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初中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1节 测量:温度
欣赏下面视频。
请思考:温度的差异为何在一天中如此之大,只凭人体感知温度可靠吗?
2.了解常见温度计的结构及原理。
1.知道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实验:先将左、右手分别放进冷、热水中,过会儿再将双手同时放进温水中。
此时你的双手对同一杯温水的冷热感觉相同吗?
(一)温度
知识点一:温度与温度计
大量事实表明,人们对冷热的感觉是不可靠的!
为准确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人们引入温度这一物理量,一般用字母 t 表示。
单位
摄氏度(℃)是人们常用的温度单位。
规定
将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 ℃。
读法
“37 ℃”读作“37摄氏度” ,“-6 ℃”读作“负6摄氏度”
或“零下6摄氏度”
一些常见物体的温度值
【拓展】国际单位制中,热力学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用符号K表示。冰水混合物的热力学温度是273.15 K。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273.15 +t。研究表明,无论人类如何改进低温技术,绝对零度(0 K)都是达不到的。
人们用温度计来测量物体的温度。
数字体温计
双金属片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煤油温度计
(二)温度计
制作原理:实验室和家庭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测温物质:常用温度计内液体多为煤油、酒精或汞(水银)等物质。
量程
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1℃
~
分度值
110℃
-20℃
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
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
煤油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测量范围
分度值
用途
玻璃泡内的液体
-20~100 ℃
-20~60 ℃
35~42 ℃
1 ℃
1 ℃
0.1 ℃
实验室测量用,测液体的温度
测气温
测体温
煤油
酒精
汞
几种常见温度计的对比
读出下面温度计的示数: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10
0
10
3℃
9℃
-8℃
例
体温计
测温范围小(35℃~42℃),但精确度高(分度值为0.1℃);有细弯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特点
功能
测量人体温度
注意
测量前应握紧体温计并甩动几下,使直管内的汞回到玻璃泡内
体温计的特殊构造——细弯管
水银膨胀能 细弯管进入直管。
测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无法流回玻璃泡内就在细弯管处 ,故直管中汞柱仍然对应原来的体温。
读体温时
细弯管
通过
断开
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结构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量程与分度值区别
观察温度计与体温计读数区别
区别
温度计和体温计的区别
2.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的底部,浸入液体后还需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不能将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读数。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被测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
常见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3.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知识点二、实验: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测量温度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这样测对吗?
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这样测对吗?
1s后,拿出温度计读数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相平。
【进行实验】
分别向烧杯中倒入冷水、温水、热水,用温度计测量它们的温度,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记录】
被测物体 冷水 温水 热水
温度t/℃
【交流讨论】
使用液体温度计进行测量时,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结论】
写出你测得的冷水、温水和热水的温度。
温度
概念:
摄氏温度
温度计
规定:将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温度定为0℃,沸水温度为100℃
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测量温度:常见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分类:煤油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单位:℃
常见温度值
各种温度计的对比
物体的冷热程度(t)
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D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该温度计的量程是
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液体读数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2.测量液体温度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C
3.(多选)关于实验室的酒精温度计及家用水银体温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再读取示数
C.二者相比,体温计的分度值更小,更精确
D.读数完成后,两只温度计都需要轻甩几下,以便下次使用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