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暑假弯道超车检测卷(全册内容)-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周长一定是( )。
A.合数 B.奇数 C.质数
2.同学们已经学过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根据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进行整理(如图),①②所对应的图形分别是( )。
A.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B.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C.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3.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有( )句。
①2x和x2意义不同,所以结果不可能相等。
②一个数的倍数不一定比它的因数大。
③圆和半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都有无数条对称轴。
④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4个,它们的和是2。
A.1 B.2 C.3
4.林林运用转化的策略,将下列各选项中的左图转化成右图,使面积计算变得简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B. C.
5.两根同样2米长的铁丝,从第一根上截去它的,从第二根上截去米,余下部分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无法比较
6.在一个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扇形,扇形的半径是( )厘米。
A.4 B.8 C.16
7.字母A表示数字“0”,字母B表示另一个数字。下面的四位数中,( )一定同时是2、3、5的倍数。
A.BBBA B.BBAB C.BBAA
8.已知5a=8b(a、b均不为0),根据等式的性质,下面的等式不成立的是( )。
A.15a=24b B.5a+2b=10b C.8a=11b
二、填空题
9.在括号里填上“>”“<”或“=”。
( ) 0.5( ) ( )
10.在1、11、12、22、63这五个数中,(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是质数,合数有( )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 );将63分解质因数为( )。
11. (保留两位小数)。
12.圆面积公式推导有不同的方法,小明把一个圆分成16等份,得到16个大小相等的扇形,再把这些小扇形拼成近似的三角形。如果这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那么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 )厘米,高是( )厘米。
13.如果A=2×n×7,B=2×2×2×m,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14.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是( )。
15.金寨县某茶农,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喷洒施肥,减少用量还提高了效率,比人工快8倍。如果人工需要a小时喷洒,使用无人机需要( )小时。
16.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相邻边的长分别是米和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米。
三、计算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0.32=
18.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9.解方程。
5x-3x=5.2 2x-0.5×6=7
20.计算如图涂色部分的面积。
四、解答题
21.如图,要在路AB和BC的一边摆盆花,要求每两盆花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A、B、C处各摆一盆,这条小路最少摆几盆花?
22.学校运来吨黄沙,砌墙用去,建操场用去,还剩这堆黄沙的几分之几?
23.小明每天早上骑自行车到学校需20分钟,晚上放学原路返回。这辆自行车车轮外直径大约是0.6米,车轮平均每分钟转80圈,如果小明骑车速度不变,小明一天大约行多少千米?(得数保留整数)
24.张伯伯家养殖场养了鸭和鹅,鸭的只数是鹅的2.2倍,且鸭比鹅多了180只。张伯伯家养鹅多少只?(用方程解)
25.六年级学生要植一些树(不超过200棵)。如果每行植6棵,最后多1棵;如果每行植7棵或者8棵,最后也多1棵。这批树苗有多少棵?
26.金寨某茶农家改修建一个储水池,在一个直径AB=8米的圆形土地上,其开挖的部分用阴影表示,∠AOC=90°,下面的空白是以AO为直径的半圆。
(1)请问开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每棵茶树一次需要浇水0.5立方分米,如果储水池一次要满足将50000棵茶树浇完,储水池至少需要能储水多少立方米?
《暑假弯道超车检测卷(全册内容)-数学五年级下册苏教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B C B A A C
1.A
【分析】 大于1的自然数中,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是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是奇数。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判断质数与4的乘积即可。
【详解】2既是质数也是偶数,除了2以外其他的质数都是奇数。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是2,正方形的周长是2×4=8,8是合数;
假设正方形的边长是3,正方形的周长是3×4=12,12是合数;
所以,正方形的边长是质数,它的周长一定是合数。
故答案为:A
2.C
【分析】根据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长方形能推导出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等。与②一起能推导出的是梯形,而梯形可以由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移动使一组对边不平行得到,可知①为平行四边形;通过平行四边的底的一个顶点作另一边的平行线就能推导出三角形,即②是三角形。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分析可知,结合图示可知①②所对应的图形分别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故答案为:C
3.B
【分析】①2x表示2个x相加,即2乘x,x2表示2个x相乘,即x乘x,举例说明即可;
②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据此分析;
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而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
④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且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最简真分数,据此写出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相加即可。
【详解】①如果x=2,2x=2×2=4,x2=2×2=4,2x和x2意义不同,结果可能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②一个数的倍数不一定比它的因数大,如5既是5的倍数又是5的因数,原说法正确,。
③如图,圆和半圆形都是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半圆只有1条对称轴,原说法错误。
④,分母是12的最简真分数有4个,它们的和是2,原说法正确。
说法正确的有2句。
故答案为:B
4.C
【分析】
(1)将图中的两个阴影部分分别向左和向下平移得到,则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大长方形的面积-空白小长方形的面积;
(2)中小圆的半径是正方形边长的,中大圆的半径是正方形边长的,÷=×6=3,则大圆的半径是小圆半径的3倍,,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9倍,所以9个小圆的面积等于1个大圆的面积,直接求出大圆的面积就是阴影部分的面积;
(3)假设空白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则阴影部分正方形的边长大于2,中阴影部分正方形的边长等于2,那么两个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相等,即左图不能转化成右图,据此解答。
【详解】
A.分析可知,通过平移可以把左图转化成右图,把阴影部分的面积转化为大长方形和小长方形的面积差使面积计算变得简单;
B.分析可知,左图中9个小圆的面积等于右图中1个大圆的面积,左图转化成右图之后面积计算变得简单;
C.分析可知,中两个阴影部分正方形的边长不相等,即两阴影部分的面积不相等,所以左图不能转化成右图使面积计算变得简单。
故答案为:C
5.B
【分析】分别计算出余下部分的长度,比较即可。第一根,根据分数的意义,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取走的份数,铁丝长度÷4×3=截去的长度,铁丝长度-截去的长度=余下部分的长度;第二根,铁丝长度-截去的长度=余下部分的长度。
【详解】第一根:2-2÷4×3
=2-1.5
=0.5(米)
第二根:2-=(米)
0.5<
余下部分相比较,第二根长。
故答案为:B
6.A
【分析】正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扇形,那么扇形的半径等于方形的边长,根据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确定正方形的边长即可。
【详解】因为16=4×4,所以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
如果在面积为1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中剪出一个最大的扇形,扇形的半径是4厘米。
故答案为:A
7.A
【分析】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的数字是0,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的数,据此分析。
【详解】A.BBBA,A表示数字“0”,B+B+B=3B,无论B是几,3B都是3的倍数,BBBA是2、3、5的倍数;
B.BBAB,如果B是1则BBAB不是2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排除;
C.BBAA,A表示数字“0”,如果B是2,B+B=2+2=4,不是3的倍数,排除。
BBBA一定同时是2、3、5的倍数。
故答案为:A
8.C
【分析】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结果还是等式,据此分析。
【详解】A.根据等式的性质2,5a=8b两边同时×3,可得15a=24b;
B.根据等式的性质1,5a=8b两边同时+2b可得5a+2b=10b;
C.根据等式的性质1,5a=8b两边同时+3a可得8a=8b+3a;或两边同时+3b可得8a+3b=11b,得不出8a=11b。
等式不成立的是8a=11b。
故答案为:C
9. < > <
【分析】小数与分数比较大小,先把小数转化为分数,再根据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比较大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以公分母为分母的分数,再根据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大小。
【详解】,所以
所以
,所以
10. 1 11 3 12 63=3×3×7
【分析】质数是指在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的自然数;合数是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
1的因数只有1个就是它本身,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1的因数只有1和11,符合质数的定义。
12=1×12,12=3×4,12=2×6,因数有1、2、3、4、6、12。
22=1×22,22=11×2,因数有1、2、11、22。
63=1×63,63=3×21,63=7×9,因数有1、3、7、9、21、63。
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是0、2、4、6、8;3的倍数的特征是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12个位是2,是2的倍数,1+2=3,是3的倍数。
分解质因数就是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
【详解】12:12=1×12,12=3×4,12=2×6
22:22=1×22,22=11×2
63:63=1×63,63=3×21,63=7×9
所以12,22,63是合数。
12:1+2=3
63=3×3×7
在1、11、12、22、63这五个数中,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11是质数,合数有3个;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数是12;将63分解质因数为63=3×3×7。
11.7;16;6;0.29
【分析】第一空: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商不变的性质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分子10变成2,是除以5,那么分母35也要除以5;
第二空: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除数35变为56,56÷35=1.6,即除数乘1.6,那么被除数也需要乘1.6;
第三空:先看分母,7+21=28,分母7变成28,是乘4。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也要乘4,2×4=8,原来分子是2,用8减去2即可;
第四空:计算10÷35=0.2857……,保留两位小数,看千分位是5,向百分位进1。
【详解】第一空:;10÷2=5;35÷5=7
第二空:56÷35=1.6;10×1.6=16
第三空:7+21=28;28÷7=4;2×4=8;8-2=6
第四空:10÷35=0.2857……;0.2857……≈0.29
12. 3.14 8
【分析】把圆分成16等份的扇形,拼成近似三角形时,三角形的底相当于圆周长的(因为观察图形,底由4个扇形的弧组成,总共16个扇形)。圆的周长公式是C=2πr,已知半径r=2厘米,π取3.14,则圆的周长为2×3.14×2=12.56厘米。以此即可求出三角形的底。拼成的近似三角形的高相当于圆半径的4倍。已知圆的半径是2厘米,所以用半径乘4即可。
【详解】2×3.14×2=12.56(厘米)
12.56×=3.14(厘米)
2×4=8(厘米)
拼成的三角形的底是3.14厘米,高是8厘米。
13. 2 56mn
【分析】A和B分解质因数后,它们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公有质因数和各自独有质因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2,最小公倍数是2×n×7×2×2×m=56mn。
14.32cm2/32平方厘米
【分析】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由两部分组成,左边阴影部分的面积=圆的面积÷4-三角形的面积,其中圆的半径为8cm,三角形的底和高都等于8cm;右边阴影部分的面积=正方形面积-圆的面积÷4,其中正方形的边长为8cm,圆的半径为8cm;根据圆的面积=πr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代入相应数值分别计算出左右两边阴影部分的面积,最后把左右两部分阴影面积相加,据此解答。
【详解】
(cm2)
因此阴影部分的面积是32cm2。
15.
【分析】已知无人机比人工快8倍,这意味着无人机的效率是人工效率的1+8=9倍(快8倍就是原来的9倍)。用人工需要的时间除以9即可解答。
【详解】a÷(1+8)
=a÷9
=(小时)
所以使用无人机需要小时。
16.
//3.25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特征:两条腰的长度相等;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据此,判断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底边长,进而求出它的周长即可。
【详解】
,可知腰长不是米,而是米
(米)或(米)或3.25(米)
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相邻边的长分别是米和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或或3.25)米。
17.;;1;;
;;;0.09
【解析】略
18.;;
2;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c-b,可得,然后依次计算即可。
: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c-b,可得,然后依次计算即可。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则原式变为,然后依次计算即可。
:根据减法的性质a-b-c=a-(b+c),可得,然后依次计算即可。
【详解】
=2
19.;x=2.6;x=5
【分析】(1)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减计算即可。
(2)先计算等式左边的减法,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计算即可。
(3)先计算等式左边的乘法,再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除以2,计算即可。
【详解】
解:
5x-3x=5.2
解:2x=5.2
x=5.2÷2
x=2.6
2x-0.5×6=7
解:2x-3=7
2x=7+3
2x=10
x=10÷2
x=5
20.6.88平方厘米
【分析】由图可知,三个空白部分均为半径为4厘米的扇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则空白部分合在一起是一个半径为4厘米的半圆,整个图形是一个三角形,涂色部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半圆的面积,据此解答。
【详解】(4+4)×(4+4)÷2-3.14×42÷2
=8×8÷2-3.14×42÷2
=64÷2-3.14×16÷2
=32-50.24÷2
=32-25.12
=6.88(平方厘米)
所以,涂色部分的面积是6.88平方厘米。
21.18盆
【分析】在路AB和BC的一边等间距摆放花盆,要求最少摆几盆,那么间距就是250和175的最大公因数,应用分解质因数法求出最大公因数。A、B、C处各摆一盆,可以看作两端都植树的问题,根据“棵数=总长÷间距+1”解答。
【详解】250=5×5×5×2
175=5×5×7
所以250和175的最大公因数是5×5=25。
(250+175)÷25+1
=425÷25+1
=17+1
=18(盆)
答:这条小路最少摆18盆花。
22.
【分析】把吨黄沙看作单位“1”,用1减去两次用掉的和就是剩下这堆黄沙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
【详解】1--
=--
=
答:还剩这堆黄沙的。
23.6千米
【分析】根据圆周长=πd,求出车轮的周长,再乘80圈,求出每分钟前进多少米。将速度乘20分钟,求出骑自行车到学校行多少米,再乘2,求出往返一共多少米。最后将单位换算为千米。并根据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
【详解】3.14×0.6×80×20×2
=1.884×80×20×2
=150.72×20×2
=6028.8(米)
6028.8米=6.0288千米≈6千米
答:小明一天大约行6千米。
24.150只
【分析】设养鹅只,根据“鹅的只数×2.2-鹅的只数=180只”列方程,再应用等式性质2解答出鹅的只数。
【详解】解:设鹅的只数为只,
答:张伯伯养鹅150只。
25.169棵
【分析】根据题意,每行植6棵、7棵或8棵,最后都多1棵,说明这批树苗的总棵数比6、7、8的公倍数多1,且小于200棵。据此先求出6、7、8的最小公倍数,并从中找出最小公倍数小于200的倍数,最后加1,即是这批树苗的总棵数。
【详解】6=2×3
8=2×2×2
6,7和8的最小公倍数是:2×2×2×3×7=168
6,7和8的公倍数有:168,336,504…
168+1=169(棵)
169<200
答:这批树苗有169棵。
26.(1)31.4平方米
(2)25立方米
【分析】(1)观察可知,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可用大圆的减空白小半圆。
(2)用每棵茶树一次的浇水量乘茶树棵数,再把单位转化为立方米即可。
【详解】(1)
(平方米)
答:开挖的面积是31.4平方米。
(2)0.5×50000=25000(立方分米)=25(立方米)
答:储水池至少需要能储水25立方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