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一)古诗文默写(8分)
1.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____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3)《木兰诗》中表现木兰辞别父母、奔赴战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甘于清贫、宁静致远心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7分)
2. 学校将举办“光影里的中国”主题影展,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影展拟一句宣传标语(不超过12字)。
(2)从《城南旧事》《草房子》《我和我的祖国》中任选一部,写一句推介语,须使用拟人。
(三)字词释义与语境辨析(10分)
3.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光影,是胶片上缓缓流动的时光,是银幕里轻轻摇曳的烛火,是记忆深处不息的呼吸。
(1)“烛火”一词在语境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
(2)材料中“流动”可否替换为“闪烁”?请简述理由。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社戏》(节选),完成4—7题。
【节选略】
4. 文中“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有何象征意义?(4分)
5. 作者为何反复写“船慢”?(4分)
6. 结合全文,谈谈“豆麦”在文中的多重意蕴。(6分)
7. 请从儿童视角的角度,赏析本文的艺术特色。(6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8—11题。
8.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4分)
9. 诗歌结尾为何要写“双兔”?(5分)
10.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有何表达效果?(5分)
11. 比较《木兰诗》与《曹刿论战》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异同。(6分)
三、写作(30分)
12.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导演贾樟柯说:“电影,是时光的雕刻。”影像,让记忆有痕。
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光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
(1)不少于600字;
(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3)文中须有一处细节描写体现“光影”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1)山重水复疑无路 (2)可怜夜半虚前席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4)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1)示例:光影之间,岁月有声。
(2)示例:《城南旧事》——胶片缓缓,摇落一地槐花;童眸清澈,映出旧京斜阳。
3.(1)“烛火”指光影带来的温暖与记忆,象征文化照亮心灵。
(2)不可替换。“流动”突出影像的绵延与连贯;“闪烁”侧重光亮跳动,缺少时间感。
二、阅读理解
4. 连山如兽脊奔跃,既写行船之快,又象征少年心中的期待与欢腾。
5. 反复写“船慢”以慢衬快,突出少年急切心情;也为后文“飞一般径向赵庄”蓄势。
6. “豆麦”既写夜航所见,又象征乡土气息;豆麦清香,是童年记忆的底色。
7. 以儿童视角叙事,心理描写纯真;景物被赋予童趣,如“山向船尾跑”;语言质朴自然。
8. 雄兔前脚常扑腾,雌兔眼睛常眯着;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分辨雌雄?
9. 以兔喻人,突出木兰女扮男装未被识破的机智,也暗含对性别偏见的反讽。
10. 以“朔气”“寒光”渲染战场苦寒,侧面烘托木兰的坚韧。
11. 同:都通过言行刻画人物。异:《木兰诗》以铺叙突出木兰的忠勇,《曹刿论战》以对话展现曹刿的远谋。
三、写作
12. 略。
【评分说明】内容20分:立意、选材、结构;表达8分:语言、描写;书写2分。细节须紧扣“光影”的象征义,如写“奶奶珍藏的黑白照片”,以光影斑驳暗示时光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