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义务教育版(2024)七年级全一册信息科技 第17课 制作网页展活动 教案(表格式) | ![]() | |
格式 | docx | ||
文件大小 | 21.4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义务教育版 | ||
科目 |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 ||
更新时间 | 2025-07-19 20:58:26 |
标签用于段落文本;
难点
1. HTML代码的正确编写与网页布局的调整。
2. 小组合作中任务分配与协作。
3.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制作网页并优化效果。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分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HTML代码示例、相关素材、人工智能模型资源、小组任务分配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回顾旧知
(1)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学校每年科技节的科技体验项目以及制作“科技节体验项目”网站的传统,提问学生之前对网站制作有哪些了解。
(2) 展示一些之前制作的“科技节体验项目”网站的优秀案例,让学生观察并说说这些网站的特点和吸引人之处。
(3) 提出问题:“制作一个网站需要经过哪些步骤呢?”引发学生思考。
(4) 给出一些关于网站和网页的基本概念判断题,如“网页主要由HTML语言编写而成。( )”“网站一般由多个网页组成,这些网页通常围绕同一主题,拥有同类设计风格。( )”等,让学生判断并回答。
(5)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旧知识的理解。
(6) 强调制作网站在展示校园活动和传播信息方面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介绍本节课的任务:分小组制作展示学校“科技节”的网站,每位同学设计制作介绍一个科技项目的子页,然后小组协作完成主页的制作。
(8)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大致流程,让学生心中有数。 1. 回忆科技节相关内容和之前学过的网站知识。
2. 观察优秀网站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
3. 思考制作网站的步骤并回答问题。
4. 判断题目并回答。
评价任务 旧知掌握:☆☆☆
问题思考:☆☆☆
参与度:☆☆☆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旧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有趣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和目标,让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
新课教学 - 制作网站的基本流程 步骤讲解
(1) 确定主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校园科技节的特色和亮点,如科技实验展示、科技作品展览等,让学生分组讨论确定网站的主题方向。
(2) 搜集素材:教师展示一些与科技节相关的素材资源,如图像、文字资料、视频等,并讲解如何筛选和整理这些素材,为制作网页做好准备。例如,选择清晰、有代表性的图片,整理准确、详细的文字介绍。
(3) 确定结构:教师通过绘制网站结构图或展示示例,详细讲解如何确定网站的主页、导航菜单、内容组织和布局方式。强调网站结构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如导航菜单要简洁明了,方便用户浏览。
(4) 制作网页:教师介绍制作网页的两种方法,即编写HTML代码和使用在线人工智能模型。展示HTML代码示例,讲解基本标签的使用方法,如等。
(5) 美化网页:教师展示一些美化后的网页效果,讲解网页美化的原则和方法,如色彩搭配要协调、字体选择要合适、图像优化要注意大小和清晰度等。
(6) 发布网站:简单介绍网站发布的概念和常见方式,如使用虚拟主机、免费网站平台等。让学生了解网站发布后可以让更多人访问和欣赏。
(7) 总结制作网站的基本流程,强调每个步骤的关键要点和注意事项。
(8) 让学生再次分组讨论,确定自己小组制作网站的初步计划。 1. 分组讨论确定网站主题。
2. 学习筛选和整理素材的方法。
3. 观察网站结构图和示例,理解网站结构。
4. 了解制作网页的方法和基本标签。
评价任务 主题确定:☆☆☆
素材处理:☆☆☆
结构理解:☆☆☆
设计意图 系统地讲解制作网站的基本流程,让学生对整个过程有全面的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新课教学 - 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 活动一:HTML代码编写 代码讲解
(1) 教师详细讲解HTML代码的基本结构,如标签是整个网页的根标签,标签用于包含网页的元数据,标签用于包含网页的可见内容。
(2) 展示使用标签用于插入图片,需要指定图片的路径;
(3) 在黑板或屏幕上逐步编写一个包含标题、一段文字和一张图片的简单HTML代码,边写边讲解每一步的作用。
(4) 让学生打开文本编辑工具,尝试模仿教师的示例编写自己的HTML代码。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5) 提醒学生注意代码的格式和语法规范,如标签的闭合、属性的正确使用等。
(6)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修改代码中的内容,如更换图片、修改标题和文字等。
(7) 选取部分学生的代码进行展示和点评,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8) 总结使用HTML代码制作简单网页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1. 学习HTML代码的基本结构和标签的使用。
2. 模仿示例编写自己的HTML代码。
3. 发挥创意修改代码内容。
4. 听取教师点评并改进。
评价任务 代码编写:☆☆☆
创意发挥:☆☆☆
问题解决:☆☆☆
设计意图 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使用HTML代码制作简单网页的方法。及时的点评和总结能帮助学生提高代码编写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教学 - 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 活动二:使用在线人工智能模型 模型介绍
(1) 教师介绍在线人工智能模型在网页制作中的应用,展示一些使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的网页效果,让学生感受其便捷性和创新性。
(2) 打开一个在线人工智能模型平台,演示如何使用该平台根据需求自动生成网页。讲解输入需求的方法和技巧,如描述网页的主题、风格、内容等。
(3) 让学生登录在线人工智能模型平台,尝试输入自己关于校园科技节网页的需求,生成网页。教师巡视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 提醒学生注意生成网页的版权和合法性问题,避免使用侵权的素材。
(5) 鼓励学生对生成的网页进行修改和优化,如调整布局、更换颜色、添加元素等。
(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使用人工智能模型生成网页的经验和成果。
(7) 选取部分小组的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新,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8) 总结使用在线人工智能模型制作网页的优点和注意事项。 1. 观察教师演示,了解在线人工智能模型的使用方法。
2. 尝试使用平台生成自己的网页。
3. 修改和优化生成的网页。
4. 参与小组交流和成果展示。
评价任务 模型使用:☆☆☆
网页优化:☆☆☆
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在线人工智能模型在网页制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小组交流和成果展示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和合作。
课堂练习 练习指导
(1) 布置课堂练习任务:让学生继续使用在线人工智能模型学习网页制作的知识,完成信息科技学生手册第10页任务单。
(2) 提醒学生注意练习的要求和时间限制,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3) 巡视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4)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讨论,分享学习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对于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6) 观察学生的练习表现,记录学生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
(7) 选取部分学生的练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提出改进的建议。
(8) 总结课堂练习的情况,强调重点和难点内容。 1. 按照要求完成课堂练习任务。
2. 与同学交流学习经验。
3. 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帮助。
4. 听取教师对练习成果的评价。
评价任务 练习完成:☆☆☆
交流合作:☆☆☆
问题解决:☆☆☆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练习,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时的指导和评价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学习策略。
课堂小结 总结归纳
(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学生制作网站的基本流程有哪些,HTML代码制作简单网页的要点是什么等。
(2)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制作网站的基本步骤、HTML标签的使用、在线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等。
(3) 强调制作网页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代码的规范性、素材的合法性、团队协作的重要性等。
(4) 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继续保持。
(5) 布置课后作业,简述制作网站的基本流程,编写一个包含标题、一段文字和一张图片的简单HTML代码。
(6) 提醒学生在课后可以继续探索网页制作的知识和技巧,尝试制作更复杂的网页。
(7) 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制作个人博客、展示自己的作品等。
(8) 宣布本节课结束。 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听取教师的总结和评价。
3. 记录课后作业。
4. 明确后续学习的方向。
评价任务 知识回顾:☆☆☆
总结理解:☆☆☆
作业记录:☆☆☆
设计意图 通过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强化记忆。及时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布置作业能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设计
书面作业
1. 简述制作网站的基本流程。
2. 编写一个简单的HTML代码,包含一个标题、一段文字和一张图片。
3. 思考在小组制作网站过程中,自己可以承担哪些任务。
拓展作业
1. 尝试使用在线人工智能模型制作一个更复杂的网页,如增加页面元素、优化布局等。
2. 搜集更多与校园科技节相关的素材,为小组网站制作做准备。
3. 与小组成员交流,讨论网站的初步设计方案。
板书设计
第17课 制作网页展活动
1、制作网站的基本流程
- 确定主题
- 搜集素材
- 确定结构
- 制作网页
- 美化网页
- 发布网站
2、制作一个简单的网页
- HTML代码编写
- 在线人工智能模型应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 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较高。
2. 对制作网站的基本流程和HTML代码的讲解较为详细,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足之处
1. 在HTML代码编写的教学中,部分学生理解较慢,教师的指导时间有限,导致这部分学生掌握不够扎实。
2. 小组合作中,个别小组任务分配不够合理,出现了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
3. 对于在线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还不够深入,教师在这方面的引导可以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