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2)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木兰诗》中表现军营寒夜戒备森严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交往不俗、生活高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7分)
2. 学校准备举办“中华英雄谱”主题展,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展览拟一句主题语(不超过14字)。
(2)从“岳飞、文天祥、邓稼先”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句推介语,须使用排比。
(三)字词释义与语境辨析(10分)
3.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英雄,是民族巍峨大厦的栋梁,是时代滚滚洪流的砥柱;他们的名字,是星辰,照彻历史夜空。
(1)“巍峨”一词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
(2)材料中“星辰”可否替换为“灯塔”?请说明理由。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一棵小桃树》(节选),完成4—7题。
【节选略】
4. 文章开头写小桃树“瘦瘦的,黄黄的”,有何作用?(4分)
5. 作者为何反复使用“我的小桃树”这一称呼?(4分)
6. 文中“雨还在下”一句独立成段,试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7. 结合全文,谈谈小桃树与作者自我之间的象征关系。(6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8—11题。
8.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4分)
9. 文章以寻找石兽为线索,揭示了怎样的道理?(5分)
10. 文中多处运用对比,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5分)
11. 《河中石兽》与《卖油翁》均寓理于事,请比较两文在说理方式上的异同。(6分)
三、写作(30分)
1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作家迟子建说:“万物有灵,一棵草能照见阳光,一粒沙能折射世界。”平凡之物,亦藏不凡之义。
请以“那一抹绿色”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文中须有一处细节描写突出“绿色”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1)不畏浮云遮望眼 (2)会当凌绝顶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1)示例:致敬英雄,照亮未来。
(2)示例:岳飞——精忠贯日月,怒发冲冠凭栏;丹心映山河,还我河山擎天;铁骨铸乾坤,风波亭上长啸。
3.(1)“巍峨”形容民族大厦高大雄伟,突出英雄支撑民族的重要性。
(2)不可替换。“星辰”侧重高悬夜空、数量众多、光芒永恒,与“照彻历史夜空”搭配贴切;“灯塔”仅指海上导航,缺少群星并耀的宏阔感,语境不符。
二、阅读理解
4. 开篇以“瘦”“黄”勾勒出小桃树先天不足的羸弱形象,为下文顽强生长蓄势,并与后文花色灼灼形成反差,凸显主题。
5. “我的”一词反复出现,将小桃树人格化,强化情感归属;既表现怜爱,又寄寓自我投射,形成树我合一的抒情效果。
6. 独立成段突出雨势之急、时间之久,渲染压抑氛围;同时暗示成长磨难仍在继续,为后文升华主题作铺垫。
7. 小桃树是作者童年的化身,其孱弱对应作者早年的自卑;其开花象征作者文学梦想的绽放;树与“我”共同经历风雨,暗示平凡生命亦可成就不凡。
8.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河水带走呢?
9. 揭示遇事须深思慎取、不可主观臆断的道理,强调实践与调查的重要性。
10. 老河兵与寺僧、讲学家形成对比:前者据水沙之性判定石兽在上游,后二者凭经验臆断,对比突出“实践出真知”。
11. 同:均通过故事寄寓道理。异:《河中石兽》借人物对话层层辩驳,以逻辑推理明理;《卖油翁》以动作描写(酌油)与语言(“惟手熟尔”)相映成趣,以事喻理,更显含蓄。
三、写作
12. 略。
【评分说明】内容20分:立意、选材、结构;表达8分:语言、描写;书写2分。细节须挖掘“绿色”的象征义,如写“外婆窗台的仙人掌”,以一抹绿意映衬外婆顽强乐观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