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过关检测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书写展示台。(2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二、生字游乐场。(8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斩首(zhǎn) 水浒传(xǔ ) B.馈赠(kuì) 荡寇志(kòu)
C.报偿(cháng) 贾宝玉(jiǎ) D.比喻(yù) 书刊(kāng)
2.读拼音,写词语。(5分)
(1)有些孩子读书quē( )少的是hénɡ( )心,一篇文章如果能sònɡ( )读几遍,里面的意思就jié( )懂了。
(2)李老师这几年显得有些shuāi( )老,但是他huì( )人不倦的劲头却没有减。他要在有xiàn( )的时间里,在kān( )物上发几piān( )文章,从不去谈论那些suǒ( )事。
三、词语大本营。(11分)
1.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3分)
(1)我听得津津有味。 ( )
(2)(他们)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 )
(3)看来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站》,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
2.词语解码。(4分)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
(2)读书要有三恒。( )
3.补充成语。(4分)
自( )多情 别出心( ) 呕心( )血 流光溢( )
如饥( )渴 索( )无味 ( )众不同 不言而( )
四、句子斗秀场。(12分)
1.照样子,写句子。(6分)
(1)只要我手里有几角钱,就请人去买林译的小说来看。
只要 ,就 。
(2)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恰似 ,也似 。
(3)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囫囵吞枣:
2.把下面句子排列一段通顺的话。(6分)
①每年四月份,当成群的蜜蜂在繁茂的枝叶间忙碌的时候,人们才注意到银杏树开花了。
②银杏树又叫白果树。
③银杏的果实很像杏,我们平时买的白果实际上是银杏的核,它富有营养,是一种绿色保健食品。
④那一片片叶子像精美的小纸扇,又像漂亮的蝴蝶翅膀。
⑤它的树干又粗又高,枝叶特别茂盛。
⑥原来是因为无论是它的雄花还是雌花,都很不显眼。
五、课文阅读吧。(14分)
1.运用课文内容填空。(6分)
本单元课文告诉了我们不少读书的道理。《论语》中的“ ,
, 。”告诉我们不能不懂装懂;要把读过的书深深地印在心里,宋代理学家朱熹主张“ ,谓 , , 。”清代曾国藩告诫后人读书“三要”。第一 ,第二 ,第三 。朱熹读书有他独特的感受,那就是“ , 。
2.重点段落品析。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 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2分)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 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收获?(3分)
六、口语交流厅。(5分)
如果让你向同学们推荐一本书,你会推荐那本书,说说你的理由。
七、课外阅读轩。(18分)
父亲留下的书香
我们这个寻常百姓家,收入不高,住房又小,挤挤巴巴的,连一个书橱也放不下。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以从家里的桌上、凳上、床头枕边到处堆放着的书本看出,更能从我和妻子、儿子饭后暇余常常是各人手执一卷昭然可见……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流下来的哩。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可是后来父亲的手中却换成了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我们为此而忧心忡忡(chóng)。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 手。
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疗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居然下床了!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 下列词句不能说明作者家里弥漫着缕缕书香的是( )。(2分)
A.我们收入不高,却买了许多书。B.我们家住房小,放不下一个书橱。
C.家里的到处堆放着书。 D.一家人饭后暇余爱看书。
2. “奇迹终于降临”中的“奇迹”是指( )。(2分)
A.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B.父亲居然看起了中草药书。
C.父亲学会了看病。D.母亲能下床了。
3.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中的“苦”指的是( )。(2分)
A.父亲为母亲开方煎药,手上沾上中药的味道。
B.父亲手上拿着中草药书。
C.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吃了不少苦。
D.劳累之余还得看书,父亲很辛苦。
4. “她享寿到古稀之年”其中“古稀之年”是指( )。(2分)
A.六十岁 B.七十岁 C.八十岁 D.九十岁
5. 父亲放弃看名著,看医药书的原因是( )。(2分)
A.父亲觉得名著没什么意思。B.父亲决心学医,赚钱补贴家里的日常开销。
C.家里没钱,请不起医生给母亲治病。D.父亲觉得看医药书有趣。
6. 父亲除了留给我们“缕缕书香”之外,还留给我们什么?结合短文回答。(4分)
7. 文章有多处细节描写,请举一个例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八、开心作文屋。(30分)
围绕“读书”这个话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一、略。
二、1. C 2.(1)缺 恒 诵 皆 (2)衰 诲 限 刊 篇 琐
三、1.(1)索然无味 (2)呆板 (3)死气沉沉 2.(1)勤奋 喜欢 以……为耻 (2)恒心 3.作 裁 沥 彩 似 然 与 喻
四、1.提示:用上加点词语,句子通顺即可。2. ②⑤④①⑥③
五、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要有志,要有识,要有恒。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或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2.(1) song 决 (2)B (3)示例: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从今以后,我一点要勤奋读书,又恒心,有毅力,不半途而废。
六、略。
七、1. B 2. D 3. B 4. B5. C 6. 示例:有责任感,有担当,母亲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吃苦耐劳,为给母亲治病,自学医药书,在自己身上找穴位学针灸。7. 示例: 第五自然段父亲为给母亲作针灸治疗,在自己身上试针这一细节的描写,形象、生动、具体地表现父亲爱妻子,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品质。
八、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