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件(2课时 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6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件(2课时 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8 18:1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夜间飞行的秘密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
认识“蝙、蝠”等字,读准多音字“系”,会写“蚊、即”等字,会写“蚊子、即使、灵巧”等词语。
通过对问题清单的整理,知道提问的角度可以不一样,学会从内容、写法、联系生活经验的角度去提问。
迁移运用,尝试从内容、写法、联系生活经验的角度去提问,提高提问能力。
1
3
2
4
教学目标
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学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你在提问方面有了哪些收获?
局部(部分)
整体(全文)
二、初读课文,独立提问
蝙 蝠 即 锐 系 铛 蝇 证 障 碍 荧 屏
“铛、蝇、证、障、荧、屏”属于后鼻音,需准确发音。
多音字“系”有两种读音“xì jì”,联系(xì),系鞋带(jì),本课中读作系(jì),系铃铛。
biān fú jí ruì xì chēnɡ yínɡ zhènɡ zhànɡ ài yínɡ pínɡ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jì xì)着许多铃铛。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biān piān)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píng bǐng)上。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
二、初读课文,独立提问
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呢?
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
科学家是如何揭示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蝙蝠和雷达有什么相似之处?
自读要求:独立阅读课文,针对课题和内容,独立提出问题,并记录下来。
二、初读课文,独立提问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两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了许多铃铛,然后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实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实验的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提问:科学家是如何揭示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三、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三、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实验准备 实验方式 实验结果
第一次实验 拉绳子、系铃铛 蒙上眼睛 铃铛一个没响;绳子一根没碰
第二次实验
第三次实验
三、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实验准备 实验方式 实验结果
第一次实验 拉绳子、系铃铛 蒙上眼睛 铃铛一个没响;绳子一根没碰
第二次实验 拉绳子、系铃铛 塞上耳朵 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第三次实验 拉绳子、系铃铛 封住嘴巴 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
科学家通过反复实验揭示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思考:对比三次实验,用自己的话描述实验结果。
三、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知道蝙蝠在夜里如何飞行,你猜到飞机夜间飞行的秘密了吗?现代飞机上安装了雷达,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提问:蝙蝠和雷达有什么相似之处?
三、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雷达的( )
相当于蝙蝠的( )
引导:仔细阅读课文第7、8自然段,小组合作标记关键词并绘制蝙蝠飞行原理图,完成练习。
三、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原理图:
三、借助问题,理解课文

障碍物
耳朵
超声波
超声波(反射)
四、布置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语句,并与同学讨论。
第二课时
1、回顾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
2、讨论雷达工作原理的示意图。
发射装置
目标
接收装置
超声波
超声波(反射)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程
二、小组问题清单学习,探索多角度提问
思考:这三个问题各是从哪些不同的角度提出的?
三、整理本小组的问题清单,理解多角度提问的重要性
小组问题清单
内容方面
写法方面
联系生活经验方面
三、整理本小组的问题清单,理解多角度提问的重要性
内容方面:
关于写法:
联系生活:
课文为何未详细描述后两次实验?
夜间活动的飞蛾、萤火虫、猫头鹰是否也依赖超声波?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由动物启发而来的?
蝙蝠的耳朵和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为什么当蝙蝠的嘴或耳朵被遮住时,它们会撞到物体?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这种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叫作块茎;荸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选自朱江的《它们是茎,还是根?》,有改动
聚焦课后习题3,尝试从不同角度提问。
四、学法迁移,尝试从多个角度提问
激励方式:从一个角度提问可获得三颗星,从两个角度提问可获得四颗星,从三个角度提问可获得五颗星
它们是如何变化成另一种形态的?
作者为什么选择使用“躲”这个词来描述它们?
还有哪些植物的茎是变态茎?
四、学法迁移,尝试从多个角度提问
内容:
写法:
联系生活经验:
1.阅读《呼风唤雨的世纪》,从不同角度提问题并尝试解决
2.推荐阅读:《神奇的仿生学》
五、布置作业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宋]陆九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