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是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的实验设备示意图。图中①是光源,②是滤光片,③是单缝,④是双缝,⑤是光屏。以下操作能够增大光屏上相邻两条亮纹之间的距离的是( )
A.增大③和④之间的距离
B.增大④和⑤之间的距离
C.将红色滤光片改为绿色滤光片
D.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2.水下一点光源,发出a、b两单色光。人在水面上方向下看,如图所示,水面中心Ⅰ区域有a光、b光射出,Ⅱ区域只有a光射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光从Ⅰ区域某点倾斜射出时,a光的折射角小
B.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
C.水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
D.水下b光不能射到图中Ⅱ区域
3.准确地触发同步电路的方波的交变电流与时间的变化图象,则正弦脉冲波和方波的交变电流有效值分别为( )
A.0.5A,
B.0A,
C.,
D.,
4.在“用DIS探究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某小组通过推活塞减小气体体积测得数据,并画出如图的p-图像,则可能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
A.气体温度升高 B.气体漏出注射器
C.气体温度降低 D.气体漏进注射器
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气值中,汽缸和活塞的绝热性、密封性良好。初始时,气体的压强、温度与外界大气相同。现接通电热丝加热气体,活塞缓慢向右移动,不计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外界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则该过程中( )
A.气体压强增大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C.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大于气体对外界做的功
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单位面积的次数增加
6.如图所示,矩形线圈切割磁感线产生的交流电压,将其接在理想变压器原线圈上,导线上接入阻值的电阻,原、副线圈匝数之比,副线圈上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且其滑动触头可上下安全调节,其余电阻不计,电路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刻,矩形线圈垂直于中性面
B.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时,其消耗的功率最大,最大值为4.5W
C.若将滑动触头从最下端滑到最上端,R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
D.若维持滑动变阻器消耗功率最大的电路状态,则1分钟内r产生的焦耳热为300J
7.如图为某小型水电站电能输送线路示意图,发电机通过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向用户供电。已知发电机线圈电阻为r,产生感应电动势有效值为E。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a,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b,两变压器间输电线总电阻为,用户端总电阻为。电流表为理想电表,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
B.升压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
C.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为
D.若用户端负载增加,电流表示数变小
二、多选题
8.如图所示,分别表示分子间作用力F、分子势能Ep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线(取无穷远处分子势能Ep=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r0时,分子势能最小
B.当0C.当r>r0时,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乙图表示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
9.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有无固定熔点来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动能增加
C.单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则表现为各向同性
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单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1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如图所示一系列的状态变化,从初始状态a经状态b、c、d再回到状态a,图中bc曲线为一条等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在状态c的温度大于气体在状态d的温度
B.从状态d到a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等于
C.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为
D.从状态b到c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撞击次数减少
三、实验题
11.某同学在做“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时已经画好了部分图线,如图甲所示,并在入射光线AO上插上大头针P1、P2,现需在玻璃砖下表面折射出的光线上插上P3和P4大头针,便能确定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1)确定P3位置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透过玻璃砖,P3挡住P2的像
B.先插上P4大头针,在靠近玻璃砖一侧P3挡住P4的位置
C.透过玻璃砖观察,使P3挡住P1、P2的像
(2)在图甲中作出光线在玻璃砖中和出射后光线的光路图,并画出玻璃砖中光线的折射角;
(3)经过多次测量作出的图像如图乙,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若该同学在确定P4位置时,被旁边同学碰了一下,不小心把P4位置画的偏左了一些,则测出来的折射率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5)该同学突发奇想用两块同样的玻璃直角棱镜ABC来做实验,两者的AC面是平行放置的,插针P1、P2的连线垂直于AB面,若操作无误,则在图丙中右边的插针应该是 。
A.P3、P6 B.P3、P8 C.P5、P6 D.P7、P8
1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将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的油酸酒精溶液有75滴。现取1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水面稳定后,将带有网格线的透明塑料盖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在塑料盖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其形状和尺寸如图所示,塑料盖板上的小方格边长为。则:
(1)油酸膜的面积是 ;
(2)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3)按以上实验数据估测出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m;(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在实验中最终得到的计算结果比大部分同学的结果偏大,对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填字母)
A.错误地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进行计算
B.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
C.计算油酸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D.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
四、解答题
13.如图所示是一直角槽圆柱形玻璃砖的截面,其折射率为,半径为为轴心。一束光线从距该玻璃砖轴心处的E点垂直于面进入玻璃砖,经几次反射后又照射到玻璃砖的面上的某一位置F点(图中未画出)。
(1)试在图中补充完整这束光线由E点到F点的光路;
(2)通过计算说明,这束光线是否能从玻璃砖的面射出.F点到轴心O的距离是多少?
14.图甲为气压升降椅,图乙为其模型简图,活塞与椅面的总质量为m,活塞横截面积为S,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稳定时气体柱长度为L。设汽缸气密性、导热性能良好,忽略摩擦力。已知大气压强为,室内温度,重力加速度为g。
(1)某同学盘坐上椅面,稳定后缸内气体柱长为,求该同学的质量M;
(2)该同学坐稳定后,室内气温缓上升至,求该过程外界对缸内气体做的功W。
15.一种振动发电装置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半径、匝数的线圈套在永久磁铁槽中,磁场的磁感线均沿半径方向均匀分布(其右视图如图乙所示),线圈所在位置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线圈的电阻,它的引出线接有的灯泡L,外力推动线圈框架的P端,使线圈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丙所示,v取向右为正。求:
(1)线圈运动过程中产生的最大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2)线圈运动一个周期内,线圈中产生的热量Q;
(3)0-2s时间内流过线圈的电荷量。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D A C B B AD AD AC
11.(1)C
(2)
(3)1.50
(4)偏小
(5)C
12. 115/ ACD
【详解】(1)[1]大于半格的算作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根据油酸膜形状得知,油酸膜的面积为
(2)[2]1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
(3)[3]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4)[4]A.将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直接作为油酸的体积,导致油酸体积V偏大,根据可知,会导致计算的油酸分子直径偏大,故A正确;
B.计算油酸膜面积时,错将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方格处理,会导致油酸膜面积S偏大,根据可知,会导致计算的油酸分子直径偏小,故B错误;
C.计算油酸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会导致油酸膜面积S偏小,根据可知,会导致计算的油酸分子直径偏大,故C正确;
D.水面上痱子粉撒得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会导致油酸膜面积S偏小,根据可知,会导致计算的油酸分子直径偏大,故D正确。
故选ACD。
13.(1)见解析
(2)能,
【详解】(1)根据题意,由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2)发生全反射时有
可得光在玻璃砖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
根据(1)中光路图,由几何关系可得
则这束光线在F点的入射角小于临界角,不发生全反射,这束光线能从玻璃砖的面射出。
由几何关系有
解得
即F点到轴心O的距离是。
14.(1);(2)
【详解】(1)人坐上椅子,缸内压强由变为,气体做等温压缩,根据玻意耳定律可得
以活塞与椅面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联立解得
(2)室内气温缓上升至,气体等压膨胀,气柱的高度为,则有
又
联立解得
15.(1)
(2)
(3)
【详解】(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解得
(2)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所以线圈运动一个周期内,线圈中产生的热量为
(3)0—2s时间内产生的平均感应电动势为
0—2s时间内磁通量变化量为零
则平均感应电流为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