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同步练习(解析卷+原题卷)

文档属性

名称 4.2实验:探索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同步练习(解析卷+原题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6-07-11 15:03:06

文档简介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二、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答案】:AD
【解析】:a-F图象纵轴有截距说明力F为零时加速度不为零,此时倾角过大,A正确.横轴有截距说明施加力F后有一过程加速度仍为零,说明倾角太小,平衡摩擦力不足,C错.a-图象纵轴有截距说明倾角太大,平衡摩擦力过大,B错.而横轴有截距,说明平衡摩擦力不足,倾角太小,故D正确.
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电源再释放小车
【答案】:A
【解析】:平衡摩擦力时,不能把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应该让小车自己连着纸带,在木板上大致做匀速运动时即满足要求.21教育网
3.在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探究a与F的关系时,小车质量m和小盘及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若其他操作都正确,要使所画出的a-F图线较准确,应选用的一组测量值是(  )2-1-c-n-j-y
A.m=5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
B.m=500 g,m′分别为20 g、30 g、40 g、50 g
C.m=2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
D.m=100 g,m′分别为30 g、40 g、50 g、60 g
【答案】:B
【解析】:探究a与F的关系时,应满足m?m′,B正确.
4.(多选)如图所示是根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数据描绘的a-F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cnjy*com

A.3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相同
B.3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不同
C.直线1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最大
D.直线3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最大
【答案】:BD
【解析】:由图象知F相同时,对应的加速度大小a1>a2>a3,根据F相同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所以m1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低压直流电源
B. 可以将装有砂子的小桶用钩码代替,这样会使实验更加方便
C. 实验结果不用a-M图象,而用a-1/M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象直观地作出判断
D.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质量(M′和m′)以及小车质量M后直接用公式a=求出,(M′+m′)?M21·cn·jy·com
【答案】:C
【解析】:实验利用打点计时器打点,用低压交流电源;实验中要使砂和砂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质量M,而且当改变外力时,可加入适量砂子,不能用钩码代替;实验结果的处理,a-图象理论上是一条直线,更便于根据图象做出判断,故C选项正确;D选项是由牛顿第二定律从理论上来求得,此实验是探究质量、外力、加速度三者的关系,根本不可能从理论上去求加速度.
6.(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形成图①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 形成图②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 形成图③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D. 形成图④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答案】:AD
【解析】:a-F图象在a轴有截距说明平衡摩擦时木板角度过大,a-图象在轴有截距说明小车还受到摩擦力作用,即木板倾角过小,故A、D选项正确
7.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正确的说法是( )
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答案】: B
【解析】:物体只要有合外力就会有加速度,但速度需要有一段时间的积累.
8.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 ( )
A.位置的变化
B.速度的变化
C.加速度的变化
D.质量的变化
【答案】:B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指的是速度的变化,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可以是大小的变化,也可以是方向的变化.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下列各种说法中,其中正确的有 ( )
A.一个物体原来以10 m/s的速度运动,后因某种原因,速度变为30 m/s,则其惯性增大了21·世纪*教育网
B.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6,则同一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其惯性要减小【出处:21教育名师】
C.质量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易发生改变,故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物体的加速度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解析】: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惯性的大小只由质量决定.
10.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答案】:B
【解析】:平衡摩擦力时,小车不挂重物,故A错,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C错,实验时应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重物的质量,否则误差很大,D错. 【版权所有:21教育】
11.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应该让小车(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挂上小盘,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
B.不挂小盘,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
C.挂上小盘,不拖纸带
D.不挂小盘,不拖纸带
【答案】: B
【解析】:平衡摩擦力时,应把纸带所受的摩擦阻力一定平衡掉,所以应让小车拖上纸带,且让打点计时器处于工作状态,B正确.
12.下列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B.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m图象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绘的点依次连接
【答案】: B
【解析】:做实验时,需要用控制变量法,测量多组数据,才能分析出规律来,A、C皆错;为了使规律更直观,易于显现,一般根据所得数据作出图象,作图象时,应用平滑的曲线将所描点连接起来,需要使大多数点落在图象上,落不到图象上的点应基本对称分布在图象两侧,个别偏离太远的点,舍去不用,D错误;实验时可以发现,当F一定时,a-m图象并非常见的函数图象,此时需要做别的尝试,可知,a-1/m图象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易于判断,B正确.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砂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________.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

【答案】:M?m 0.46
【解析】:小车在砂桶的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绳的拉力略小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小车的加速度越小,绳的拉力越接近砂和砂桶的重力mg,只有m?M时才满足运动时的加速度很小,即认为砂和桶的总重mg为对小车的拉力.
s4-s1=3aT2
a==m/s2
=0.46 m/s2.
在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间关系的实验中(使用教材提供
的装置),小车质量M和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500 g,m分别为50 g、70g、100g、125g
B.M=500 g,m分别为20g、30g、40g、50g
C.M=200 g,m分别为50g、75g、100g、125g
D.M=200 g,m分别为30g、40g、50g、60g
如果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________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图线较准确.
(2)在选用此组值时,m取________时实验误差较大.
【答案】:(1)B (2)50 g
【解析】:在B组数据中,最容易满足小车质量M远大于砝码质量m的条件.
15.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 kg,在14 N的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则 5 s末的速度为 ,5 s内通过的路程为 .
【答案】:10 m/s 25 m
【解析】:物体受力情况已知,由静止开始运动,在恒力的作用下产生恒定的加速度,所以它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的质量和所受的恒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求出加速度,然后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就可以求出5 s末的速度和5 s内通过的位移.
a== m/s2=2 m/s2 v=at=2×5 m/s=10 m/s
x=at2=×2×25 m=25 m
16.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象.
 
(1)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细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
(2)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_kg.
【答案】:(1)否 (2)1
【解析】:(1)因传感器可直接测出小车和传感器受到的拉力,因此不需要保证细沙和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
(2)a-F图象斜率为,由图知图象斜率k=1,则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1 kg.
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7.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2)表中是该实验所记录的部分数据.
组别
小车质量m/kg
受力F/N
加速度a/(m·s-2)
1
0.5
0.25
2
0.50
3
1.00
4
1.0
5
1.5
若利用1、2、3三组数据探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则2、3组数据中物体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若利用3、4、5三组数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则4、5组数据中物体所受的力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BC
(2)0.5 kg 0.5 kg 1.00 N 1.00 N
【解析】:(1)平衡摩擦力时,是使小车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小车向前运动过程中受到的阻力相等,故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但不需要将重物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所以B对,A错;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对;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D错.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若用1、2、3三组数据探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需保持小车的质量一定,即1、2、3三组数据中小车质量相等,都为0.5 kg;若利用3、4、5三组数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需保持3、4、5三组数据中小车受到的F相等,都为1.00 N.2·1·c·n·j·y
1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渗透了研究问题的多种科学方法:
(1)实验环境的等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条件设计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原理的简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当小车质量M车?m沙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总重力m沙g;
(4)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a-M车图象转化为a-图象,所用的科学方法: .
(以上各题均选填“理想实验法”、“图象法”、“平衡摩擦力法”、“化曲为直法”、“控制变量法”或“近似法”)www-2-1-cnjy-com
【答案】:(1)平衡摩擦力法 (2)控制变量法 (3)近似法 (4)图象法 (5)化曲为直法
【解析】:(1)由于小车运动受到摩擦阻力,所以要进行平衡摩擦力,以减小实验误差,称为平衡摩擦力法;(2)在探究加速度、力与质量三者关系时,先保持其中一个量不变,来探究其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控制变量法;(3)当小车质量M车?m沙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总重力m沙g,称为近似法;(4)通过图象研究实验的结果,称为图象法;(5)在作图时,由a-M车图象转化为a-图象,使图线由曲线转化为直线,称为化曲为直法。
19.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来源:21cnj*y.co*m】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21*cnjy*com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答案】:(1)小车质量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2)①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②C
【解析】:采用控制变量法,每次测量的时候都要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用小车重力作为合外力,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20.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表示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图(b)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保持沙和沙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请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a-图线,并由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倒数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www.21-cn-jy.com


【答案】:(1)3.2m/s2 (2)a=
【解析】:(1)由逐差法得
a===×10-2m/s2≈3.2m/s2
(2)如图所示
由图知斜率k=0.5,即保持拉力 F=0.5N,
所以a==
本人声明:本资源属本人原创作品,授予21世纪教育网独家发行。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二、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多选)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
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
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
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电源再释放小车
3.在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探究a与F的关系时,小车质量m和小盘及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若其他操作都正确,要使所画出的a-F图线较准确,应选用的一组测量值是(  )2-1-c-n-j-y
A.m=5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
B.m=500 g,m′分别为20 g、30 g、40 g、50 g
C.m=200 g,m′分别为50 g、70 g、100 g、125 g
D.m=100 g,m′分别为30 g、40 g、50 g、60 g
4.(多选)如图所示是根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数据描绘的a-F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3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相同
B.3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不同
C.直线1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最大
D.直线3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最大
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低压直流电源
B. 可以将装有砂子的小桶用钩码代替,这样会使实验更加方便
C. 实验结果不用a-M图象,而用a-1/M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象直观地作出判断
D.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小桶和砂的质量(M′和m′)以及小车质量M后直接用公式a=求出,(M′+m′)?M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多选)如图所示为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形成图①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B. 形成图②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C. 形成图③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
D. 形成图④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
7.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当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正确的说法是( )  21*cnjy*com
A.物体同时获得速度和加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为零.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
8.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 ( )
A.位置的变化
B.速度的变化
C.加速度的变化
D.质量的变化
9.下列各种说法中,其中正确的有 ( )
A.一个物体原来以10 m/s的速度运动,后因某种原因,速度变为30 m/s,则其惯性增大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B.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只有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6,则同一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其惯性要减小【版权所有:21教育】
C.质量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不易发生改变,故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
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物体的加速度发生了改变
10.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过程也不会产生影响
11.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应该让小车(  )
A.挂上小盘,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
B.不挂小盘,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
C.挂上小盘,不拖纸带
D.不挂小盘,不拖纸带
12.下列关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B.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1/m图象
C.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只需测量一次,记录一组数据即可
D.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作a-F图象应该用折线将所描绘的点依次连接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3.砂和桶的总质量m和车与砝码的总质量M间必须满足的条件________.实验中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是0.1 s,图中长度单位是cm,由此可以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________m/s2.www.21-cn-jy.com

在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间关系的实验中(使用教材提供
的装置),小车质量M和砝码质量m分别选取下列四组值:
A.M=500 g,m分别为50 g、70g、100g、125g
B.M=500 g,m分别为20g、30g、40g、50g
C.M=200 g,m分别为50g、75g、100g、125g
D.M=200 g,m分别为30g、40g、50g、60g
如果其他操作都正确,那么在选用________组值测量时所画出的图线较准确.
(2)在选用此组值时,m取________时实验误差较大.
15.一个原来静止的物体质量是7 kg,在14 N的恒力作用下开始运动,则 5 s末的速度为 ,5 s内通过的路程为 .2·1·c·n·j·y
16.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如图所示的a-F图象.
 
(1)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细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________(填“是”或“否”);21*cnjy*com
(2)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________kg.
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17.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重物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纸带连接在小车上并穿过打点计时器
C.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D.实验时,应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
(2)表中是该实验所记录的部分数据.
组别
小车质量m/kg
受力F/N
加速度a/(m·s-2)
1
0.5
0.25
2
0.50
3
1.00
4
1.0
5
1.5
若利用1、2、3三组数据探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则2、3组数据中物体的质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若利用3、4、5三组数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则4、5组数据中物体所受的力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18.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渗透了研究问题的多种科学方法:
(1)实验环境的等效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条件设计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原理的简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当小车质量M车?m沙时,细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近似等于沙及桶的总重力m沙g;
(4)实验数据处理的科学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a-M车图象转化为a-图象,所用的科学方法: .
(以上各题均选填“理想实验法”、“图象法”、“平衡摩擦力法”、“化曲为直法”、“控制变量法”或“近似法”)21cnjy.com
19.如图为“用DIS(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21·世纪*教育网

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②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20.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表示为实验装置简图。(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21·cn·jy·com

(1)图(b)所示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www-2-1-cnjy-com
(2)保持沙和沙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下表:【来源:21cnj*y.co*m】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m·s-2
1.90
1.72
1.49
1.25
1.00
0.75
0.50
0.30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请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中画出a-图线,并由图线求出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倒数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