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会写繁体的“园”字吗?
园
口
山 石
水 池
→
→
围墙
→
建筑
花 草
树 木
→
竹子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核心素养分析:
1、文化基础:
同学们逐渐形成从文化的角度观察和理解中国古典园林,了解园林与文化的关系;能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艺术魅力,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2、自主发展:
通过图片进行讨论、问答,得出结论,在探讨中揭示,中国古典园林的魅力,从而引发同学们对我国古代审美及成就的民族自豪感。
3、社会参与:
同学们应该深切领会中国园古典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更好地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
认识中国古典园林
什么样的景色可以称为园林?
园林是一种理想化的生活环境
是优美而高雅的艺术形式
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中,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古典园林
皇家园林
私家园林
颐和园
苏州园林
皇家园林 颐和园
私家园林 苏州园林
面积广阔 恢弘气派 天然真山真水
面积较小 诗情画意 人工假山池沼
皇家园林 颐和园
私家园林 苏州园林
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
建筑小巧玲珑 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苏州园林
世界闻名,有何魅力?
苏州
为什么能够产生这样的艺术呢?
天时 地利 人和
小组讨论:
太湖石
园林被称为
城市中的山林
石是园之骨,水是园之脉
不可居无竹
宁可食无肉,
——苏轼《于潜僧绿筠轩》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的
自然美
务必使游览者
无论站在
哪个点上,
眼前总是一幅
完美的图画
如何巧妙地布置空间?
曲径通幽
抑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漏景
淼淼池水曲岸湾头,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其空
山水树木与中国园林的亭台楼阁等建筑,互相映衬、互相渗透、互为借取。一方面可游、可望、可行、可居,一方面分散、穿插、隐藏于山水景观之间,起着抑景、漏景的作用,使园林移步换景、渐入佳境,以小见大,又使园林显得自然、淡泊、恬静、含蓄。
可游、
可望、
可行、
可居的
空间美
诗情画意,
情景交融
寄托园主人的
感情、抱负、
理想、人格
对理想美的追求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
——苏轼《点绛唇·杭州》
梧竹幽居
爽借清风明借月
动观流水静观山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远香堂
——周敦颐《爱莲说》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留听阁
——李商隐
元 .王冕《墨梅图》
清.郑燮 《丛竹图》
人文美
诗情画意,
寄情山水的
苏州园林
优雅画境家山林
丰富玲珑别洞天
知识巩固
1.中国古典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下面关于我国
园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古典园林追求诗情画意的审美意境;
B.它强调要保留山水的天然状态;
C.模仿自然形象;
D.体现出秩序井然的人造园林的画面。
D
2、巧夺天工的园林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其中皇家园林气势恢弘,风 格多样,以圆明园为代表;私家园林秀气典雅,多在江南一带,如苏州.下列图片属于私家园林的是( )
A.
B.
C.
D.
D
知识巩固
你国外的好友暑假就要来中国玩了,他一直想去苏州园林参观游览。想一下,怎么向他介绍苏州园林
一、什么是园林?
二、认识中国园林。
三、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
本课小结:
a、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
b、可游、可望、可行、可居的空间美
c、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
感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