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7 21:57: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17 鸡西)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2.(2024 汉川市模拟)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3.(2024秋 綦江区期末)“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4.(2024秋 合江县校级期末)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5.(2024秋 揭阳期末)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
时间 1932年 1936年 1940年 1940年 1944年
书名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 《民族英雄评传》系列 《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诗话》 《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6.(2024 黔南州一模)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
A.民主与科学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7.(2024 兴化市三模)伏击战胜利后的第二天(1937年9月26日),旅长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伏击战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8.(2024秋 景县校级期末)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9.(2024秋 张家港市期末)张学良说:“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要求与日本进行“和谈”
B.发动政变,取而代之
C.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10.(2024秋 彰武县期末)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北平学生的行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四五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11.(2024秋 合江县校级期末)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C.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
D.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12.(2024 任城区校级模拟)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  )
A.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
13.(2024秋 滨海新区期末)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武汉保卫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4.(2024 冠县二模)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台儿庄战役——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5.(2024秋 丰满区期末)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延安 C.西柏坡 D.北平
16.(2024 任城区二模)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  )
A.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
17.(2024 凉州区二模)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7小题)
1.(2017 鸡西)李宗仁在回忆录中写道:“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指的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淞沪会战
【分析】本题考查台儿庄战役。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被李宗仁誉为‘抗战发动以来的第一快事’”。1938年春,在日军进攻徐州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激战,歼敌一万多人,国民党取得抗战以来正面场的重大胜利。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2.(2024 汉川市模拟)民国二十年《申报》上刊登了南洋烟草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的一句广告语为:“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洋务运动期间,以民用企业辅助军事工业
B.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D.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相关史实。“民国二十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民国二十年”是指1931年。据“爱用国货方能达到救国自强”可知,这体现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洋务运动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代;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于1912年;一战期间是指1914——1918年。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后民众提倡国货,抵制日货的相关史实。
3.(2024秋 綦江区期末)“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了(  )
A.东北三省的完全沦陷 B.南京大屠杀惨案
C.抗日将士血染卢沟桥 D.重庆大轰炸惨案
【分析】本题考查南京大屠杀。
【解答】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侵华倭寇,掳掠烧杀,尸横遍野,血染长江。三十余万”。1937年12月底,日军占领南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惨案,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占领南京六周内,屠杀南京和平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南京大屠杀惨案。
4.(2024秋 合江县校级期末)中国人民历经了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一 二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的相关史实。
【解答】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于次日清晨占领沈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战争的序幕。A项正确;一 二八事变不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排除B项;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后得到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排除C项;七七事变是全面抗战的标志,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史实。
5.(2024秋 揭阳期末)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意在(  )
时间 1932年 1936年 1940年 1940年 1944年
书名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 《民族英雄评传》系列 《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诗话》 《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宣传民主科学,开展新文化运动
B.反对专制独裁,抨击北洋军阀统治
C.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
D.争取和平民主,推动国共两党谈判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解答】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开始抗日斗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量出版宣传、介绍民族英雄的书籍,意在弘扬爱国精神,致力于抗日救亡,C符合题意;1915年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28年东北易帜,标志北洋军阀统治已经结束,排除B;D项是1945年的重庆谈判,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6.(2024 黔南州一模)这面旗帜召唤着全中国的各党各派各界各军,召唤着全中国的工农兵学商,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这面旗帜”是(  )
A.民主与科学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知识点。题干关键信息“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
【解答】据题干关键信息“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面旗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日本侵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中日矛盾,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国共两党,摒弃前嫌,精诚合作。在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召唤着海内外的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筑起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国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的背景、含义、过程、意义。
7.(2024 兴化市三模)伏击战胜利后的第二天(1937年9月26日),旅长陈赓在日记中记载:“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这次伏击战是(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分析】本题考查平型关大捷。题干关键信息“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
【解答】1937年9月,一支骄横的日军向平型关开进,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指挥下,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平型关东侧伏击,配合第二战区的友军作战,阻挡日军攻势,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史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据题干关键信息“这是八路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的第一次胜利”并结合所学,这次伏击战是平型关大捷,A符合题意。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38年;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BCD时间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把握平型关大捷的相关内容,运用所学,分析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
8.(2024秋 景县校级期末)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  )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B.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发展
C.壮大了反抗国民政府的力量
D.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
【分析】本题以一段文字材料为背景,考查西安事变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中的时间“1937年”可知,这一时期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所以1937年,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二期在延安正式开学。中国共产党吸纳了原东北军和西北军的一部分爱国军人参加,其中有张学良将军的弟弟张学诗、张学明,杨虎城将军的儿子杨拯民等。这一做法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需要。只有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中国抗日战争的相关知识。
9.(2024秋 张家港市期末)张学良说:“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  )
A.要求与日本进行“和谈”
B.发动政变,取而代之
C.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以及目的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处置”可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只求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即为了抗日救亡;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逼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故D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张学良和杨虎城要求与日本进行“和谈”,并且也不符合史实,排除A;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不是取而代之,更不是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只是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排除BC。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以及目的等知识,注重考查学生分析史料的能力。
10.(2024秋 彰武县期末)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北平学生的行动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四五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1935年”“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解答】依据课本所学,日本不断的入侵使中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掀起了一二 九运动,这就是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一二 九运动。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11.(2024秋 合江县校级期末)有人认为,武汉会战结束后,中国军队在战略层面取得胜利。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
A.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B.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
C.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
D.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武汉会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解答】1938年6月至10月,抗日战争进入武汉会战阶段,武汉会战历时四个半月,毙伤日军近四万人,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武汉会战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选项A符合题意;国民党军队取得抗战首次大捷是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开始战略反攻是在1944年,排除BC项;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主战场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武汉会战的相关史实。
12.(2024 任城区校级模拟)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这次“飞跃”(  )
A.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B.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D.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全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毛泽东思想的确立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指明了正确方向。据题干信息“到1945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次“飞跃”与毛泽东思想的确立有关,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方向,D项正确;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A项;1927年10月,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与题干内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不符,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相关史实。
13.(2024秋 滨海新区期末)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这场“会战”是(  )
A.淞沪会战 B.武汉保卫战
C.台儿庄战役 D.第三次长沙会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41年12月24日一1942年1月15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军队赢得会战的胜利,这一胜利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也令国际舆论刮目相看,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据“1941年12月,日军调集10余万兵力,以空军为掩护,对某地发动进攻。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反复争夺阵地,最后取得了会战的胜利。”及所学知识可知,这场“会战”是第三次长沙会战。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第三次长沙会战的相关史实。
14.(2024 冠县二模)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台儿庄战役——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战役及影响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战果辉煌,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选项D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符合题意;选项ABC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的相关史实。
15.(2024秋 丰满区期末)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
A.瑞金 B.延安 C.西柏坡 D.北平
【分析】本题考查延安。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抗日战争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所在地,是敌后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灵活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16.(2024 任城区二模)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  )
A.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
D.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安事变的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36年12月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武力逼蒋抗日。后经各方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由此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B项正确;一二 九运动标志着学生爱国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排除A项;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实现,排除C项;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全面抗战自此开始,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安事变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17.(2024 凉州区二模)1935年的一天,数千名学生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一二 九运动 D.九一八事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一二 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解答】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感到“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数千名学生冒着严寒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等口号,并举行示威游行。反动军警用大刀、水龙、木棍镇压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这就是著名的“一二 九运动”。这场爱国救亡运动,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场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一二 九运动,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二 九运动的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