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7-19 16:0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十三课
早期近代疆域国家的形成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第四单元
君主专制的加强

康熙批红:
朕体安善尔不必来,明春朕欲南方走走,未分倘有疑难之事,可以密折请旨。凡奏折不可令人写,但有风声,关系匪浅,小心。
问题1:奏折制度如何加强君主权力?
◎康熙四十三年江宁织造曹寅奏折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第一子目
“谢主隆恩”
“公务奏报”
“谢主隆恩”
康熙奏折:
私事公务混杂
小范围内私密性质
皇帝
大臣
皇帝
大臣
奏折
批复(或要求具题)
廷寄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第一子目
材料一:
终康熙之世,密奏者约百余人,但雍正朝于短短十三年中,却有一千一百余名之多,这也可反映雍正对这方面的热心。
——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
问题1:奏折制度如何加强君主权力?
奏本、题本
六部
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
材料二:
嗣后皇子至应封之年,宗人府先折奏请旨,俟奉旨准封,再行具题。如奉旨停封,俟五年后再行折奏……永着为例。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第一子目
军机处
◎图源:故宫博物院
雍正朝:
翰林院庶吉士徐骏:“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乾隆朝:
礼部侍郎沈德潜:“夺朱非正色,异种亦称王。”
内阁大学士胡中藻:“一把心肠论浊清。”
军机处的特点:
简:机构简单,由朝臣兼职
速: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
密:保密性好,外界干扰少
◎养心殿
◎军机处
现代中国版图的奠定

疆域的奠定
第二子目
崇德元年(1636年),清太宗皇太极敕建,为清皇室家庙。
清朝入关前,蒙古的首领归顺清朝,以佛教圣物——吗哈噶喇金佛、金字大藏经和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
◎沈阳·实胜寺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来陕西巡视时敕建。
达赖、班禅及西北康藏一带大喇嘛进京朝觐路过陕西的行宫。
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命将雍和宫改建为藏传佛教寺院。
雍和宫是京城乃至内地皇家第一藏传佛教寺院,在清代具有崇高的宗教地位。
◎西安·广仁寺
◎北京·雍和宫
疆域的奠定
第二子目
问题2:如何理解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材料:
并其(准噶尔)地不足以耕种,得其人不足以驱使。
——爱新觉罗·玄烨
准噶尔事一日不靖,西藏事一日不妥,西藏料理不能妥协,众蒙古心怀疑贰。此二处实为国家隐忧,社稷生民忧戚系焉。
——爱新觉罗·胤禛
我国家抚有众蒙古,讵准噶尔一部,终外王化?
(平定后)一切制度章程,与内地省份无异。
——爱新觉罗·弘历
材料:
1757年8月,由于曾经庇护过准噶尔反叛势力首领阿睦尔萨纳,哈萨克可汗阿布赉担心会因此遭到清军的报复,有意将哈萨克全部土地献给清朝。乾隆帝拒绝了。对他来说,哈萨克人“自古不通中国”,与属于蒙古一部、行元代之规制得准噶尔并不相同……因此,乾隆帝要求哈萨克仍为中国之藩属国,一如安南、琉球、暹罗之例,清廷“不授官爵,不责贡赋”……
——李怀印《现代中国的形成》
当清军最终击败了准噶尔和维吾尔部落之后,清朝的版图达到了极盛。
疆域的奠定
第二子目
问题2:如何理解清朝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皇清一统舆地图
材料:
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则蒙部不安……
我朝定鼎燕都,蒙部环卫北方,百数十年无烽燧之警。
——左宗棠
收降漠南蒙古
评定边疆叛乱
强大军事实力
统治
核心
边疆稳固
庇护藏传佛教
疆域的奠定
第二子目
◎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战图册
1685年 ,雅克萨之战爆发。
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从法律上确立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属于中国。
◎《尼布楚条约》划定界限
材料:
传统观点认为,自 1648 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以来,民族国家便逐渐取代帝国,成为国际社会最重要的行为体。但事实上,直到 19 世纪末,除了南北美洲之外,世界大部分地区还是由帝国支配,其中既包括在中东、东欧和中亚争雄几百年的奥斯曼帝国、沙皇俄国和奥匈帝国等老牌帝国,也有英法这种疯狂瓜分世界的新兴帝国,还有羽翼渐丰,刚刚投入海外殖民地竞争的美国和日本。
——刘德斌《世界的重塑:从“帝国”到“民族国家”》
“威斯特伐利亚”的神话
材料:
1648年1月的《明斯特和约》结束了所谓的西荷“八十年战争”,西班牙承认荷兰独立。1648年10月的《明斯特和约》中的关键条款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阿尔萨斯割让给了法国,法国被排斥在帝国之外。《奥斯纳布吕克和约》……主要涉及帝国选帝侯、领土和瑞典在帝国中的地位等问题。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中,并不存在后世国际关系学家所宣称的国家主权的胜利、国家共同体的建立、集体安全的肇始等具体条款。
——任东波《超越“威斯特伐利亚”神话》
疆域的奠定
第二子目
清廷管辖台湾
1624 荷兰殖民台湾
1662 南明郑成功收复台湾。
1683 清军施琅远征台湾,郑氏投降。
1684 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疆域的奠定
第二子目
◎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战图册
入关前,打败、收降漠南、漠北蒙古。
康熙朝,平定蒙古准噶尔叛乱,建立盟旗制度。
乾隆朝,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族大小和卓叛乱。
乾隆朝,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
蒙古、新疆
1685年 ,雅克萨之战爆发。
1689年,签订《尼布楚条约》。
东北
西藏
顺治册封达赖喇嘛;康熙册封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朝,1727年,清朝派遣驻藏大臣。
乾隆朝,驻藏大臣通过金瓶掣签确认转世灵童。
乾隆朝,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理 藩 院
1683年 ,施琅征台湾。
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台湾
疆域的奠定
第二子目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局部地图
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配套
因地制宜政策
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优待各族上层分子,保证政局稳定
葱岭(帕米尔高原)
太平洋
西伯利亚
外兴安岭、库页岛
台湾省、附属岛屿
巴勒咯什湖
喜马拉雅山脉
南海诸岛
清朝的边疆管理的特点
(学案)
统治
合法
边疆安全
盛世与危机

统治危机的初显
第三子目
◎徐扬·盛世滋生图(1759年作)
◎白莲教之乱
◎盛世滋生图
统治危机的初显
第三子目
◎十三行商馆(1760) 《大英图书》第一卷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高宗实录》
且来使于中国礼仪不能谙习,重劳唇舌,非所乐闻天朝不宝远物,凡尔国奇巧之器,亦不视为珍异……
——《清仁宗实录》
问题探究(教科书)
危机自海上来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第一子目
1644
顺治帝·清军入关
1683
1688
康熙帝·征战准噶尔
1723
雍正帝·摊丁入亩
1729
◎1757·粤海关一口通商
◎1796·白莲教起义
1712
1792
乾隆帝·马嘎尔尼访华
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康熙帝·统一台湾
雍正帝·设立军机处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