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3节 血液循环
情景导入
出示输液图示提出:患肺炎的人需要静脉注射消炎药,药物注射到了血管,为什么能够治疗肺部炎症呢?
思考:
1.如何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流特点,在显微镜下
区分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
2.红细胞是怎样在毛细血管中运行的?
3.实验过程中如何避免小鱼受伤?
活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血流方向是:由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毛细血管
动脉
静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体循环路线
血液循环
的途径
全身毛细血管网
左心室
右心室
左心房
右心房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循环路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理一理:循环路线总结
各级静脉
肺循环
体循环
归纳: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各级静脉
右心室
肺循环
体循环
肺泡
氧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氧和养料
二氧化碳等废物
演示:观察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
1.观察事先准备好的动物血块的颜色。
2.将血块切开,观察血块切口处的颜色。
思考:
比较血块表层和内层观察到的颜色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血块表层含氧较多,颜色呈现鲜红色;血块的内层氧含量少,血液呈暗红色。
位置:桡动脉处(位于桡骨的内侧)。
方法:一只手的手心向上,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触摸自己的桡动脉,感觉到搏动后开始记数。
正常时,每分钟心跳的次数与脉搏次数相同。
1.脉搏
二、脉搏与血压
2.血压
:在血液循环中,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叫做血压。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一般为90~140mmHg
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到的最低值。一般为60~90mmHg
表示方式:收缩压/舒张压
测量部位:上臂肱动脉
如果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血压持续高于140/90mmHg,则认为是高血压。
如果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的血压持续低于90/60mmHg,则认为是低血压。
高血压与低血压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左右心室之间有缺损,缺损较大时会造成血液在心室之间流通。左右心室之间缺损较大时,患者容易出现乏力等症状。主要原因是什么?
动脉血与静脉血混合,体循环为组织细胞输送的氧气减少。
拓展提升
盘点收获
1.血液从与左心室相连的主动脉流出,再流回到右心房的路径是
( )
A.体循环 B.肺循环 C.淋巴循环 D.微循环
2.经过肺循环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情况是( )
A.暗红色变为鲜红色 B.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养料少变为养料多 D.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 成年人的血压正常值是90~140/60~90mmHg,萌萌最近血压常在140/95mmHg上下波动,则萌萌可能患有( )
A.贫血 B.高血压 C.心脏病 D.低血压
A
D
当堂检测
B
4.①主动脉、②肺动脉、③上腔静脉、④下腔静脉、⑤肺静脉这些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 )
A.①② B.③④⑤ C.①⑤ D.②③④
5.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A
D
6.某同学因为感冒引发了严重肺炎需要输液治疗,药物从上肢静脉输入到体内,随血液循环到病人肺部治疗时,所经过的途径依次是( )
①上腔静脉、②下腔静脉、③右心房、④右心室、⑤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⑥肺动脉、⑦肺静脉、⑧肺部毛细血管
A.①→③→④→⑥→⑧
B.②→⑥→⑤→⑦→⑧
C.①→④→③→⑤→⑧
D.②→③→④→⑥→⑦
A
7.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
据图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的④所指的结构名称是 。
(2)图中的⑥表示的血管名称是 ,其内流
动的是动脉血。
(3)人体内的物质运输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血
液由②→⑦→⑧→③完成的循环途径称为 。
在该循环过程中,血液从M流经组织细胞到N时,血
液发生的变化是 。
(4)在①和②,③和④之间都有房室瓣,该结构的
作用是 。
(5)小明同学感冒引起扁桃体发炎,医生给他手臂
静脉注射药物,该药物最少需经过心脏 次才能到
达扁桃体。
两
右心室
肺静脉
体循环
动脉血变静脉血
防止血液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