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李洁非丨《天国之痒》
“改革先锋”四个字,
洪仁玕是当得起的。
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
洪仁玕是我所认识最和蔼可亲,最多才多艺的中国人。
何种角色?
有何局限?
何等贡献?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中外历史纲要(上)丨 第16课
油画丨《甲午海战》
洪仁玕
(1822-1864)
1843
与冯云山同入上帝会
1844-1851
清远教书丨发展会员
1852
响应起义途中被捕 丨 经引介赴香港传教士韩山文处
结识传教士 丨加入基督教丨 广泛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
1854
1853-1858
出版《太平天国起义记》
1858
离香港赴天京
被洪秀全封为干王 丨总领朝纲 丨 编撰《资政新篇》
1859
1861-1863
作战屡屡失利
1863/11/25
为清军所杀
心 向
天 国
学 为
天 国
主 政
天 国
时间 史事
1851 【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 定都天京
1853-1856 北伐 丨 西征
1856 【天京事变】领导集团发生内讧
1859 封陈玉成英王 丨 封李秀成忠王
战争形势被动
天京变乱后,东西两线的清军步步进逼,太平军疲于应付……前敌统帅处于长途奔波的被动态势中。
沈渭滨 丨《洪仁玕》
洪仁玕自述
天王未及一月,封了小的王爵……小的见众人不服,原不肯受。天王说风浪暂腾久自息。
朝中立足未稳
材料一
材料二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洪秀全 丨 天朝田亩制度
不能把这个制度当作某个确实实践的系统,而应把它视作太平天国理想原则的某种表述……这套构想中的做法也有很多内在矛盾之处。
——简又文 丨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史
材料一
材料二
先于二十一省通二十一条大路,以为全国之脉胳,通则国家无病焉…… 准富者请人雇工……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
——洪仁玕 丨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一座里程碑……描绘了一个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社会。
——夏春涛 丨 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与买办婚姻
具有空想性
发展交通运输丨鼓励雇佣劳动
建立专利制度
具有资本主义色彩
共同点
不同点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落实情况 因主客观条件限制,没有实施 纲领性 均具有纲领性 时期 太平天国鼎盛时期 太平天国衰弱时期
属性 否定封建土地所有制的 纲领性文件 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
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志在攘夷愿未酬,七旬苗格 德难侔。
足跟踏破云山路,眼底空悬海月秋。
意马不辞天地阔,心猿常与古今愁。
世间谁是英雄辈 ?徒使企予叹白头。
注:① 用典。舜施行仁政后,叛乱的三庙在七十多天后归服。格:来朝。
② 侔:相等,相配。 ③ 洪仁玕心目中的英雄之君为朱元璋。
干王绝命诗(其二)
①
②
③
材料二
李秀成 丨 天朝十误
误主不问政事……误封王太多……误立政无章。
湘军
洋枪队
受到湘军、淮军与洋枪队的剿杀
在外
在内
统治阶层核心缺乏军政才能 丨 吏治混乱黑暗
材料一
1864
金田起义
1851
1853
《天朝田亩制度》
定都天京
1856
天京事变
北伐西征
天京陷落
1859
重建统治层
分区防御
太平玉玺
太平玉玺
《资政新篇》
在戊戌维新期间,金田起义常被康有为借来作为迫使皇帝变法的力量,这是用反衬来促成革新。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和因争权夺利而导致分裂火并的反面教训。
在太平天国革命的沉重打击下,清政府被迫调整了满汉关系和自身权力结构,地方行“以汉制汉”“放权督抚”之策……形成以曾国藩为代表的一大批掌握军政实权的汉员督抚。
朱东安丨太平天国与咸同政局
陈旭麓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沉重打击清朝统治
政治和权力结构变化
提供宝贵历史经验
其中所言,颇有见识……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
曾国藩幕僚赵烈文评价《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在“师夷长技”和“御外侮”两个方面,存在着历史的内在联系与若干共同之处……具有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一致性。
方之光 丨 《资政新篇》与洋务运动
成为洋务运动思想资源
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 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丨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2)
——李鸿章致函总理衙门(1864)
中国文物制度,事事远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自强丨求富
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振饷源,莫如振兴商务。
——李鸿章丨李文忠公全集
曾国藩
李鸿章
引进学习西方技术
领域 表现
官办军事工业
官督民办民用企业
新式学堂
海军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上海轮船招商局
上海机器织布局
安庆内军械所
天津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
开平煤矿
广方言馆
京师同文馆
军事学校
北洋舰队
洋务运动示意图
(19世纪60-90年代)
中国·洋务新政
1861
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
日本·明治维新
1868
材料一
直到1898年,洋务派张之洞的《劝学篇》还在讨论中学、西学何为“体”,何为“用”的问题。当洋务派倡议修铁路、开矿藏时,顽固守旧者纷纷指责其破坏风水龙脉,而洪仁玕早就表达过“勿得执信风水”“动言风煞”的意见。
材料二
一种运动总应包括以下特点:一是不满足于现状……二是要有主动性……三是要有一定的群众性……四是要有算得上是较大的规模。以这四点来衡量洋务派的“借法活动”,可以说是无一具备。……洋务派“借法”30多年,共兴办120余个公司……日本截至1892年,共建成5600多个公司。
材料三
樊百川丨清季的洋务新政
刘晨丨太平天国治理方略的近代化解构
19世纪70年代的现代化改革
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
不具备“运动”的性质
思想深度及系统性欠缺
封建地主阶级的自救
时间 事件
1875 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1878 收复新疆南北两路
1884 新疆建省
1883 法国控制越南
1884 法国进攻台湾被多次击退
1885 镇南关大捷
签订中法《越南条款》
台湾建省
西北
东南
鸦片战争后边疆危机示意图
西南
时间 事件
1894.8 甲午战争爆发
1894.9 陆军·平壤大败
海军·黄海海战失利
1895.2 陆军·山东半岛溃败
海军·北洋舰队覆灭
海军失败以后,大势就去了。陆军之败更甚于海军。
蒋廷黻丨中国近代史
战前,日本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并据以制定严密的侵华战争预案。中国……缺乏有效的侦查手段,甚至对于战时完全可以预见的一些问题……事先均未认真进行研究,更谈不上具体部署。
材料二
王楚良丨清政府的战备与甲午战争
今夫与日本之海军力比较,当在伯仲之间,然日本年购大舰,月增强盛,其陆军亦如是……其法甚为谨严不可犯……然我兵士之训练亦未精,到底不可与日本同论……况其强盛,日本更胜,其研究,日本更精。
材料一
访日北洋海军随行官员日记(1891)
李鸿章给北洋舰队的指导方针是,“有警时,丁提督应率船出傍台炮线内合击,不得出大洋浪战,致有损失”。
……海军的特殊功能在于机动作战,若只令株守港内,则与要塞炮无异,失却其本身存在的价值。
材料三
张一文丨试论清军甲午战败的军事原因
几个自然灾害较重的地区,恰恰与甲午战争的战区临近或重合……严重的灾荒极大地限制了人民群众支援抗日的能力……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粮源少,粮价高,军粮的采购十分困难……清军就地筹粮的优势丧失了。
材料四
李文海丨甲午战争与灾荒
战前准备不足
灾荒影响后勤
军事素质较差
战略指挥失误
马关条约 割地 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
赔款 赔款2亿两白银
开埠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设厂 日本可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三十五年前,时人曾用“庚申之变”写照英法联军带来的沉重冲击,与之相比较,则此日以“国殇”为词说中日战争,对应的无疑是一种更深更重和更多亟迫的精神冲击。
杨国强丨衰世与西法
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也……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麻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犹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偿款既输,而酣睡之声,乃渐惊起。
梁启超丨戊戌政变记
刺激
未能解决
失败
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破产……首先,它在军事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破产。洋务运动的全部设施既以军事为中心,那么军事的失败就是决定了洋务运动失败的命运……其次,中日甲午战争在经济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求富”的破产……再其次,中日甲午战争在政治方面宣告了洋务运动卖国投降政策的破产。
材料一
牟安世丨洋务运动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二者不能划等号,即不能说甲午战争的失败等于洋务运动的失败或彻底破产……洋务运动过程中不断有成功也随时有失败……洋务运动达到了它的目的……列强未能使中国殖民地化,洋务运动起到了相当作用。……洋务运动缩短了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航程,这种社会发展进程中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促进作用,就是洋务运动的莫大成功。
材料二
夏东元丨洋务运动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