前后两部分就形成以水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坐标曲线图;过程示意图;演绎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1)18;F;
(2)呼吸作用;
(3)将一个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叶片前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叶片后部分就能得到水分。因此,叶片前后两部分就形成以水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
(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的表皮上的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因此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4)图一装置表示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中气体的变化;图二表示图一装置放在室外培养24小时,测得装置内一昼夜氧气浓度的变化曲线。
【解答】解:(1)根据图一和图二,6﹣﹣18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不断积累氧气,18时对应E点装置内氧气浓度最高,故18时水滴移动到最右端。图二中A点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和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相同。该植物在一天中积累了有机物处于生长状态,依据是曲线中F点高于A点,即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大于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
(2)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图二中AF段该植物一直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
(3)若用图一装置继续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分,唯一变量是水分。则对该绿色植物进行的处理是将一个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叶片前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叶片后部分就能得到水分。因此,叶片前后两部分就形成以水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故答案为:
(1)18;F;
(2)呼吸作用;
(3)将一个叶片割断主叶脉,导管被切断,这样叶片前部分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叶片后部分就能得到水分。因此,叶片前后两部分就形成以水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
【点评】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叶片的结构及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等知识。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4.(2024春 肥城市期末)我国政府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通俗地说,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来中和抵消日常活动中碳的排放。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天竺葵进行了系列探究实验。请分析回答:
(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生长旺盛的天竺葵置于一封闭透明装置中,内置缓冲液(缓冲液可使密闭装置内二氧化碳浓度保持恒定),从零时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量装置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甲图。据图分析可知,天竺葵体内积累有机物最多的点是  E (填字母)。BE段氧气浓度持续上升的原因是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 。
(2)为了探究天竺葵幼苗的生理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乙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若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会向  左 移动,原因是  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左移动 。
(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  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再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变成蓝色,说明  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
(4)为了实现我国政府提出的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作为一名中学生力所能及的做法是: 植树造林、爱护植物(或使用清洁能源、低碳出行等) 。(至少答出两条)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和产物;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过程示意图;类比推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1)E;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
(2)左;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左移动;
(3)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植树造林、爱护植物(或使用清洁能源、低碳出行等)(合理即可)。
【分析】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解答】解:(1)分析甲图可知,BE段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大于消耗的有机物,有机物得以积累,到E点积累最多,积累有机物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氧气,氧气浓度持续上升。
(2)如果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左移动。
(3)兴趣小组的同学将天竺葵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再将天竺葵移到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叶片变成蓝色,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为我国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我们应该节约用电、减少一次性木筷的使用、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爱护植物等。
故答案为:(1)E;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大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
(2)左;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瓶内气压减小,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左移动
(3)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是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4)植树造林、爱护植物(或使用清洁能源、低碳出行等)(合理即可)
【点评】掌握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2024春 盘山县期末)如图中A、B、C分别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A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  叶绿体 ,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这一过程叫做  光合作用 ,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2)图中过程  B (填字母)表示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绿色植物的  蒸腾作用 。这一作用主要通过  叶片 进行的。
(3)图中过程C表示绿色植物进行的呼吸作用,其实质是细胞利用氧,将  有机物 分解成  二氧化碳和水 ,从而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
【考点】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过程和实质;呼吸作用的概念、过程和意义.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根 茎 叶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答案】(1)叶绿体;光合作用
(2)B;蒸腾作用;叶片
(3)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观图可知: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表示表示光合作用;B释放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C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表示呼吸作用。
【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叫光合作用。因此图中过程A表示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
(2)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结合题图可知,图中B过程表示蒸腾作用。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因此,图中C过程表示呼吸作用。
故答案为:(1)叶绿体;光合作用
(2)B;蒸腾作用;叶片
(3)有机物;二氧化碳和水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相关知识,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