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8 08:2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选择题
1.“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红头军”的领袖是(  )
A.关天培 B.林则徐
C.华尔 D.洪秀全
2.清朝时期,我国有一位杰出的农民领袖,他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他就是(   )
A.洪秀全 B.李秀成 C.李自成 D.左宗棠
3.金田起义后,洪秀全封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为王。封王的地点在(  )
A.金田 B.南京
C.永安 D.永州
4.下图承载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新生农民政权正式建立的历史信息。这里的“新生政权”定都于 (  )
A.金田 B.永安
C.南京 D.上海
5.太平天国定都后,采取重大军事行动,使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这里的“军事行动”包括(  )
①北伐 ②西征 ③永安建制 ④天京事变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太平天国的史实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永安封王 ③天京事变 ④天京陷落
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③④
7.如图为某一历史事件的形势示意图,由此判断这一事件是(  )
A.李自成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提出这一建国方案的是中国近代的(  )
A.地主阶级 B.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农民阶级
9.清政府于1850年10月至1851年5月,共调兵13600名并放银超过一百六十万两到 广西。该举措的目的是(  )
A.大力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镇压大规模反清运动
C.防范英法发动全面战争 D.阻挡法国殖民者侵略
10.“在激进的理想主义背后,隐藏着狭隘的农民意识;在基督上帝的外衣下,其实质反映的却是小农的现实需要与儒家的大同理想。”这段话(  )
A.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
B.剖析了太平天国的局限性
C.指出了虎门销烟的意义
D.批判了清政府统治的保守
11.“这次叛乱的唯一良好后果,就是借助它作为一种动力,打破一个伟大民族的死气沉沉的气氛,使他们觉醒,意识到需要有一个新国家。1894年、1895年、1898年、1900年、1901年和1904年到1905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正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这次叛乱”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2.“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这句话反映了( )
A.鸦片战争的爆发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业已尖锐的阶级矛盾
C.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前阶级矛盾积累的结果
D.太平天国运动刺激了列强扩大侵略
13.武宣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在武宣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不怕清妖兵马足,天军引他到山麓,好比红薯堆进灶,大大小小一窝熟”;“妹莫忧,卷起包袱上柳州,跟随天军去打仗,太平天下乐悠悠”。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B.军事力量强于清政府
C.实现了土地平均分配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4.1851年1月,洪秀全率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的地点是( )
A.北京   B.金田村  C.天京   D.永安
15.“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一制度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
A.没有充足的物质条件 B.迫于当时的战争环境
C.地主阶级的反对与破坏 D.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16.辨析右图漫画,请你判断它与哪一文件有关(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资治通鉴》 D.《农政全书》
17.太平天国运动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的标志是(   )
A.永安建制后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定都天京后 D.西征取得胜利后
18.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曾流传着一首歌谣:“天父杀天兄,终归一场空,打起包裹回家去,还是当长工。”此歌谣中“天父杀天兄”指的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天京事变 D.天京陷落
19.天京事变曾使太平天国陷入危局,但后来又略有起色。造成太平天国局面有所恢复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形成了新的领导核心
C.利用了清朝统治者的内部矛盾
D.确立了正确的战略方针
20.太平天国的下列举措中,最能体现时代发展潮流的是(  )
A.建立政权与清廷对峙
B.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C.发动北伐和西征
D.颁行《资政新篇》
21.太平天国运动持续14年,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开始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22.兴起于广西桂平的太平天国,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部文献都(  )
A.试图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脱离了社会现实,流于空想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理想追求
D.受到西方宗教文化的影响
23.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  )
A.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
B.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
C.太平军在江苏青浦打败华尔洋枪队,但进攻上海时损失惨重
D.大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
24.某学者说:“农民造反者……长歌涌入金陵,开始建造人间小天堂,曾是他们的喜剧;天京陷落……则是他们的悲剧。”该学者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李自成起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秋收起义
25.选取关键信息是识记历史事件的重要方法。下列信息与太平天国运动无关的是(  )
A.金田起义 B.洪秀全
C.“扶清灭洋” D.《天朝田亩制度》
二、非选择题
26.读图,回答问题。
金田起义
(1)金田起义发生于何时?其主要领导人是谁?
(2)列举金田起义后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壮大的表现。
(3)太平天国运动有何历史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义和团原称义和拳,其参与者被称为“拳民”,贬称则为“拳匪”。义和拳本来与长期流行在山东、直隶(今河北省)一带的白莲教等传统民间秘密宗教有关。在义和团运动中,阻止了各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但是由于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也使得历史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较差。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材料一的这幅漫画反映了我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2)材料一图中的这句话出自哪个文件?它的这一主张为什么不能实现?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次运动。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支付战争赔款,加紧搜刮人民,统治更加腐败。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勒索百姓。不堪忍受煎熬的劳苦大众纷纷起义。
材料二 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实权由军师掌握,天王虽然地位在各王之上,然而在制度上是一个虚君,实际权力在正军师东王手上,加上东王多次假托“天父下凡”传令,令天王也要听从东王命令。
材料三 在分配土地问题上主张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它的性质是反动的,落后的,倒退的。
——毛泽东
材料四 各省设立不受一般官吏节制的新闻官,发扬“公议”,听取社会舆论和群众意见。主张效法西方,实行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业,兴办邮政;鼓励民间开矿;主张设立银行,发行纸币;保护私有财产。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太平天国时期哪两位领导人之间的争利夺权?他们之间的斗争导致了哪一事变?产生了怎样的危害?
(3)材料三是毛泽东对太平天国哪一纲领的评价?
(4)材料四出自太平天国的哪一纲领,谁提出的?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运动形势示意图
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1)材料一与哪一运动有关?
(2)材料二出自哪一文件?你如何评价该文件?
(3)该运动最终失败了,你如何评价这一运动?
答案
1-5DACCA 6-10ABDBB 11-15ABABD 16-20ADCBD 21-25ABDBC
26、(1)1851年。洪秀全。
(2)在永安分封重要将领,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进行北伐和西征,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3)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27、(1)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天朝田亩制度》。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财富,不切实际,不可能实现。
(3)进步性: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阻止了各国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野心,促进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局限性:具有笼统排外色彩和愚昧与残暴。
28、(1)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受西方基督教的启发。
(2)洪秀全和杨秀清。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天朝田亩制度》。
(4)《资政新篇》。洪仁玕。
29、(1)太平天国运动
(2)《天朝田亩制度》。虽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但它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3)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但它坚持斗争14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