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教学设计(智慧课堂新教案)-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教学设计(智慧课堂新教案)-2025-2026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7 23:3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学设计(智慧课堂新教案)
课程标准 了解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成就。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主要介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和历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对后世西方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古代西方文明的辉煌,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同时为后续学习文艺复兴等内容奠定基础。教材内容编排上,按照不同文化领域依次展开,条理清晰,但文化成就涉及内容广泛,部分概念和作品对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历史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对历史故事和文化现象有一定兴趣。他们在日常生活和之前学习中,对希腊神话、罗马建筑等有一定了解,但这种了解较为零散、表面,缺乏系统深入认识。在智慧课堂背景下,学生对信息技术辅助学习有一定热情和体验,但如何借助技术深入探究文化背后的内涵,仍需教师引导。此外,学生在归纳概括、分析理解抽象概念等方面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1.时空观念: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地域范围,认识文化发展与特定时空的关系。 2.史料实证:通过对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史料分析,获取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成就相关信息,论证其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3.历史解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各领域成就的特点和影响,如希腊神话的“神人同形同性”、罗马建筑的创新等。 4.唯物史观:理解文化是社会经济、政治的反映,认识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繁荣是其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5.家国情怀:欣赏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魅力,尊重世界不同地区文化多样性,培养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体会人类对真善美的共同追求,增强对人类文明的认同感。
教学方法 智慧课堂互动教学法(含投屏展示、在线讨论、弹幕互动)、史料分析法、情境模拟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重点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和历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如《荷马史诗》、《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万神殿、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十二铜表法》、儒略历等。
教学难点 理解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所折射出的人文精神,如希腊文化对人的重视和赞美,罗马文化中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认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对后世西方文化及世界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教学具准备 1.智慧课堂教学平台,包括学习资源库、互动功能模块、作业管理系统等。 2.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短视频、图片、文字资料、微课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3.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运用动画、图表等元素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在智慧课堂平台点击“互动-图片投票”,同时展示三组高清图片:①《掷铁饼者》雕塑、②罗马大竞技场内部、③帕特农神庙全景,附问题:“这些文化遗产分别属于哪个文明? (A. 古埃及 B. 古希腊 C. 古罗马 D. 古巴比伦)” 2.等待30秒后点击“结束投票”,屏幕实时显示结果(如60%选对希腊,50%选对罗马),笑着说:“看来大家对罗马建筑的辨识度稍弱,今天我们就当‘文化侦探’,给这些遗产‘验明正身’!” 1.手指点击屏幕选择答案,看到同桌选错题时小声提醒。 2.看到投票结果后,有人举手:“老师,大竞技场是罗马的,因为之前学过罗马人喜欢角斗!”教师点头肯定。 用投票互动激活旧知,通过学生易错点明确本课探究目标,激发参与欲。
新课讲授 一、文学与雕塑:对“人”的赞美 希腊神话: 1.播放《普罗米修斯盗火》动画(2分钟),暂停在普罗米修斯被鹰啄食肝脏的画面,提问:“注意看他的表情——痛苦却不屈,这和我们神话里‘全知全能’的神有何不同?” 2.智慧课堂推送“希腊诸神性格表”(宙斯:好色,雅典娜:好胜),分组任务:“3号同学读宙斯事迹,2号总结性格,1号记录关键词,1分钟后每组派代表说发现。 《荷马史诗》与雕塑: 1.展示《伊利亚特》中“阿喀琉斯怒战赫克托尔”插图,提问:“史诗里的英雄为何打仗?(为荣誉)这和神话的人文精神是否一致?” 2.切换《掷铁饼者》动态分解图(预备-发力-投掷),邀请后排男生模仿动作,其他学生观察:“肌肉线条和动作弧度,体现了希腊人对什么的追求?” 二、建筑艺术:从“神性”到“实用性” 1.运用智慧课堂展示帕特农神庙和罗马大竞技场、万神殿等建筑的图片、结构剖析图和建造过程动画,引导学生对比希腊和罗马建筑的特点。 2.发起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希腊罗马建筑的特点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何关联?” 三、哲学与法学:对“真理”和“秩序”的探索 1.利用智慧课堂推送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事迹和主要思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和短视频;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苏格拉底的“问答法”。 2.提出问题引导思考“三位哲学家的思想对后世哲学发展有何影响?” 3.展示《十二铜表法》的条文原文及相关案例,利用智慧课堂的投票功能,让学生对案例进行投票判断。 4.介绍罗马法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讲解万民法、经济法等概念。 四、历法:对“时间”的精准计算 1.用动画演示儒略历的制定过程,讲解其原理和与现代公历的关系。 2.展示古代历法与农业生产、宗教活动相关的图片和资料。 1.小组1代表:“宙斯像个脾气不好的国王,会犯错!”小组3补充:“他们和人一样有缺点,这叫‘神人同形同性’吧?” 2.有人举手:“这是不是说明古希腊人觉得‘人’很重要?”教师竖大拇指:“点出了核心——人文精神!” 1.模仿的男生不好意思地摆出姿势,全班笑,有人喊:“肌肉!运动!” 2.女生举手:“他们觉得健康的身体很美,就像我们运动会颁奖一样!” 1.观察图片和动画,小组讨论并填写希腊罗马建筑特点对比表格。 2.小组代表发言,分析建筑特点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如帕特农神庙体现雅典民主与文化繁荣,罗马大竞技场反映罗马帝国的强大和对娱乐的重视。 1.阅读资料,了解哲学家思想;进行角色扮演,体会“问答法”;思考并回答问题,阐述哲学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如苏格拉底对西方哲学重视人的思想传统的奠基作用。 2.阅读条文和案例,参与投票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听讲,理解罗马法学体系。 1.观看动画,理解儒略历制定。 2.观察图片资料,了解历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通过图片、视频和史料展示,结合智慧课堂互动,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学雕塑成就,培养其分析和表达能力。 借助智慧课堂丰富的展示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建筑特色,通过讨论培养其历史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多样化资料和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哲学思想,提升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运用案例和投票互动,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法学概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通过动画直观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历法知识,认识文化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课堂小结 利用智慧课堂的思维导图工具,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各个领域的成就,强调重点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集体回答思维导图分支内容。 思维导图清晰呈现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巩固记忆,强化知识体系。
课堂检测 1.教师在智慧课堂平台发布课堂检测题目,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题目围绕本节课重点知识设置,如希腊神话特点、《荷马史诗》地位、帕特农神庙风格、苏格拉底思想、《十二铜表法》意义等。 2.错题讲解:针对学生答题情况,教师在课堂上对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线答题,提交后查看错题解析,标记疑问并提问。 即时检测核心素养达成情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利用平台数据快速定位薄弱点,实现精准反馈。
课后作业 在平台发布分层作业: 1.基础作业:在智慧课堂“时间轴”模板中,填写“公元前8世纪《荷马史诗》成书”等5个时间点。 2.拓展作业:拍一张含希腊/罗马元素的照片(如学校的柱式走廊),配文“这是______(文化元素),体现了______精神”,上传至平台。 明确作业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完成相应作业。 基础作业巩固时空观念,拓展作业联系现实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通过智慧课堂平台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如弹幕发言情况、小组讨论表现、抢答问题次数及回答质量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总结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练习成绩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教学反思 在智慧课堂背景下,利用多种互动工具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节奏,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对于学生在互动中的表现,要及时给予准确的评价和反馈,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