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7-18 14:4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的主要成分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
A.青铜兽面纹爵 B直裾素纱素禅衣 C.青龙瓦当 D.骑虎人形佩
A.A B.B C.C D.D
2.科技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赋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隐身舰载战斗机“歼一35”使用的燃料煤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B.“有源相控阵雷达”使用的氮化硅属于分子晶体
C.“奋斗者号”的钛合金材料中的Ti位于元素周期表ds区
D.“深地塔科”钻探井使用金刚石钻头,金刚石与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3.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示正确的是
A.顺式聚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
B.HF中的s-pσ键示意图:
C.羟基的电子式:
D.基态As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Ar]4s24p3
4.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和互为同系物
B.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新戊烷按照系统命名法的名称是2,2-二甲基丙烷
D.等质量的烃燃烧消耗O2的质量:乙烷>甲烷
5.化学处处呈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环己烷呈现对称美,分子中六个碳原子连接成环,呈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B.晶莹剔透的雪花飞扬,六角雪花体现了晶体的自范性
C.霓虹灯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光,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D.游泳池里定期添加硫酸铜,主要目的是使池水更美丽梦幻
6.提纯粗乙酸乙酯(含乙醇和乙酸)的过程如下,其中操作a、b分别为
A.分液、蒸馏 B.蒸馏、萃取 C.萃取、升华 D.升华、分液
7.“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化学知识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聚乳酸制作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聚乳酸呈酸性
B 用油脂为原料制肥皂 甘油具有水溶性
C 通过X射线衍射实验区分石英玻璃和水晶 石英玻璃是非晶体,水晶是晶体
D 石墨可用作润滑剂 石墨具有导电性
A.A B.B C.C D.D
8.类比推理是重要的学科思想,下列有关类比推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NH3分子间存在氢键,可推测PH3分子间也存在氢键
B.干冰晶体是分子密堆积,可推测冰晶体也是分子密堆积
C.CH3CH2Cl能发生消去反应,可推测CH3Cl也能发生消去反应
D.CO2为直线形分子,可推测CS2也为直线形分子
9.下列陈述Ⅰ和陈述Ⅱ均正确且相互关联的是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O3在水中溶解度比在CCl4中大 H2O和O3是极性分子,CCl4是非极性分子
B 乙二醇、丙三醇都是黏稠液体 乙二醇、丙三醇都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C 用植物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植物油是有机溶剂,溴易溶于有机溶剂
D 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 葡萄糖具有氧化性,可氧化银氨溶液
A.A B.B C.C D.D
10.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Ⅰ装置迅速升温并控制温度在170℃,乙醇的沸点为73.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一段时间后,Ⅰ装置溶液颜色变黑,说明乙醇可能炭化
B.Ⅱ装置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无法说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C.反应一段时间后,Ⅲ装置红色逐渐褪去
D.Ⅴ装置Br2的CCl4溶液褪色,Ⅵ装置出现沉淀,说明Ⅴ中发生取代反应
1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C2H5Br+OH-CH2=CH2↑+Br-+H2O
B.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CH3CO18OC2H5+OH-CH3CO18O-+CH3CH2OH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入少量氨水:Cu2++4NH3·H2O=[Cu(NH3)4]2++4H2O
D.线性酚醛树脂的制备:
1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制备[Cu(NH3)4]SO4·H2O晶体 向[Cu(NH3)4]SO4溶液中加入95%的乙醇,过滤,用少量乙醇洗涤,干燥
B 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 向淀粉中加入少许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向水解液中加入Cu(OH)2悬浊液,加热,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C 检验某有机物X中是否含有氯原子 向试管中加入X和20%KOH溶液,加热,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生成
D 检验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 向装有lmL丙烯醛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溴水,观察溴水是否褪色
A.A B.B C.C D.D
13.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基态原子各能级电子数相同,Z的简单氢化物常温下呈液态,四种元素形成的某种化合物是蛋白质代谢分解的终产物,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电负性:XC.原子半径:Y>Z>W D.价电子数:W1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4gN2含有的孤电子对数为2NA
B.60g丙醇中存在的碳氢键总数为8NA
C.1.8g甲基(-CD3)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9NA
D.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15.化合物Z是合成昆虫信息素的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质谱仪检测X的最大质荷比为98
B.X、Y、Z均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气体
C.结合Y与Z的结构可知,LiAlH4具有还原性
D.Y的分子式为C14H12O4
16.乙醛是一种重要的二碳试剂,其某种合成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Fe+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C2H5OH是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
C.乙醛和乙烷中碳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D.该合成乙醛的反应为C2H6+2N2O→CH3CHO+2N2+H2O
二、填空题
17.第ⅤA族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N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比较磷元素与硫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大小:I1(P) I1(S)(填“>”或“<”),说明原因: 。
(2)N、P、As的气态氢化物NH3、PH3、AsH3中,最不稳定的是 (填化学式)。
(3)液氨存在类似于水的电离:2NH3+,反应涉及的三种微粒中键角最小的是 (填化学式)。
(4)两分子磷酸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焦磷酸,形成过程如图所示。三分子磷酸可脱去两分子水生成三聚磷酸(H5P3O10)。含磷洗衣粉中含有三聚磷酸,则该钠盐的化学式及1mol此钠盐中P-О单键的物质的量分别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Na5P3O10 7mol B.Na3H2P3O10 8mol
C.Na5P3O10 9mol D.Na2H3P3O10 12mol
(5)氮化铟(InN)是一种优良的半导体材料,熔点高达1350℃。如图为氮化铟的立方晶胞结构,晶胞的密度为ρg·cm-3,a、b原子的分数坐标分别为(0,0,0)、(1,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①c点的原子分数坐标为 。
②N原子间的最短距离为 cm(用ρ和NA表示)。
18.现代医药发展方向之一是合成药物长效化和低毒化,低分子药物高分子化是其有效途径。
(1)1853年,德国化学家柯尔柏合成了能镇痛和退热的水杨酸()。
①一个水杨酸分子中含有的σ键个数为 。
②写出水杨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1898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制得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改善了水杨酸的疗效。
+A→+CH3COOH
①上述反应的另一种反应物A是 。
②对水杨酸分子进行成酯修饰后,水溶性:水杨酸 乙酰水杨酸(填“>”或 “<”)。
③在霍夫曼制取阿司匹林的反应中,可用于检验水杨酸是否完全反应的试剂是 。
(3)1982年,科学家把阿司匹林连接在高聚物B上,制成缓释长效阿司匹林()
①高分子聚合物B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 。
②1mol缓释长效阿司匹林最多可与含 molNaOH的溶液反应。
三、解答题
19.某小组同学探究铁盐种类和pH对苯酚显色反应的影响。
(1)配制100mL0.1mol·L-1苯酚溶液,该过程中没有用到的仪器是 (填标号)。
查阅资料ⅰ.[Fe(C6H5O)6]3-为紫色;
ⅱ.Na+对苯酚与Fe3+中的显色反应无影响;
ⅲ.[Fe(C6H5O)6]3-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程度(用吸光度A表示)与[Fe(C6H5O)6]3-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
ⅳ.苯酚与Fe3+的显色原理:Fe3++6C6H5OH[Fe(C6H5O)6]3-+6H+。
提出猜想﹐猜想1:Cl-对苯酚与Fe3+的显色反应有影响;
猜想2:对苯酚与Fe3+的显色反应有影响;
猜想3:H+对苯酚与Fe3+的显色反应有影响。
进行实验﹐常温下,用盐酸调节配制得到pH分别为α和b的0.1mol·L-1FeCl3溶液(a>b),用硫酸调节配制得到pH分别为a和b的0.05mol·L-1Fe2(SO4)3溶液。取5mL苯酚溶液于试管中,按实验1~4分别再加入0.1mL含Fe3+的试剂,显色10min后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该溶液的吸光度(本实验pH改变对Fe3+水解程度的影响可忽略)。
序号 含Fe3+的试剂 吸光度
0.lmol/LFeCl3溶液 0.05mol/LFe2(SO4)3溶液
1 pH=a / A1
2 pH=b / A2
3 / pH=a A3
4 / pH=b A4
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为A1>A2>A3>A4。
(2)①根据实验结果,小组同学认为此结果不足以证明猜想3成立的理由是 。
②为进一步验证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实验5和6如下表,则c= mol/L,d= mol/L,试剂M为 (限选试剂:NaCl溶液、Na2SO4溶液、NaCl固体、Na2SO4固体)。
序号 cmol/LFeCl3溶液 dmol/LFe2(SO4)3溶液 再加试剂 吸光度
5 / pH=a 试剂M A5
6 pH=a / Na2SO4固体 A6
③小组同学得出实验结果为A5=A3,A6④根据实验1~6的结果,小组同学得出猜想3成立,且H+对Fe3+与苯酚的显色反应有抑制作用,从化学平衡角度解释其原因是 。
20.黄酮类物质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机物是合成黄酮类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已知:R1—CHO+
回答下列问题:
(1)有机物Ⅰ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
(2)有机物Ⅱ→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有机物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水解且水解产物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能够发生银镜反应,在核磁共振氢谱图上只有4组峰,其结构简式为 (任写一种)。
(4)关于上述合成路线中的相关物质及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
A.有机物Ⅰ分子中存在手性碳原子
B.有机物Ⅴ→Ⅵ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
C.有机物Ⅵ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8组峰
D.有机物Ⅵ→Ⅶ转化中,涉及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
(5)对于下列有机物,分析预测其可能的化学性质,完成下表。
序号 有机物 反应试剂、条件 反应形成的新结构 反应类型
① Ⅱ
② Ⅳ 浓硝酸、浓硫酸﹑加热
(6)以和CH3CHO为原料,参考上述信息,合成化合物,合成路线中第一步反应的产物为 (填结构简式)。
参考答案
1.B
2.D
3.B
4.C
5.B
6.A
7.C
8.D
9.B
10.D
11.D
12.A
13.A
14.C
15.A
16.C
17.(1) > P处于半充满的稳定状态
(2)AsH3
(3)
(4)C
(5)
18.(1) 16
(2) 溶液
(3)
19.(1)B
(2) 实验1、3的pH相同、酸根离子不同,实验2、4的pH相同、酸根离子不同,而实验中、,说明、对苯酚与的显色反应也有影响,不确定对苯酚与的显色反应是否有影响; 0.1 0.05 NaCl固体 不成立 成立 根据苯酚与的显色原理Fe3++6C6H5OH[Fe(C6H5O)6]3-+6H+,增加氢离子浓度,平衡逆向移动,导致[Fe(C6H5O)6]3-浓度减小,溶液颜色变浅,故H+对Fe3+与苯酚的显色反应有抑制作用。
20.(1)醚键、醛基
(2)
(3)、
(4)B
(5) 银氨溶液、加热 氧化反应 取代反应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