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战功赫赫、凯旋而归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淡泊名利、甘于清贫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7分)
2. 学校将举办“汉字里的中国”主题展,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展览拟一句主题语(不超过12字)。
(2)从“休、明、安”中任选一字,结合字形,写一句推介语,须使用比喻。
(三)字词释义与语境辨析(10分)
3.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汉字,是刻在龟甲上的闪电,是铸在青铜里的月光,是写在纸上的心跳。
(1)“心跳”一词在语境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
(2)材料中“闪电”可否替换为“雷声”?请简述理由。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土地的誓言》(节选),完成4—7题。
【节选略】
4. 文中“泛滥”一词有何表达效果?(4分)
5. 作者为何反复写“我必定为她战斗到底”?(4分)
6. 结合全文,谈谈“土地”在文中的象征意义。(6分)
7. 请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6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卖油翁》,完成8—11题。
8.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我亦无他,惟手熟尔。”(4分)
9. 卖油翁的言行对我们有何启示?(5分)
10. 文中“睨之”一词有何妙处?(5分)
11. 比较《卖油翁》与《孙权劝学》在人物描写上的异同。(6分)
三、写作(30分)
1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诗人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自然之美,总能抚慰人心。
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文中须有一处细节描写体现“海”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1)烟笼寒水月笼沙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1)示例:一字一世界,一笔一乾坤。
(2)示例:“休”——人倚木而息,如倦鸟归林,是心灵寻到的枝桠。
3.(1)“心跳”指汉字承载的情感与生命律动,象征文化传承的鲜活。
(2)不可替换。“闪电”突出瞬间照亮、穿透历史的惊艳;“雷声”侧重震撼,缺少“光”的意象,与“刻在龟甲”的视觉效果不符。
二、阅读理解
4. “泛滥”本为贬义,此处贬词褒用,写出情感如潮水般汹涌不可遏制,强化对土地的炽热之爱。
5. 反复出现形成强烈节奏,如誓言般铿锵;既抒发决心,又推动情感逐层升华。
6. “土地”象征祖国、母亲、根脉;承载苦难与希望,是精神家园的具象化。
7. 直抒胸臆与呼告结合,情感炽烈;排比、反复增强气势;将个人命运与土地紧密交织,实现宏大主题与个体情感的统一。
8. 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9. 启示我们熟能生巧,不可自满;同时也说明术业有专攻,要尊重他人专长。
10. “睨之”写出卖油翁斜眼旁观的神态,既显其从容淡定,又暗含对陈尧咨的轻蔑,一词传神。
11. 同:都通过动作、语言刻画人物。异:《卖油翁》以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孙权劝学》以对话推动情节,一冷一热,一简一繁。
三、写作
12. 略。
【评分说明】内容20分:立意、选材、结构;表达8分:语言、描写;书写2分。细节须紧扣“海”的象征义,如写“父亲沉默的背影”,以海浪的起伏暗示父爱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