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辞别父母、奔赴战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远离尘嚣、宁静自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7分)
2. 学校将举办“丝路驼铃”主题展,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展览拟一句主题语(不超过12字)。
(2)从“张骞、玄奘、马可·波罗”中任选一人,写一句推介语,须使用对偶。
(三)字词释义与语境辨析(10分)
3.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驼铃,是沙漠写给绿洲的情书,是千年商道上的心跳,是历史深处的回声。
(1)“心跳”一词在语境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
(2)材料中“情书”可否替换为“诗篇”?请简述理由。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黄河颂》(节选),完成4—7题。
【节选略】
4. 文中“摇篮”一词有何象征意义?(4分)
5. 作者为何反复写“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分)
6. 结合全文,谈谈“黄河”在文中的多重意蕴。(6分)
7.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6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完成8—11题。
8.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分)
9. 作者为何要写“月色入户”?(5分)
10. 文中“闲人”一词有何深层含义?(5分)
11. 比较《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潭记》在借景抒情上的异同。(6分)
三、写作(30分)
1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诗人昌耀说:“河床,是岁月留在戈壁的皱纹。”丝路,让文明相遇。
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驼铃”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文中须有一处细节描写体现“驼铃”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1)山重水复疑无路 (2)烟笼寒水月笼沙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1)示例:驼铃丝路,千年回响。
(2)示例:张骞——一腔热血通西域,万里黄沙铸国魂。
3.(1)“心跳”指驼铃承载的交流与生机,象征文明的律动。
(2)不可替换。“情书”含深情与私密,突出驼铃与绿洲的依恋;“诗篇”宽泛,缺少情感指向。
二、阅读理解
4. “摇篮”象征黄河孕育中华文明,是民族生命与文化的源头。
5. 反复咏叹强化情感,突出黄河的母性形象,形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6. 黄河既是自然之河,又是历史之河、精神之河;承载苦难与辉煌,象征民族性格。
7. 运用比喻、排比、呼告等手法,情感炽烈;第二人称增强亲切感;节奏铿锵,如黄河奔腾。
8.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9. “月色入户”写月光主动造访,营造空灵意境,引出夜游雅兴。
10. “闲人”既指有闲情雅致之人,又含贬谪后的自嘲与旷达。
11. 同:都借景抒怀。异:《记承天寺夜游》以月色写旷达,《小石潭记》以潭景写孤寂;一暖一冷,一明一暗。
三、写作
12. 略。
【评分说明】内容20分:立意、选材、结构;表达8分:语言、描写;书写2分。细节须紧扣“驼铃”的象征义,如写“外婆旧箱里的铜铃”,以清脆声响暗示文化记忆的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