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8 10: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福州市八县(市,区)协作校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未联考
高二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二至四单元。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贞观一李世民的盛世长歌”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展览。展览汇聚15家文博单位的249

件展品,以唐太宗李世民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再现“千古一帝”的人生历程,以及那个时代的盛世
繁华。一件出自法门寺地宫的玻璃盘,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发着淡蓝的幽光,把我们的耳光引向

历史的深处。

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硅酸盐岩石中的石英。石英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单纯的石英熔,点很
高,需要1700℃以上,如果加助熔剂可降到1400℃以下。最好的助熔剂是纯硪(碳酸纳)。地
中海东岸分布着大量的自然纯碱,所以那里很早就烧制出了玻璃。

传说欧洲一艘腓尼基人的商船,满载纯碱,航行在地中海沿线,由于海水落潮,商船搁浅,于
是船员们登上沙滩,搬来木柴,并用几块纯碱作为大锅的支架,在沙滩上做起饭来。后来发现,

锅下面的沙地上有一些晶莹明亮、闪闪发光的东西!这就是最早的玻璃。
石荚含有少量的铁,铁在一般情况下,使玻璃呈现绿色,很像绿松石。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

之宝之一—越王勾践剑,剑身上有八字鸟篆错金铭文:“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铨(剑)”,
剑身一面装饰着绿松石,一面装饰着两块蓝色的玻璃。所以,在古人心目中,玻璃是高档绿松石

的替代品。
西方的高档玻璃器和玻璃制造技术,曾经多次传入中国。439年,雄才大略的北魏太式帝
拓跋焘攻灭北凉,结束了西晋之后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丝绸之路再次畅通,北魏的首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成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频繁,一段有关玻璃制造的佳话
由此产生。
玻璃古称琉璃,玻璃是南宋之后才逐渐推广的名称。《魏书·西域传》记载:“世祖(太式帝)
时,其国(大月氏)人商贩京师,自云能铸石为五色琉璃,于是采矿山中,于京师铸之。既成,光译
乃美于西方来者。乃诏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彻,观者见之,莫不惊骇,以为神明所作。自
此,国中琉璃遂贱,人不复珍之。”
在大同地区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不断地出土了一些玻璃器,其中既有典型的外国样式的
玻璃器,也有从器型到成分检测都能证明是中国自产的玻璃器。这些国产的玻璃器呈现湛盛的
色彩,如同现在大同的蓝天,所以又被称为“大同蓝”。这些“大同蓝”玻璃器的出土,可以证明
《魏书·西战传》中关于琉璃(玻璃)的记载所言不虚,而且制作玻璃器的原料,就在大同附证的
【高二语文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