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4 凉州区二模)《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2.(2024 莱芜区校级开学)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2024 鱼台县一模)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由盛转衰
B.敌人长期封锁
C.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4.(2024 扬州模拟)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九龙司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5.(2017 河南)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6.(2024 文昌一模)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7.(2024秋 邹城市期末)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天京陷落 D.武昌起义
8.(2024秋 桐柏县月考)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2024秋 长沙县期末)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10.(2024秋 张店区校级月考)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1.(2024秋 确山县期中)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影响 B.爆发背景 C.性质 D.失败原因
12.(2024秋 准格尔旗校级月考)“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13.(2024秋 代县期中)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 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
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 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
14.(2024秋 即墨区月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遭禁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5.(2024秋 乌拉特前旗校级月考)“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2024秋 惠州期中)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4 凉州区二模)《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分析】注意本题的关键词是“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可知考查鸦片战争。
【解答】依据材料中的“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再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就是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英国打开,从此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遭受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史开始。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2024 莱芜区校级开学)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
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理想
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分析】本题以“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知识。
【解答】要注意“时代特点”的含义,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时代正是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除具备其他农民运动反封建的性质外,它还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新任务。从世界形势来看,发展资本主义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思潮,《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也就符合了时代的新特点。故太平天国新的时代特点是②④。
故选:B。
【点评】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是多项选择题的变形,考查角度有两种,一是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的深,角度多,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同学们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3.(2024 鱼台县一模)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 )
A.内部变乱导致分裂,由盛转衰
B.敌人长期封锁
C.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
D.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相关史实。着重识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时间、颁布的文件、经过、结果和历史意义。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定都天京后领导人进取心衰退、天京事变削弱了自身实力、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等都是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解答】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这个新情况是反封建的同时还担负起反侵略的历史使命。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政府认识到太平天国是心腹之患,是与之对立的政权,要维护清朝统治,必须满足洋人利益,依靠洋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西方侵略者也认识到,只有维护清朝统治,才能保证不平等条约的实施。因此,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中外反动势力正式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选项D符合题意;内部变乱导致分裂,由盛转衰、敌人长期封锁和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绞杀不属于历史上的新情况,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太平天国运动肩负的历史使命的相关史实。
4.(2024 扬州模拟)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 )
A.九龙司 B.香港岛 C.台湾 D.辽东半岛
【分析】本题以在谈到道光皇帝(1821﹣1850年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筑得比其他帝王墓都要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
【解答】1840年到1842年的鸦片战争期间,正值道光帝在位,中国战败,被迫签定《南京条约》,《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5.(2017 河南)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
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
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
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
【分析】本题以“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为切入点,考查太平天国运动与辛亥革命的知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的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被革命派借鉴,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故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
故选:C。
【点评】洪秀全在桂平金田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太平起义,虽然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悲壮地失败了,但是太平天国革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爆发的一次伟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革命,促进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爆发,这样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启发和鼓舞了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派,而特别是太平天国留下的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成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三民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策略的重要来源,太平天国对辛亥革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6.(2024 文昌一模)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 )
A.边疆危机 B.瓜分狂潮
C.救亡图存 D.开眼看世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边疆危机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19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支持浩罕国首领阿古柏入侵新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法国控制越南,中法战争爆发。1874年日本侵台;1884年法国进攻台湾。”可知,题干体现了边疆危机,故据此构建的合适主题是边疆危机,A项正确;瓜分中国狂潮是在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排除B项;救亡图存、开眼看世界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C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边疆危机的相关史实。
7.(2024秋 邹城市期末)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有10幅汉白玉浮雕。其中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是( )
A.虎门销烟 B.金田起义 C.天京陷落 D.武昌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的相关史实。
【解答】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后赴广东禁烟。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人民英雄纪念碑碑座四周有10幅汉白玉浮雕。虎门销烟既表明了中国人民禁烟决心,又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坚强意志。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8.(2024秋 桐柏县月考)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分析】本题以“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为切入点,考查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的知识点。
【解答】英国政府为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中国广东海面,鸦片战争正式爆发。1842年8月,英国舰队沿长江而上,直逼南京城下,用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赔偿英国2100万元,割香港岛给英国。所以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南京条约》。
故选:A。
【点评】本题以“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为线索,考查学学生对鸦片战争签订《南京条约》的知识点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且区分《南京条约》、《北京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
9.(2024秋 长沙县期末)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这反映当时( )
A.白银大量外流 B.人民体质下降
C.政府吏治腐败 D.军队军纪涣散
【分析】本题以“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为切入点,考查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
【解答】由材料“衙门中吸食最多,如幕友、官亲、长随、书办、差役,嗜鸦片者十之八九,皆力能包庇贩卖之人。”可知,这反映了当时政府吏治腐败,官吏大多吸食鸦片,包庇烟贩。
故选:C。
【点评】注意对材料的解读,识记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
10.(2024秋 张店区校级月考)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
A.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D.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侵华史的知识点,应把握近代俄国侵华的最突出特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以来,俄国通过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先后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成为近代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注意分析近代俄国侵华的突出特点。
11.(2024秋 确山县期中)历史学家范文澜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范文澜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影响 B.爆发背景 C.性质 D.失败原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解答】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时说:“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性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必然崩溃。”这是分析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原因。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领导者享乐腐化、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权夺利,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矛盾日渐尖锐化,1856年,杨秀清逼封万岁,结果韦昌辉杀了杨秀清,韦昌辉被处死,由于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出走,太平军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这就是天京事变。天京事变是领导集团的一场血腥内讧,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致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经过和意义。
12.(2024秋 准格尔旗校级月考)“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地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是( )
A.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D.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分析】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解题关键信息是“万园之园”。
【解答】由材料“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可知,这反映的是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1856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攻入北京,还闯进圆明园,掠夺珍宝。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故选:D。
【点评】注意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
13.(2024秋 代县期中)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 )
A.闭关锁国,腐败不堪 B.兵弱银荒,国力日衰
C.列强瓜分,国家危亡 D.惩治毒贩,打击侵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林则徐的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是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
【解答】1838年,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痛陈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由此得出,他主张严厉禁烟的原因是兵弱银荒,国力日衰。鸦片流毒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也直接威胁到清朝的财政。清朝有见识的大臣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说,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不久,林则徐受命担任钦差大臣,去广东查禁鸦片。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相关史实。
14.(2024秋 即墨区月考)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遭禁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分析】本题以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的话为切入点,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答】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抢夺珍宝,最后放火焚烧。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15.(2024秋 乌拉特前旗校级月考)“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到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解答】由“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殿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结合所学,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闯入皇家园林圆明园,先是大肆劫掠后放火焚烧了圆明园。可知,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为背景,考查学生分析史料和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16.(2024秋 惠州期中)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天京事变。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使太平军元气大伤,并丧失了乘胜歼灭敌人的有利时机,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史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