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运动(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文档属性

名称 1.3地球的运动(预习衔接.夯实基础.含解析)-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2024)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1.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7-18 12:4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地球的运动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当太阳垂直照射______时,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极圈
2.(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①昼夜更替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四季更替
④水往低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2024秋 乌苏市校级期中)城市里“智灯”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通常情况下,乌鲁木齐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4.(2024秋 榆树市期中)一年中,我们家乡(长春市榆树市)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最短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5.(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
A.一天 B.七天 C.半年 D.一年
6.(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下列同于寒带范围的是(  )
A.23.5°N~66.5°N B.66.5°N~90°N
C.23.5N~23.5°S D.0°~30°N
7.(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面四幅图,正确表示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8.(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面月份表示北半球的秋季的是(  )
A.12、1、2 B.9、10、11 C.3、4、5 D.6、7、8
9.(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10.(2024秋 嵩明县期中)下列不属于地球自转带来现象的是(  )
A.昼夜更替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昼夜长短变化 D.气温的早晚变化差异
11.(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
④北京人到新疆,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在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四季冷暖变化主要因为(  )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自转
C.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
13.(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季节变化
③五带的划分
④东边总是比西边早看到日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14.(2024秋 兴宁市校级月考)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的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纬度的差异
15.(2024秋 长春月考)长春位于43°N,海口位于20°N。运用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夏至日,是长春一年中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B.春分或秋分日,长春中午太阳升得比冬至日高,比夏至日低,昼夜平分
C.冬至日,海口中午太阳升得比长春高、白昼时间也比长春长
D.夏至日,海口中午太阳升得比长春低、白昼时间也比长春短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湖北期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台灯和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下图示意台灯及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地球仪绕地轴旋转一周的时间为   。
(2)①②③三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3)①②③三地中,即将由昼进入夜的是   。
(4)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
①四季更替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2024秋 曲靖期中)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处于不断地自转和公转之中,其公转的方向为   (“甲”或“乙”)。
(2)当地球公转至图中的③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在   (纬线)上。
(3)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成功当天,地球公转至图中的   (填序号)之间,北极圈内存在   现象。
(4)06星发射成功当天,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   季,其昼夜长短情况为   ;此后的四个月中,澳大利亚的昼长变化为   。
18.(2024秋 乌苏市校级期中)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1)人们将图甲所示的这一天的节气称为    ,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    (填字母)处。这段时间,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北半球各地处于    (季节)。
(2)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乙中    至    之间(填字母),此时新疆各地的中学生们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    。
(3)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    和    之间往返移动。
(4)地球运行在d位置时,是每年的(日期)    前后,太阳直射在    线,昼夜变化情况    。
19.(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读太阳光照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点的地理坐标是   ,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2)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我国所处的节气是   ,该日地球位于图2所示公转轨道中的   (①/②/③/④)位置,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   (极昼/极夜/昼夜等长)现象。
(3)当天甲、乙、丙三地中,日出最早的是   地,三地日出时间不同,是地球   运动造成的地理现象。
(4)图2中,a和b能正确表示地球公转方向的   。石家庄市未来2个月的昼夜变化情况为   。此时南半球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是   。
20.(2024秋 亭湖区校级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盐城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他发现,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地球仪上④点正值   时分。(选择下列字母)
A.日落
B.日出
C.子夜
D.正午
【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   现象。上图中,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
预习衔接.夯实基础 地球的运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当太阳垂直照射______时,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极圈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B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当太阳垂直照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及其以南的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此时为冬至日节日。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2.(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①昼夜更替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四季更替
④水往低处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A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地球自转运动直接导致了昼夜更替和太阳东升西落等现象。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公转及地轴倾斜造成的,而水往低处流是因为重力作用,不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3.(2024秋 乌苏市校级期中)城市里“智灯”功能之一是根据光照亮度自行调节路灯的开启与关闭,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通常情况下,乌鲁木齐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D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通常情况下,乌鲁木齐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是冬至日,冬至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上,是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4.(2024秋 榆树市期中)一年中,我们家乡(长春市榆树市)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最短的节气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B
【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一年中,我们家乡(长春市榆树市)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最短的节气是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昼夜长短与季节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5.(2024秋 偃师区校级月考)地球公转的周期为(  )
A.一天 B.七天 C.半年 D.一年
【考点】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D
【分析】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地球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进行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公转的周期,牢记即可。
6.(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下列同于寒带范围的是(  )
A.23.5°N~66.5°N B.66.5°N~90°N
C.23.5N~23.5°S D.0°~30°N
【考点】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
【专题】课本知识迁移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B
【分析】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北极圈是北寒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北回归线是北温带和热带的分界线,南回归线是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南极圈是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解答】解: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五带的范围,牢记即可。
7.(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面四幅图,正确表示自转方向的是(  )
A. B.
C. D.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
【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D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解答】解: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C错误、D正确;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A错误;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B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方向,牢记知识点,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8.(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面月份表示北半球的秋季的是(  )
A.12、1、2 B.9、10、11 C.3、4、5 D.6、7、8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专题】地理探究类开放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B
【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地球上由于各地获得的太阳的光热不同,便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每年的3、4、5月为北半球的春季,6、7、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9、10、11月为北半球的秋季,12、1、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
【解答】解:地球公转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3、4、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6、7、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9、10、11月是北半球的秋季,12、1、2月是北半球的冬季。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的变化,结合教材知识点记忆解答此题。
9.(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造成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形状 B.地球大小 C.地球自转 D.地球公转
【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C
【分析】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解答】解:根据所学可知,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使得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区不同,地球自转就造成了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的差异。
故选:C。
【点评】本题看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0.(2024秋 嵩明县期中)下列不属于地球自转带来现象的是(  )
A.昼夜更替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昼夜长短变化 D.气温的早晚变化差异
【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C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气温的早晚变化差异(一天中太阳高度大小不同)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1.(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我们的日常生活与地球自转息息相关,以下现象中离不开地球自转的是(  )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
③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
④北京人到新疆,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在工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C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地球自转造成的昼夜更替现象;我们吃早餐时,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要说“晚上好!”是地球自转造成东西不同地区时差现象;每天大家都读书看报学习知识与地球自转无关;北京人到新疆,开始很不适应,原因很多,比如:在北京吃晚餐时,新疆太阳还很高,大家都还在工作,是地球自转造成东西不同地区时间差异。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2.(2024秋 五华县校级月考)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四季冷暖变化主要因为(  )
A.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
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自转
C.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
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
【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D
【分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2)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解答】解: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四季冷暖变化主要因为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公转。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现象,属基础题。
13.(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季节变化
③五带的划分
④东边总是比西边早看到日出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④
【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D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太阳东升西落和东边总是比西边早看到日出是地球自转运动形成的;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季节变化和五带的划分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4.(2024秋 兴宁市校级月考)北京球迷杨洋深夜收看在美国当地中午举行的一场NBA篮球比赛的现场直播,造成两地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的公转
C.地球的自转 D.纬度的差异
【考点】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C
【分析】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中心是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解答】解:造成题干中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其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天。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地方时差的形成原理,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15.(2024秋 长春月考)长春位于43°N,海口位于20°N。运用地球公转的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夏至日,是长春一年中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B.春分或秋分日,长春中午太阳升得比冬至日高,比夏至日低,昼夜平分
C.冬至日,海口中午太阳升得比长春高、白昼时间也比长春长
D.夏至日,海口中午太阳升得比长春低、白昼时间也比长春短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专题】情境文字材料题;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D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夏至日是长春一年中中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春分或秋分日,长春中午太阳升得比冬至日高,比夏至日低,昼夜平分;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海口中午太阳升得比长春高、白昼时间也比长春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海口中午太阳升得比长春高、白昼时间比长春短。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不同节气我国不同城市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二.解答题(共5小题)
16.(2024秋 湖北期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用台灯和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下图示意台灯及地球仪,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地球仪绕地轴旋转一周的时间为 一天 。
(2)①②③三地中,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① 。
(3)①②③三地中,即将由昼进入夜的是 ② 。
(4)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 D )。
①四季更替
②太阳东升西落
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④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考点】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地理意义;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
【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1)一天;
(2)①;
(3)②;
(4)D。
【分析】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公转,公转一周是一年,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
【解答】解:读图可知,(1)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因此地球仪绕地轴旋转一周是一天。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位于东边的地点会先看到日出,而西边的地点则会后看到日 出;图中的①②③三地中,①位于最东边,最先看到日出。
(3)图中的晨昏线是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将由昼进入夜的是②。
(4)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地球仪模拟演示的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1)一天;
(2)①;
(3)②;
(4)D。
【点评】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结合图示分析解答此题。
17.(2024秋 曲靖期中)2023年8月9日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地球的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处于不断地自转和公转之中,其公转的方向为 乙 (“甲”或“乙”)。
(2)当地球公转至图中的③位置时,正值北半球的 冬至 (节气),这一天太阳直射在 南回归线 (纬线)上。
(3)环境减灾二号06星发射成功当天,地球公转至图中的 ①~② (填序号)之间,北极圈内存在 极昼 现象。
(4)06星发射成功当天,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 冬 季,其昼夜长短情况为 昼短夜长 ;此后的四个月中,澳大利亚的昼长变化为 逐渐变长 。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
【专题】分布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1)乙;
(2)冬至;南回归线;
(3)①~②;极昼;
(4)冬;昼短夜长;逐渐变长。
【分析】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赤道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解答】解:读图可知,(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图中乙所示的箭头方向是正确的。
(2)当地球公转至图中的③位置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3)2023年8月9日6时53分地球运行在①夏至(6月22日前后)和②秋分(9月23日前后)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4)南北半球季节相反,06星发射成功当天(2023年8月9日6时53分),北半球处于夏季,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处于冬季,此时澳大利亚昼短夜长。此后的四个月中,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运动,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昼渐长、夜渐短。
故答案为:
(1)乙;
(2)冬至;南回归线;
(3)①~②;极昼;
(4)冬;昼短夜长;逐渐变长。
【点评】本题以地球的公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的公转示意图的判读、公转的方向、太阳直射的位置点的移动、四季的划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8.(2024秋 乌苏市校级期中)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4月26日05时04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1)人们将图甲所示的这一天的节气称为  夏至 ,此时地球公转至图乙中  b (填字母)处。这段时间,正值北半球的  夏至 (节气),北半球各地处于  夏季 (季节)。
(2)神舟十八号发射当天,地球公转到图乙中  a 至  b 之间(填字母),此时新疆各地的中学生们明显感觉到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长夜短 。
(3)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地球在绕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总是有规律地在  南回归线 和  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移动。
(4)地球运行在d位置时,是每年的(日期)  12月22日 前后,太阳直射在  南回归 线,昼夜变化情况  昼变长,夜变短 。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1)夏至;b;夏至;夏季;(2)a;b;昼长夜短;(3)南回归线;北回归线;(4)12月22日;南回归;昼变长,夜变短。
【分析】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据图中信息解答。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甲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可推知此时为6月21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值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公转至图乙中的b处,北半球是夏季。
(2)神舟十八号发射时间我2024年4月25日,地球公转到a(3月21日)至b(6月21日)之间,此时北半球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新疆中学生们明显感觉到昼长夜短。
(3)由图和所学知识可知,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4)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因此地处赤道上有太阳直射现象,地球运行在d位置时,北极圈有极夜现象,可推知此时为12月22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值北半球的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此后昼变长夜变短。
故答案为:(1)夏至;b;夏至;夏季;(2)a;b;昼长夜短;(3)南回归线;北回归线;(4)12月22日;南回归;昼变长,夜变短。
【点评】本题以中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及地球公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太阳的东升西落、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地球公转图的判读、昼夜变化、季节更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地理时空概念理解能力、天文地理知识应用能力、图表分析能力以及科技新闻与地理知识结合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
19.(2024秋 裕华区校级月考)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于2023年9月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隆重举行。读太阳光照图(图1)及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点的地理坐标是 40°N,140°E ,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北温带 。
(2)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当天,我国所处的节气是 秋分 ,该日地球位于图2所示公转轨道中的 ④ (①/②/③/④)位置,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 昼夜等长 (极昼/极夜/昼夜等长)现象。
(3)当天甲、乙、丙三地中,日出最早的是 乙 地,三地日出时间不同,是地球 自转 运动造成的地理现象。
(4)图2中,a和b能正确表示地球公转方向的 a 。石家庄市未来2个月的昼夜变化情况为 昼渐短,夜渐长 。此时南半球澳大利亚所处的季节是 春季 。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
【专题】分布图;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1)40°N,140°E;北温带;
(2)秋分;④;昼夜等长;
(3)乙;自转;
(4)a;昼渐短,夜渐长;春季。
【分析】(1)在经纬网图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2)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叫地球的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地球自转的方向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等长;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甲点的地理坐标是(40°N,140°E),甲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位于北温带。
(2)由材料可知,2023年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当天,正值我国的秋分日,当日地球处于图2公转轨道中的④位置;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昼夜平分。
(3)地球自西向东做自转运动,位置最偏东的地点时间早于西边的地点;图1中的甲、乙、丙三地中,乙地最偏东,日出最早。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图2中a所示箭头能正确表示地球公转的方向。该日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未来2个月由于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位于北半球的石家庄市昼渐短、夜渐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澳大利亚正值春季。
故答案为:
(1)40°N,140°E;北温带;
(2)秋分;④;昼夜等长;
(3)乙;自转;
(4)a;昼渐短,夜渐长;春季。
【点评】本题以地球运动为背景,设置4小题,涉及经纬网定位、五带位置、节气判读、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公转示意图判读、昼夜变化情况、四季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读图识图的能力。
20.(2024秋 亭湖区校级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更好落实课程标准中“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要求,盐城市某中学将课堂搬进一个暗室里,分组用手电筒模拟太阳照射地球仪,同时用手拨动地球仪,来观察地球仪上形成的昼半球和夜半球。图为地球上的昼与夜示意图。
【探究一:地球自转的方向】
(1)探究过程中,小明同学缓缓地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他发现,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是按 逆时针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探究二:地球自转的周期】
(2)小明同学将地球仪绕地轴自转一圈,小山观察到地球仪刚好经过一个白昼、一个黑夜,即地球自转的周期为 一天 ,地球仪上④点正值 B 时分。(选择下列字母)
A.日落
B.日出
C.子夜
D.正午
【探究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3)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从图中看到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半球是昼半球,未被照亮的半球是夜半球;地球不停地自转,也就产生了 昼夜交替 现象。上图中,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 东京 。
【考点】地球自转及其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转及其轨道形状、方向和周期.
【专题】示意图;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答案】(1)逆时针;
(2)一天;B;
(3)昼夜交替;东京。
【分析】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地球自转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断地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时刻早于西边。
【解答】解:(1)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2)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地球自转一周时间为一天(约为24小时)。读图可知,地球仪上④点位于晨线上,正值日出,故选B。
(3)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上图中,东京的位置比较靠东,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北京和东京最先进入黑夜的是东京。
故答案为:(1)逆时针;
(2)一天;B;
(3)昼夜交替;东京。
【点评】本题以地球自转示意图为材料,涉及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方向的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