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7《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8 18:0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唤、获、赖"等字,会写“唤、纪、技”等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技术"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语句,体会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2.把握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3.学会质疑,在质疑中理解课文内容。
4.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提问:你觉得你的身边有什么高科技 你能举例说说吗
出示:智能手机、电脑、数码相机、智能门锁、扫地机器人、洗衣机、洗碗机等。
总结:对生活的影响:使人们生活、学习方式多样化、提高了生活质量
课件出示图片,蛟龙潜水,宇航员登月,动车快速行驶。
2.过渡: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你知道为什么吗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原因吧。
板书: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 自读感悟
1.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课文出示:
(1)标注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2)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3)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体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自读检查:
出示:
(1)指名读课文,同学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2)分小组讨论:读完课文,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
三、字词揭秘
1.会认字
过渡: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词吧。
huàn huò lài qián yì suǒ ào bó zhì zhé
唤 获 赖 潜 亿 索 奥 舶 质 哲
过渡:那去掉拼音的帽子,我们再读一读吧。
唤 获 赖 潜 亿 索 奥 舶 质 哲
过渡:下面我们看看这些会认字,在田字格中是怎样占位的,并且给它们组组词吧。
出示:
唤 纪 技 改 程 超 亿 核 奥 益 联 质 哲 任 善
呼唤 世纪 技术 改变 程度 超过 一亿 核心
奥秘 益处 联系 质量 哲学 任务 善良
2.我会写
过渡:下面我们来学习会写字。
讲解:“唤”字书写时注意口字旁写小一些,只占田字格的左上部分。这个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口字旁,可以组词呼唤,召唤,例句,她正在大声地呼唤着我们。
3.词语学习
过渡:认识完生字,我们来学习文中出现的几个成语。
提问:你能把左边的成语和右边的解释正确地连在一起吗
出示:
呼风唤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归根到底:到最后,事物会回到某种样子。
出乎意料:指出人意料。
腾云驾雾:传说中指利用法术乘云雾飞行。
四、课堂小结
1.提问:了解了会认的字,你能说说还有哪些字是口字旁的吗
出示:叶、吧、呀、听、吗、口、吃。
2.提问:你也说说,20世纪人类还有哪些发明和创造。
出示:
(1)电灯:爱迪生于1879年发明了第一种实用的电灯,开启了电气照明的时代。
(2)飞机:莱特兄弟在1903年成功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有人驾驶的飞行,开启了航空运输和空中旅行的时代。
(3)汽车:卡尔·本茨在1886年发明了内燃机汽车,引领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4)电话:亚历山大·贝尔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使人们实现了远距离的语音通信。
(5)计算机:在20世纪的上半叶,计算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从最早的巨型机器到后来的个人计算机和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6)塑料:20世纪初,化学家莱奥·巴克兰德发明了塑料,塑料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材料。
五、课后作业
1.看拼音,写词语。
yī lài chuán bó zhé xué
( ) ( ) ( )
gǎi shàn huàn xiǎng chéng dù
( )( )( )
2.选词填空。
发现 发明
(1)伯凯瑞发明铀的放射性,居里夫妇( )了镭。
(2)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个( )了以茶为饮料。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呼风唤雨
归根到底
出乎意料
腾云驾雾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过渡: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课文重点字词和大致内容,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20世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呼风唤雨的世纪。
出示要求:
1.航天飞船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意义
2.20世纪人类还有哪些巨大的变化
过渡: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路甬祥。
出示:
路甬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浙江大学校长,为浙江大学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过渡:好的,接下来让我们通过课文深入了解充满变革的20世纪。
二、课文详解
1.分析第一自然段
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讲解:这一段与课题相呼应。“呼风唤雨”原本指神仙道士的超自然能力,现在则用来形容掌控自然的力量。课文中用此比喻说明人类在自然利用上的巨大进步,不再受以往自然条件的束缚。
2.分析第二自然段
出示: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提问:是谁能够呼风唤雨
出示:当然是人类。
提问:人类依靠什么来呼风唤雨
出示: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提问:这种提问和回答的句式叫什么
出示:设问句。
小结:这是设问句。通过设问,自问自答,引导读者关注并思考问题,这种方式称为设问,也就是故意提出已知答案的问题。
提问:这里提到了“发现”和“发明”,这两者有何不同
小结:“发现”是指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或规律被人类认识,属于已存在的事物。而“发明”则是指通过创造性地 结合已有事物产生新事物,涉及创造过程,属于原先不存在的事物。
过渡:这些发现和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其影响之深远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百万年。
3.分析第三自然段
出示: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飞机,更没有宇宙飞船。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
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提问:“生活在一个缓慢、安静、夜晚一片漆黑的世界中,那时候没有收音机、电视、飞机,更不用说宇宙飞船了”这一连串的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感受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小结:这四个"没有"向我们描绘了人类上百万年的生活状态。
提问:“千里眼顺风耳”这两个带引号的词语有什么特别的作用 小组讨论
小结:引号在这里用来标示特殊称谓,课文中指的是人们想象中的超自然能力,从而展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出示: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提问:过去的人们是这样,那20世纪又是怎样的呢 这里引用了哪句诗
出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小结:这句诗出自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本描述大雪纷飞落在枝头,仿佛一夜春风吹开了满树梨花。现在则用来形容某些充满生机的事物。课文通过这句诗表达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快速发展,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4.分析第四自然段
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 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小结:让我们回顾一下20世纪的重大发现和发明。分号之前的部分描述的是发现,之后的部分则是发明。其中"洞 察”的意思是深入观察,而“奥秘”指的是深奥和神秘的事物,通常是复杂且不为人知的事件。
提问:“地球村”这个词你们听说过吗 这里指的是什么 小组讨论
小结:地球村,亦称世界村,是对地球的一种形象比喻。现代科技的飞速进步,使得地球上的时空距离显著缩短,从而使整个地球宛如一个小村庄
出示:人类生活的舒适、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提问:“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这句话你如何理解
小结:这句话是本段的核心句,概括了上文内容,阐述了科学对人类带来的深远影响。
5.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出示: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小结:这位学者在1923年就总结了科学的重要性。
出示:现在,这句话依然适用。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为人类创造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讲解:提到的新的世纪,指的是当前的21世纪。在这新的世纪,科学技术将如何发展
学生齐答:现代科学技术将继续创造奇迹,不断提升我们的生活。
讲解:奇迹指的是难以实现的、非凡的事物。
三、课文总结
提问: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
小结:20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空前繁荣的世纪,文章作者仅用简短的文字就清晰地回顾了20世纪一百年间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和光明前景,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学习和探索的浓厚兴趣。
过渡:通过学习这一课,相信许多同学都对我们的科学技术感到惊叹,对人类的巨大变化感到惊讶,是否也决心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呢
四、课后延伸
1.信用卡的发明
出示:
1950年,35岁的美国晏哈顿信贷专家麦克纳马拉发明了信用卡。五十多年前的一天,麦克纳马拉在一家饭店用餐后,因为钱不足,不得不打电话让妻子送钱来。这让他感到非常尴尬,但他认为这种情况是可以避免的。于是他根 据自己的想法成立了一个“就餐者俱乐部”,参与者只需携带一种就餐记账卡便可在餐馆记账消费,无需支付现金。这便是最初的信用卡。信用卡不仅省去了人们携带大量现金的麻烦和风险,还将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增加了银行的信贷资金来源。
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过去的古诗
出示:
秋思赠远
唐 王维
当年只自守空帷,梦里关山觉别离。
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意思是,当年心甘情愿地独守空帷,睡梦中关山迢递始觉别离。不见飞过的大雁捎来书信,只见一轮新月又吐现蛾眉。可见当时人们互相通信的方式还是依靠大雁传递书信。
五、作业
提问: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新世纪的伟大发明创造,写一写。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科技 过去 现在 将来 幻想现实
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