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202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7 21:5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人民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4秋 彰武县期末)“1947年,……这种改革和其他改革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党后方的成千上万的农民也纷纷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政权。”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C.“平均地权”政策的提出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2.(2024秋 彰武县期末)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3.(2024秋 天桥区期末)1945年8月,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柳亚子所说“弥天大勇”是指毛泽东(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D.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4.(2024秋 达州期末)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5.(2024秋 商水县期末)“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6.(2024秋 岳阳期末)1946年8月,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
A.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B.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7.(2024 封开县二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8.(2024 宽城区模拟)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军兵团的领导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9.(2024秋 高新区期末)据记载,到1948年底,在山东解放区,有2000多万翻身农民从地主、富农手中获得了近3000万亩土地。山东解放区农民获得土地得益于(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10.(2024秋 鹤城区校级期末)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11.(2024秋 市中区期末)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广州 B.重庆 C.西安 D.北平
12.(2024 汉滨区三模)“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材料中的“这一战略行动”是指(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13.(2017 青岛)《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
A.解放了东北全境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14.(2024秋 太平区期末)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5.(2024秋 包河区期末)在电影《潜伏》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退却叫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一种退却叫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D.华东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
16.(2024 滨海新区二模)毛泽东说:“历史走到今天,总算出现一次和平民主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重庆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去啊!”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达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D.商讨成立人民政权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人民解放战争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4秋 彰武县期末)“1947年,……这种改革和其他改革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国民党后方的成千上万的农民也纷纷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军和国民党政权。”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C.“平均地权”政策的提出
D.“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解放区的土地改革。题干关键信息“1947年”“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
【解答】1947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有1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后的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据题干关键信息“1947年”“将解放军攻势所及的数百万农民吸引进了人民解放军的阵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能力,注意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2.(2024秋 彰武县期末)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放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大战役的知识点。
【解答】在平津战役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傅作义率领北平的国民党军队接受了和平改编,使北平和平解放,保存了古都的历史文物。所以才有材料中毛泽东的评价。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三大战役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3.(2024秋 天桥区期末)1945年8月,柳亚子赠毛泽东诗云:“阔别羊城(今广州)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今重庆),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柳亚子所说“弥天大勇”是指毛泽东(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领导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
D.率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分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戮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飞抵重庆谈判。
【解答】抗战胜利后,蒋介石采取了假和平、真备战的策略,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戮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飞抵重庆谈判。这体现毛泽东的果敢与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所以诗人赞颂他“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战尚休。”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熟记重庆谈判的有关内容。
4.(2024秋 达州期末)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以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为依托,考查平津战役。
【解答】1948年底,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北京古代建筑,避免战争对文物的损坏。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平津战役有直接关系。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保护了北平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19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5.(2024秋 商水县期末)“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并且取得了三大战役的完全胜利”。三大战役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发生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
【解答】A、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当时在陕北的解放军与敌人相比,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彭德怀、贺龙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采取蘑菇战术,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故A不符合题意。
B、1947年6月,刘伯承和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歼敌5.6万余人,横跨陇海线,涉越黄泛区,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故B不符合题意。
C、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军又挥师入关与华北解放军合力进行平津战役,1949年初,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一百五十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故C符合题意。
D、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6.(2024秋 岳阳期末)1946年8月,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
A.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
B.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C.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D.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的背景的相关史实。“1946年8月”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国民党公开叫嚣,以20万军队,在48小时内消灭中原解放区;用3到6个月的时间,完全消灭所有中共控制的解放区。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1946年8月,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选项A符合题意。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彭德怀率领的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排除B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是在1949年1月,排除C项;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是在1949年4月,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
7.(2024 封开县二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该诗反映的是(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诗句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该诗是毛泽东写的《七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D项正确;ABC项是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三大战役,与南京无关,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相关史实。
8.(2024 宽城区模拟)毛泽东对前来送行的西北野战军兵团的领导干部说:“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辽沈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相关史实。识读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我军打仗,不在一城一地的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可知,与这些言论相关的军事行动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二十多万人,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当时在陕北的红军与敌人相比,众寡悬殊,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周恩来等撤离延安后,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一直转战陕北,指挥解放战争。彭德怀、贺龙率西北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多次战役,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重点进攻。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相关史实。
9.(2024秋 高新区期末)据记载,到1948年底,在山东解放区,有2000多万翻身农民从地主、富农手中获得了近3000万亩土地。山东解放区农民获得土地得益于(  )
A.打土豪、分田地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实行耕者有其田
D.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分析】本题考查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过一年多的斗争,解放区一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解答】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随后,制定了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故山东解放区农民获得土地得益于实行耕者有其田。C是正确的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0.(2024秋 鹤城区校级期末)据资料统计: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这说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是(  )
A.人民群众的支持 B.解放军战略战术正确
C.解放军作战英勇 D.国民党军队士气低下
【分析】本题以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山东解放区共有96万人参军,此外还有民兵71万人,承担过运输等任务的民工超过1000万人次为切入点,考查解放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分析材料可知,体现了人民群众在战略决战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表明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援。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战争胜利的相关史实。
11.(2024秋 市中区期末)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广州 B.重庆 C.西安 D.北平
【分析】本题考查重庆谈判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可知是重庆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945年8月,毛泽东偕周恩来、王若飞前往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经过40多天的艰苦谈判,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中国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难度中等.
12.(2024 汉滨区三模)“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材料中的“这一战略行动”是指(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挺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向国民党统治区发动大规模进攻,直插敌人兵力空虚的大别山地区,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也标志着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据“我军这一战略行动,恰似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这一战略行动”是指挺进大别山,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一把利剑插进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心脏……从此,中国人民解放军由内线作战转为外线作战,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相关史实。
13.(2017 青岛)《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
A.解放了东北全境
B.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C.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D.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分析】本题以《毛泽东选集》中收录的一封电报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辽沈战役的意义。
【解答】据“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可知,“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是辽沈战役,其影响是解放了东北全境。1948年9月发动的辽沈战役,在东北人民解放军迅速攻占锦州后,截断了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接着解放长春和沈阳,解放了东北全境。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
14.(2024秋 太平区期末)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北伐战争时期 B.国共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分析】本题以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为依托,考查解放战争的知识点。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194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向美国记者安娜 路易斯 斯特朗发表谈话,指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15.(2024秋 包河区期末)在电影《潜伏》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有句台词:“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退却叫胜利。”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一种退却叫胜利”的历史事件是(  )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C.西北野战军青化砭、沙家店战役
D.华东野战军的孟良崮战役
【分析】本题以电影《潜伏》中的主人公余则成台词为依托,考查中共中央转战陕北。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仗有很多种打法,有一种占领叫失败,有一种退却叫胜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一种退却叫胜利”的历史事件是中共中央转战陕北。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25万兵力,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突然袭击。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只有两万多人,处于绝对劣势。大敌当前,中共中央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主动撤离延安。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转战陕北,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经过5个多月,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解放战争的重大事件以及意义。
16.(2024 滨海新区二模)毛泽东说:“历史走到今天,总算出现一次和平民主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重庆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去啊!”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
A.争取国内和平民主 B.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
C.达成国共第二次合作 D.商讨成立人民政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蒋介石的目的,一方面是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另一方面是想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高瞻远瞩,以惊人的胆魄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据“历史走到今天,总算出现一次和平民主的机会,我们不能放弃这个机会。重庆是刀山火海,我也得去啊!”可知,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争取国内和平民主,A项正确;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重庆谈判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排除B项;达成国共第二次合作是在1937年,重庆谈判是在1945年,排除C项;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商讨成立人民政权”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重庆谈判的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