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4.古诗三首《望洞庭》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8 22:22: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望洞庭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望洞庭》,感受中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赞美之情,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理解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准确表述诗句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诗句,丰富语言素材库,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思维能力:在理解诗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构建诗中描绘的月夜洞庭山水的画面,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诗句中的比喻手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审美鉴赏能力。
审美创造:品味诗中简洁而生动的语言,体会诗人对洞庭湖和谐、宁静、秀美的独特审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一、导入
君山
我国名山大川众多,景色秀丽神奇,畅游其间,让人觉得诗情画意,不禁浮想联翩起来。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这位诗人,一同去欣赏洞庭湖的朗朗清月的雄姿吧!
二、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出身于官宦世家,自幼聪慧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后历任多种官职。然而,他的仕途颇为坎坷,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此后又辗转多地任职,历经二十多年的贬谪生涯。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困境中依然坚持创作。
三、写作背景
刘禹锡被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至洞庭湖时所作。当时刘禹锡仕途不顺,人生处于低谷期,但面对洞庭湖的美景,他忘却了烦恼,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洞庭湖独特的美,以清新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宁静、和谐的洞庭秋夜图。介绍写作背景,有助于学生理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体会诗人虽遭贬谪,却依然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豁达胸怀。
四、字词检测
庭(tínɡ) 潭( tán) 磨( mó)
遥(yáo) 螺(luó )
四、字词检测

mó(磨炼 磨难)mò(石磨 磨坊)

hé(和气 和睦)
hè(唱和 和诗)
四、朗读节奏
望洞庭
[唐]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五、古诗理解
理解诗句大意:
“湖光秋月两相和”: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湖水波光粼粼,与皎洁的秋月相互辉映,呈现出一种和谐、宁静的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提问:“同学们,当你看到湖水和月光相互交融的画面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让学生体会这种和谐之美。
五、古诗理解
理解诗句大意:
“潭面无风镜未磨”:在没有风的时候,洞庭湖的湖面平静得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湖面比作铜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湖面的平静和朦胧。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比打磨过的镜子和未打磨的镜子的不同,从而更好地理解诗句所描绘的景象。
五、古诗理解
“遥望洞庭山水翠”:诗人远远地望去,洞庭湖的山水一片翠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从“遥望”这个词中,你能知道什么?让学生明白诗人是站在远处观察洞庭湖,看到的是山水的整体轮廓。
五、古诗理解
“白银盘里一青螺”:把月光下的洞庭湖比作白银盘,将君山比作盘中的青螺。这个比喻非常形象,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精致的艺术品。教师可以展示洞庭湖和君山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比喻的妙处。
五、古诗理解
诗意:
秋天的夜晚,洞庭湖湖水波光粼粼,与皎洁的秋月相互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湖面风平浪静,就像一面未经打磨的铜镜。远远望去,洞庭湖的山水一片翠绿,那君山就如同白银盘里的一颗青螺,小巧玲珑,惹人喜爱。
六、诗句赏析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描写了秋夜皎洁明月下的洞庭湖的波光与月色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六、诗句赏析
《望洞庭》作者望到了哪些景物,又是怎么望的?
《望洞庭》作者站在远处看到了:湖光、秋月、洞庭湖、君山岛,是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看的。
根据诗意,想象作者描写了怎样的画面。
洞庭湖静美、和谐。
七、对比阅读
《望天门山》《望洞庭》都是作者从不同视角描写天门山和洞庭湖的,查阅资料,了解两位诗人的写作风格,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
两首诗都是作者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的,《望天门山》格调高绝,气象阔大,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表现了李白对祖国山川无限热爱的情感。《望洞庭》诗人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八、拓展阅读
思考:这首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九、课堂总结
《望洞庭》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欣赏美,像诗人刘禹锡一样,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用美好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通过情感升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板书设计
近看



喜爱洞庭湖
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湖光
望洞庭
秋月 潭面
远看
洞庭湖
君山岛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