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走向近代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4 蓟州区校级一模)《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开始了文艺复兴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2.(2024秋 朝阳区月考)“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3.(2024 文昌三模)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4.(2024 芝罘区校级模拟)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指( )
A.工厂和乡镇企业 B.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和工厂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5.(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月考)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庄园的出现
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6.(2024秋 龙华区校级月考)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7.(2024秋 安定区校级月考)“在地狱里,他看到盗贼、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8.(2024秋 肥东县期末)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
A.人文精神 B.契约精神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
9.(2024 茅箭区校级模拟)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
A.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C.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10.(2024 洛阳一模)《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2024秋 沭阳县月考)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
A.奴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B.封建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共产主义时代
12.(2024秋 彰武县期末)如图所示是13世纪欧洲出现的新现象。这说明( )
A.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B.租地农场的出现
C.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性 D.工业革命的兴起
13.(2024秋 丰城市校级月考)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14.(2024 银川校级二模)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
A.雇佣关系的形成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15.(2024 潍城区一模)“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
A.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
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16.(2024 阳山县模拟)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 )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场手工业 D.租地农场
17.(2024秋 金寨县期末)“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B.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
18.(2024 高州市校级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19.(2024秋 路北区月考)“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它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以政府为后盾,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18、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材料表明( )
A.殖民掠夺是西方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手段
B.殖民地人民不具有反抗意识
C.殖民掠夺促进了西方国家的发展
D.荷兰最早成为“日不落帝国”
20.(2024 德惠市一模)14~17世纪,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一系列变革,欧洲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这反映的欧洲发展阶段是( )
A.步入封建时代 B.进入中世纪
C.走向近代 D.迈入现代
21.(2024 东安县一模)斯塔夫里 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逐渐形成了新的全球性视野。”这句话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
A.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推动了世界观念的形成
C.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2.(2024秋 潮南区校级期末)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里,马克思旨在( )
A.肯定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
B.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C.指出西方殖民活动的双重性
D.体现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走向近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4 蓟州区校级一模)《全球通史》记载:“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 )
A.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开始了文艺复兴
C.完成了新航路开辟 D.垄断了东西方贸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史实。14﹣16世纪,伴随着西欧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出现,西欧社会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新的阶级力量,西欧迎来了近代文明的曙光。
【解答】约在14世纪末,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西欧到14世纪,城市成为贸易中心,……佛罗伦萨市区有手工工场300家,年生产呢绒十万匹;1343年佛罗伦萨市中有九万余人,从事呢绒生产约三万人,占全城居民的三分之一。”可知,材料说明这一时期的西欧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欧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相关史实。
2.(2024秋 朝阳区月考)“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资产阶级萌芽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材料“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可知,材料反映了手工工场的产生。手工工场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早期阶段,它的出现,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对资产阶级产生起推动作用。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资产阶级萌芽的相关知识点。
3.(2024 文昌三模)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出现雇佣与被雇佣的生产关系。这一现象主要表现在( )
A.庄园经济和现代工厂制的形成
B.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
C.种植园经济和工业革命的扩展
D.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1世纪以后西欧手工业方面的新变化的相关史实。识记手工工场的出现的相关史实。
【解答】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领主通过转让、联姻、继承、买卖等方式,将土地集中在一起。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租地农场是欧洲农村出现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11世纪以后,欧洲农村纷纷开展垦殖运动。农奴通过缴纳迁徙税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的机会。13世纪,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后来,这种分散的手工工场逐渐转向集中的手工工场,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手工工场的出现的相关史实。
4.(2024 芝罘区校级模拟)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指( )
A.工厂和乡镇企业 B.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C.租地农场和工厂 D.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欧洲封建社会出现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推动了欧洲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步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解答】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是指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在农业方面出现了租地农场,在手工业方面出现了手工工场。土地关系的变化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组织逐渐资本主义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
5.(2024秋 宁津县校级月考)构建知识结构图,能很好地从整体驾驭和把握所学知识。下面是一幅未完成的知识结构图,其中“?”处是( )
A.西欧城市的兴起
B.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西欧庄园的出现
D.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的相关史实。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变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
【解答】14世纪中叶以后,出租领主直营地达到一个高潮,领主也因此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不再参与生产管理。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或者转租、购买其他佃农的地产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11 世纪以后,欧洲农村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一时期,手工业不断发展,一方面,手工业逐渐脱离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他们更多地为市场而生产。13世纪,随着分工细化,小型手工作坊得到发展。为了缴纳封建赋税,农民也在家里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农村出现了分散的手工工场。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推动了欧洲社会经济的资本主义变化,开始改变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整体面貌。在中世纪晚期的欧洲,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以及为市场而生产的经营特征,使生产组织形式逐渐资本主义化。这种现象主要表现为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的产生的相关史实。
6.(2024秋 龙华区校级月考)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 )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非洲丧失了大量劳动力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亚洲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解答】依据材料“新航路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横跨大洋的贸易往来使世界市场初露端倪。互通有无商品流通和日益频繁的人员交往促进了文化交流和发展。”可知,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故选:A。
【点评】本题以所给材料为依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7.(2024秋 安定区校级月考)“在地狱里,他看到盗贼、贪官污吏和高利贷者,还见到给当时在世的教皇预留的一个位置;在炼狱里,一些政治上失势而受排挤的人,日后将可能升入天堂;在天堂里,正人君子和贤明君主享受着无上的快乐。”这是但丁描述他漫游地狱、炼狱和天堂时的所见所闻。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
B.但丁信奉佛教,认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C.但丁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歌颂教会
D.但丁反对天主教,颂扬人的价值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解答】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长篇诗作《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作者借梦游三界描写现实生活中的各色人物,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表达了但丁厌恶天主教会的,但丁率先对天主教会提出批评的作为,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说法不正确,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掌握但丁《神曲》相关知识。
8.(2024秋 肥东县期末)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 )
A.人文精神 B.契约精神 C.法律至上 D.分权制衡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文精神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即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再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丁),西方传承了一种文明特质。这一“特质”的内涵是人文精神,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人文精神的相关史实。
9.(2024 茅箭区校级模拟)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 )
A.主要在艺术领域成果突出
B.以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为目的
C.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文艺复兴时期,达 芬奇等艺术大师创作了许多杰出作品。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思想、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由此可见,文艺复兴推动欧洲科学文化思想的繁荣。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文艺复兴运动的相关史实。
10.(2024 洛阳一模)《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这段材料说明拿破仑战争( )
①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
②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③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
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拿破仑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材料“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自罗马帝国崩溃以来最为严重的霸权威胁”可知:拿破仑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侵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④“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故选:C。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拿破仑战争的有关内容。
11.(2024秋 沭阳县月考)但丁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这里的“旧时代”、“新时代”分别指( )
A.奴隶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B.封建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时代
C.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主义时代
D.社会主义时代、共产主义时代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前后的社会制度.
【解答】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此时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所以说“旧时代”是指封建主义时代,“新时代”指资本主义时代。
故选:B。
【点评】知识积累:
文艺复兴的实质: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
文艺复兴的意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12.(2024秋 彰武县期末)如图所示是13世纪欧洲出现的新现象。这说明( )
A.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 B.租地农场的出现
C.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性 D.工业革命的兴起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化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13世纪欧洲出现的新现象的相关史实。
【解答】依据“13世纪欧洲出现的新现象”可知,13世纪的欧洲出现的新现象是商人给手工业者提供原料,配备工具,付给工资,而手工业者提供劳动、生产商品,由此可见,当时已经出现了早期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生产方式已经出现资本主义化的特点,A项正确;租地农场是在农业领域,而非在手工业领域,排除B项;资本原始积累的血腥性对应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排除C项;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中后期,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化的相关史实。
13.(2024秋 丰城市校级月考)欧洲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中很少留有作者的姓名,但到文艺复兴时期,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留下签名,甚至将自己的形象绘入其中。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 )
A.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B.对宗教权威的认同
C.对教会腐败的批判 D.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分析】本题考查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它支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艺术、哲学和科学的发展。
【解答】文艺复兴时期强调,肯定人,注重人性,主张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该时期艺术家的做法符合了该时代的要求,更多的体现人的个人价值,故A正确;B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点评】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不是单纯的古典复兴,而是反封建的新文化的创造,它表现在科学、文学和艺术的普遍高涨和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14.(2024 银川校级二模)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本质特征是( )
A.雇佣关系的形成 B.社会分工的扩大
C.社会经济的发展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分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结合所学可知,中世纪晚期,欧洲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在意大利沿岸的某些城市,出现了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故A正确。
B.“社会分工的扩大”属于劳动分工的范畴,不符合题意,排除B。
C.“社会经济的发展”属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重要原因,排除C。
D.“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属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原因,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素养。
15.(2024 潍城区一模)“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 )
A.全面复兴了古代希腊罗马文化
B.几乎蔓延到了西欧所有国家
C.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
【分析】本题以“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解答】据题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极为欢欣。他们认为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开花落那样,只是周而复始的重复。”文艺复兴是一次“精神的新生”,是因为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持续了近三百年。它使人们开始认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倡导人文主义精神;而这些思想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艺复兴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文艺复兴的内容与影响。
16.(2024 阳山县模拟)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 )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工场手工业 D.租地农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约在14世纪末,最早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手工工场。16世纪,手工工场迅速发展,在西欧各国流行,英国成为手工工场最兴盛的地区。据“16世纪初,英国一家呢绒厂出现了纺织工、梳毛工、修整工和染色工等不同的工种,他们分工合作有序进行商品生产。”及所学知识可知,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和方式是指手工工场。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手工工场的相关史实。
17.(2024秋 金寨县期末)“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在讨论新艺术与新城市关系时,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
B.文艺复兴促进城市化发展
C.新艺术促使中世纪城市崛起
D.资本主义工商业繁荣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我们强调像佛罗伦萨这样相当发展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新经济、新政治的社会背景,是完全必要的”可知,在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据“佛罗伦萨在14世纪成为文艺复兴新艺术的摇篮”体现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佛罗伦萨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这说明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资本主义萌芽推动思想解放的相关史实。
18.(2024 高州市校级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材料指出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
C.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西欧“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可知讲的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故A正确。BCD都只符合题干关键信息的一个点,不能全面反映所有信息。新航路探索的根本原因是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要求拓展海外市场。直接原因是到东方追求财富,奥斯曼土耳其兴起阻断了东西方传统的商路。最早新航路探索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发现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全面分析题目给出的关键信息。
19.(2024秋 路北区月考)“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它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以政府为后盾,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18、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材料表明( )
A.殖民掠夺是西方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唯一手段
B.殖民地人民不具有反抗意识
C.殖民掠夺促进了西方国家的发展
D.荷兰最早成为“日不落帝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殖民掠夺促进西方国家的发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寻找原料。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便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争夺的道路。它相继打败竞争对手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到18世纪后半期,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在世界各大洲建立了殖民地,号称“日不落帝国”。据“17世纪是荷兰的世纪,它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以政府为后盾,垄断了东方的香料贸易。18、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英国殖民贸易的鼎盛时期正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时期。”可知,材料表明殖民掠夺促进了西方国家的发展。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均表述错误,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信息内容,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殖民掠夺促进西方国家的发展的相关史实。
20.(2024 德惠市一模)14~17世纪,欧洲新的生产关系和新兴阶级出现,推动了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等一系列变革,欧洲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资本主义社会。这反映的欧洲发展阶段是( )
A.步入封建时代 B.进入中世纪
C.走向近代 D.迈入现代
【分析】本题考查欧洲走向近代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文艺复兴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冲击了教会的陈腐说教,为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开辟以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所以材料信息反映的欧洲发展阶段是走向近代,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材料中描述的时代不符,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掌握欧洲走向近代的相关知识。
21.(2024 东安县一模)斯塔夫里 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提出:“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逐渐形成了新的全球性视野。”这句话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 )
A.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B.推动了世界观念的形成
C.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
D.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欧洲的殖民扩张,使人类的眼界前所未有地扩大,逐渐形成了新的全球性视野。”可知,这句话主要强调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世界观念的形成,B项正确;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在题干中未有体现,排除AD项;新航路的开辟标志着世界观的形成,早期殖民掠夺使世界市场形成,除C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22.(2024秋 潮南区校级期末)马克思指出:“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这里,马克思旨在( )
A.肯定英国殖民统治的积极性
B.凸显欧洲殖民侵略的破坏性
C.指出西方殖民活动的双重性
D.体现西方生产方式的建设性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知道题干中马克思旨在指出西方殖民活动的双重性。
【解答】据材料“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可知,英国的殖民活动具有双重性,客观上推动了印度社会的转型。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的殖民扩张,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