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人物简介
这是一位法国民族英雄,她带兵收复当时由英格兰人占领的法国失地。于1429年解奥尔良之围,后带兵多次打败英格兰的侵略者,更促使拥有王位承继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得以加冕。1431年被捕并被处决。
请根据图片和相关信息判断,这个人物是谁?请简要描述她当时生活的时代。
logo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专制王权国家形成的原因
专制王权国家的形成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宗教改革运动使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
观念日益显现;
专制王权国家形成的表现
17世纪欧洲地图
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
路易十四
人物简介
路易十四(1638—1715)自号太阳王,是波旁
王朝的法国国王,在位长达72年,路易十四在法国
建立了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王国。
1661年他在巴黎西郊修建凡尔赛宫把大贵族集
中在凡尔赛宫居住,将整个法国的官僚机构集中于
他的周围,以此强化法王的军事、财政和机构的
决策权。他建立起的这一绝对君主制一直持续到
法国大革命时期。
《马赛曲》曲谱
(1792年)
法国国旗
(1794年)
贞德像
(1412-1431)
图片及问题探究:民族国家的形成
以法国为例,谈谈法国为什么会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以及民族国家的表现?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01
国际法的形成原因
02
民族国家的形成,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
03
利益纷争加剧;
人们希望通过建立一定的法律关系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
04
国际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国际法的形成过程
1、奠定国际法的基础:
1625年荷兰人格老秀斯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
根据一般规则:本人是处理自己事务的最佳裁断者,因而拥有
发动战争之权力的人,乃是唯一拥有缔结和约之权力的人。由此推导,
公战能够由各方主权者单独发动,在王权政制下的这种权力理所
当然属于君主。
——【荷兰】格老秀斯 《战争与和平法》
阅读材料,说一说这段话的核心思想
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条约的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
宗教改革后,欧洲形成了新教联盟和天主教联盟的对立。1618年
1
德意志内战爆发。欧洲各国出于自身的利益目的纷纷卷入战争。
2
法国、瑞典、丹麦、荷兰及俄国支持德意志新教联盟,而西班牙、
3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罗马教廷支持天主教联盟。战争很快演变成为
4
全欧洲的国际战争,一直持续了三十年之久。1648年10月24日签订条约,
5
史称《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6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
7
背景介绍
奠定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
《威斯特伐利亚条约》对国际法有什么贡献?
奠定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它开创了用国际会议的形式解决
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
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史料探究
材料一:中国古代就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现代外交通过
互相在对方首都设立使馆,派驻大使或特别使团等,领导人访问,
参加国际活动,用谈判和缔结条约等方法,处理国与国之间,或者
多国以及国家集团之间的关系。——《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材料二:在维也纳体系下,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国际法的应用范围也
逐渐从欧洲扩大到美洲、亚洲等其他地方。另外,国际社会还签订了
许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战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一》
结合史料分析外交制度的建立对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减少战争行为开辟了新的途径
问题探究1:二战后国际法是如何发展的?对此,你有何认识?
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缔约方大会,完成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实施细则
2010年联合国第八次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会场
材料一:认识到有需要通过本公约,在妥为顾及所有国家主权的情形下,为海洋建立一种法律秩序,以便利国际交通和促进海洋的和平用途,海洋资源的公平而有效的利用,海洋生物资源的养护以及研究、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 考虑到达成这些目标将有助于实现公正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这种秩序将照顾到全人类的利益和需要,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利益和需要,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材料二:
史料阅读分析
材料一:缔约各国为促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持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以为今后各国政府行为之规范,在有组织之民族间彼此关系,维持正义并恪遵条件上之一切义务。 ——《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二:联合之宗旨为: 一、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并为此目的,采取有效集体办法,以防止且消除对于和平之威胁,制止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并以和平方法且依正义及国际法之原则,调整或解决足以破坏和平之国际争端或情势。二、发展国际间以尊重人民平等权利及自决原则为根据之友好关系,并采取其他适当办法,以增强普遍和平。三、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的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四、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以达成上述共同目的。
——《联合国宪章》
材料三:同国际联盟一样,联合国在各种非政治活动方面十分成功,但又同国联一样,它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它通过提供保持友好关系的媒介,帮助防止了大国间的全面战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联和联合国建立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加入了哪些新的条款?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联合国在“执行维持和平这一主要任务方面却成绩时好时坏”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联和联合国这两个国际组织的认识?
查询资料,阅读《联合国宪章》、《国际联盟盟约》、《红十字公约》等国际法文献资料及相关研究论著,探讨国际法的发展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并谈谈个人对国际法的认识和感悟。
01
学习拓展延伸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