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0张PPT。中学化学实验绿色设计的途径化学实验教材中:
教师演示:113个
学生分组:27个
学生选做:17个高考中实验所占比重:
05年全国I:14.8%
全国III:18.5%
06年全国I:14.01%
全国II:14.01%
等等。
本节课的目标:
理解实验设计的
步骤,并能掌握易氧
化的物质制备设计原
则本节课内容:
用创新理念设计易氧化物质制备实验方案和实验装置实验一:
结合学习过的内容,设计实验制备Fe(OH)2。方案1: 直接滴入→液面下滴入法。氢氧化亚铁制取的微观方案2: 液膜保护法方案3: 用单质间接制取法方案4: 内制氢气保护法方案5:外接氮气保护法方案6:其他气体保护法方案7:电解法制备Fe(OH)2的方案1、直接制取法2、油膜液封保护法 3、内制氢气保护法4、外接氮气保护法等气体保护法5、电解法实验二:
设计实验验证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成了NO。制备NO的方案一:制备NO的方案二:制备NO的方案三:制备NO的方案四:3KNO2 + KNO3 + Cr2O3 == 2K2Cr2O7 + NO↑ 思 考:
1、制备物质实验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制备易被氧化类物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制备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1、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2、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药品3、设计实验装置和步骤4、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5、分析得出结论制备容易被氧化类物质注意的问题:总体原则:尽量减少或杜绝和氧化剂接触的可能2、可以采用液封的方法隔绝与氧化剂接触。3、用气体保护法来减少和氧化剂接触的可能。4、采用封闭系统实验法。1、氧化剂是气体的,在溶液中,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来降低其溶解性。防止吸收水蒸气的保护课后反思提高:
结合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所有保护种类和具体的保护措施。巩固练习题:
看图回答:
(1)在A中加入试剂后,立即打开止水夹C,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2)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C,B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白色沉淀2AlO2- + CO2+3H2O=2Al(OH)3↓ +CO32-白色沉淀溶解Al(OH)3+3H+=Al3++3H2O置备NO方案四:
在下图的带只管的试管中,先加入CaCO3粉末,然后加入稀硝酸,在溶液不在有气泡产生时,迅速将铜丝插到酸中即可。典型制备练习题二:
设计实验制备NO。方法3:
为了验证铜和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 , 某校学生设计如下图的实验装置,请结合实验装置,设计出实验步骤,并说明实验现象和结论.方法1:
用下图I装置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在实验室里制备NO,在烧瓶中实际见到的气体是____,这就使人怀疑稀硝酸与铜反应是否真的生成了NO而无法证实.现设计II装置来验证稀硝酸反应的确是生成NO而不是NO2.(1)补充完成实验步骤:
A.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B.将活塞打开,从U型管长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到_______为止.
C.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_______加热,当观察到____时,立即撤去酒精灯.
(2)观察实验现象,装置I可以在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
反应在时候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铜和稀硝酸均未反应完)
装置II如再将活塞慢慢打开,可以立即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什么?
通过以上两个过程可以获得NO和NO2鲜明对比的实验效果.
6、经济性:
综合考虑原料的用量及价格,尽量选用价廉物美且能满足实验的要求的物品 5、环保性:
设计的实验的创意必须符合绿色化学实验的要求,有毒物质必须处理,以防污染环境。 4、简约性:
设计实验时尽可能的简单易行,用较少实验步骤和实验用品,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验。3、安全性:
实验设计的时候尽量的避免使用有毒药品和进行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如必须使用的时候,应该在实验方案中详细说明注意事项。
2、可行性:
实验设计应切实可行,所选择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应在中学现有的条件下可以满足。
化学实验设计遵循的原则:1、科学性:
科学性就是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序和实验的方法都是正确的。 思考:
物质制备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