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第1课时 边边边 课件(共38张PPT) 2025-2026学年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第1课时 边边边 课件(共38张PPT) 2025-2026学年数学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7-18 08:0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三角形
3 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条件
第1课时 边边边
学习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掌握三角形全等的“SSS”判定,并能应用它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重点)
2.由探索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由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难点)
A
B
C
D
E
F
1. 什么叫全等三角形?
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 全等三角形.
3.已知△ABC ≌△DEF,找出其中相等的边与角.
①AB=DE
③ CA=FD
② BC=EF
④ ∠A= ∠D
⑤ ∠B=∠E
⑥ ∠C=∠F
2. 全等三角形有什么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为了庆祝国庆节,老师要求同学们回家制作三角形彩旗(如图),那么,老师应提供多少个数据,才能保证同学们制作出来的三角形彩旗全等呢?一定要知道所有的边长和所有的角度吗?
要画一个三角形与小明画的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与边或角的大小有关的条件呢?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事实:“边边边”
任务一:用“SSS”判定三角形全等
活动1: 只给一个条件(一条边或一个角)画三角形时,大家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有一条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不一定全等
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三角形
不一定全等
结论:
有一个条件相等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做一做
活动2: 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时,有几种可能的情况?每种情况下作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吗?分别按照下面的条件做一做.
(1) 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30°,一条边为3cm;
①一边一内角:
30°
30°
30°
3cm
3cm
3cm
② 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为30°和 50°;
30°
50°
50°
不一定全等
③两边:
2cm
2cm
4cm
4cm
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如果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吗?
A
B
C
1.三个角
2.三条边
3.两边一角
4.两角一边
活动3
(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为40°,60°和80°,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40°
60°
80°
40°
60°
80°
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做一做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4cm,5cm和7cm,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吗?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同伴画出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5cm
7cm
4cm
5cm
7cm
4cm
文字语言: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A
B
C
D
E
F
在△ABC和△ DEF中,
所以 △ABC ≌△ DEF(SSS).
AB=DE,
BC=EF,
CA=FD,
几何语言:
归纳总结
典题精析
解:因为D是BC的中点,
所以BD=CD.
在△ABD与△ACD中,
AB=AC(已知),
BD=CD(已证),
AD=AD(公共边),
所以△ABD≌△ACD(SSS)。
例1.如图,在△ABC中,AB=AC,AD是中线,△ABD和△ACD全等吗 为什么
即时测评
1.如图,AC=FD,BC=ED,要利用“SSS”来判定△ABC和△FED全等时,下面的4个条件中:①AE=FB;②AB=FE;③AE=BE;④BF=BE,可利用的是( )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③ D.①或④
A
即时测评
2.如图,AB=DF,AC=DE,BE=FC,∠A与∠D相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解:∵BE=FC,
∴BC=FE,
在△ABC和△DFE中,

∴△ABC≌△DFE(SSS),
∴∠A=∠D.
即时测评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试说明:∠B=∠D.
解:如图,连接AC,在△ABC和△ADC中,
因为AB=AD,CB=CD,AC=AC,
所以△ABC≌△ADC(SSS).
所以∠B=∠D.
问题1:什么是尺规作图
答案:用 和 作图.
问题2:用尺规作图怎样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使得AB=a.
作法:1. ;
2. .
[任务二 探究“SSS”尺规作图]
直尺
圆规
作射线AM
在射线AM上截取AB=a,则线段AB=a
例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求作这个三角形.
已知:线段 a,b,c.
求作△ABC,使AB = c,AC=b,BC=a.
a
b
c
请写出作法并作出相应的图形.
典题精析
(1)作线段AB = c ,
A
B
A
B
C
作法:
(2)分别以A、B为圆心,以线段b,a 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C ;
(3)连接AC、BC,则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即时测评
1.已知三边作三角形,用到的基本作图是(  )
A.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B.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C.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D.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和
C
问题1:取出三根硬纸条钉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拉动其中两边,使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发生变化吗?
[任务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问题2.取出四根硬纸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拉动其中两边,这个四边形的形状改变了吗?
上面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完全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作三角形的稳定性.
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例3.下列实例中没用到三角形稳定性的是(  )
A. B.
C. D.
D
典题精析
1.植的树木,常用一些粗木与之成角度的支撑起来防止倒斜,这利用了
   .
2.如图在建筑工地上,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
EF固定长方形门框,使其不变形,这种做法的根据是
    .
三角形的稳定性
即时测评

三角形的稳定性
3.如图,桥梁的斜拉钢索是三角形的结构,主要是为了( )
A. 节省材料,节约成本
B. 保持对称
C.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
D. 美观漂亮
C
即时测评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 )个
(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周长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
(3)有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1 B.2 C.3 D.4
B
2.(1)已知:如图,AD、BC相交于点O,AB=CD,AD=CB.试说明:∠A=∠C.
(2)如图,和BD交于点O,且,那么吗?并说明理由.
2.(1)已知:如图,AD、BC相交于点O,AB=CD,AD=CB.试说明:∠A=∠C.
(2)如图,和BD交于点O,且,那么吗?并说明理由.
2.(1)解:在△ABD和△CDB中,AB=CD,AD=CB,BD=DB,
所以△ABD≌△CDB(SSS),
所以∠A=∠C.
(2)解:∠B=∠C.
理由:连结AD.
在△ABD和△DCA中
∴△ABD ≌△DCA(SSS)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如图,AC与BD交于点O,AD=CB,E、F是BD上两点,
且AE=CF,DE=BF.
请推导下列结论:⑴∠D=∠B;⑵AE∥CF.
(1)证明:在△ADE和△BCF中
∴△ADE ≌△BCF(SSS)
∴∠D=∠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2)AE//CF.
理由如下:由(1)得:△ADE ≌△BCF
∴∠AED=∠BFC,
∴∠AEO=∠CFO,
∴AE//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 如图,在△ABC与△DCB中,如果AB=DC,AC=BD,那么△ABC与△DCB全等吗?如果全等,请说明理由.
解:△ABC≌△DCB
在△ABC和△DCB中
∴△ABC ≌△DCB(SSS)
课堂小结
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基础题:1.课后随堂练习第 1题
提高题:2.请学有余力的同学做课后习题第4题,并下节课在全班展示。
课后作业
本节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