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21 10:34: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雨一来,花的学校了。花孩子们冲了出来,他们起, 互相问好,在绿草地上、。这时候,他们尽情游戏,不用担心被站墙角了。
二、判断题
2.《大青树下的小学》文中写小动物主要是为了突出这所学校在大森林里面。( )
3.《不懂就要问》中,孙中山具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精神。( )
4.《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飞鸟集》,他的诗集还有《新月集》《园丁集》。( )
5.“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句话中加点部分把东风当作人来写,十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东风吹拂着的样子和在竹林中发出的响声,很有新鲜感。( )
三、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在花的学校,雷声hōng xiǎng( )预告着zhèn yǔ( )。雨后小径shī rùn( ),孩子们吹起fēng dí( ),在lǜ cǎo( )上kuáng huān( )舞蹈。他们jué de( )这是zì rán( )的乐趣。但老师提醒:别糊涂,要完成gōng kè( )。小明今天fā dāi( )没复习,老师yán lì( )地批评,他只好jí máng( )补写。
7.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摇( )晃脑 ( )头散发 张牙( )爪 提心( )胆
面红耳( ) 手忙脚( ) 眼( )手快 口( )舌燥
(1)这些词语共同的特点: 。类似这样的词语我还知道: 、 。
(2)我和妹妹为了谁先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总是会争得 ,真是太不应该了。
(3)明明背诵古诗时,总喜欢 ,像个老学究。
8.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本文的主人公是 。主要讲述了他小时候在 学习时,因为 ,所以壮着胆子 。这表现出他具有 的精神。
(2)“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中“学问”的意思是 (①疑问;问题②知识;学识)。
四、语言表达
9.新学期班里成立了几个兴趣小组,请你为它们取一个响亮的名字吧。
五、句子训练
10.孙中山的问题吓呆了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
①改为“把”字句:
②改为“被”字句:
11.读下面的句子,再仿写。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雨点儿
(2)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春风一吹, 。
白雪一落, 。
六、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选段)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12.选文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学生( )的两个情景。
A.安静与热闹 B.上课与下课 C.窗外与树下
13.用“______”画出文中表现“窗外安静”的句子。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孩子们______。
14.选文写了鸟儿、蝴蝶和猴子等小动物,对描写这些小动物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 )
①突出边疆小学欢快、活泼的校园气氛。
②突出孩子们读书认真。
③为了表现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
④为了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你喜欢这样的民族小学吗?回想课文,说说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读类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花的世界
①有一天,我在公园里玩,忽然看到了许多花。一簇簇丁香花,紫色的花瓣显得那么雍容华贵,白色的是那样洁白无瑕,它们互相簇拥着,在微风吹动下,像一个花的摇篮。
②我向前走了一下,又看见了许多花,仿佛这是一个花的王国,那两顶美丽的玫瑰花自己坐上王位,做起花王和花后来。所有的鸡冠花排在两边站着,弯着腰行礼,它们就是花王的侍从。各种好看的花朵都来了,于是,一个盛大的舞会也就开始了。
③紫罗兰就是小小的海军学生,它们把风信子和香红花称为“小姐”,跟它们一起跳舞。郁金香就是“花太太”,它们在一旁监督:舞会要开得盛大、有序。
④花的世界,美不胜收。
16.根据词义,写出文中对应的词语。
(1)非常白,没有任何瑕疵。 ( )
(2)形容仪态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
17.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文中出现的花有 、 、风信子、香红花、 。其中把 比作海军学生,把 比作花王的侍从。
18.你最喜欢哪种花?为什么?
七、书面表达
19.习作。
我们的同学都各有特点:有的喜欢做手工,有的唱歌很好听,有的热心助人……请以“我的同学很特别”为题,把你想写的同学的特别之处写清楚,让别人读了习作就能猜出你写的是谁。
要求:1.语句通顺,内容具体;2.用上有新鲜感的词语或句子。
《第1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2024)》参考答案
1.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假”“扬”“臂”“舞 ”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
【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的理解。
《大青树下的小学》主要描写了边疆一所小学里不同民族的孩子们共同学习、和睦相处的场景,展现了大青树下的校园美景和民族团结的美好氛围。文中描写小动物来看热闹是为了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不是突出这所学校在大森林里面。
故说法错误。
3.√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不懂就要问》的主要内容是: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表现了孙中山具有宁愿挨打也要弄清道理、勤学好问的精神。
故此题判断为正确。
4.×
【详解】本题考查作家作品识记。
课文《花的学校》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新月集》,而非《飞鸟集》。他的诗集包括但不限于《新月集》《飞鸟集》和《园丁集》。这些诗集都是泰戈尔的重要作品,并广受读者喜爱。因此题目表述不准确,判断错误。
5.√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这句话中,“走过”“吹着口笛”把东风拟人化,赋予了东风人的动作和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东风自由、欢快地吹拂的样子,以及它在竹林中发出类似吹口笛的响声,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生动地感受到东风的动态和声音,给人以新鲜、独特的感受。
故本题正确。
6. 轰响 阵雨 湿润 风笛 绿草 狂欢 觉得 自然 功课 发呆 严厉 急忙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
根据所学拼音知识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一定要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书写时注意“轰、阵、润、绿、觉、然、功、厉、急”的正确写法。
7. 头 披 舞 吊 赤 乱 疾 干 都包含身体部位名称 眉清目秀 手舞足蹈 面红耳赤 摇头晃脑
【详解】本题考查补充词语和词语搭配。
摇头晃脑:形容自己感觉很有乐趣或自己认为很不差的样子。
披头散发: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张牙舞爪:形容猛兽凶恶可怕,张开嘴巴又挥舞着爪子的。也比喻猖狂凶恶。
提心吊胆:形容对事情不能放心,非常害怕。
面红耳赤:脸和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手忙脚乱:指慌乱,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也比喻做事慌乱,没有条理。
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
口干舌燥:形容说话太多,非常干渴。
(1)这些词语中都有身体部位的名称,比如“头”“发”“牙”“心”“耳”“手”“眼”“口”等,所以都包含身体部分名称。这样的词语还有:左膀右臂、三头六臂、头重脚轻、钢筋铁骨等。
(2)结合句子语境可知争论的时候,会涨得脸和耳朵发红的情况,故选“面红耳赤”。
(3)结合句子语境可知,背古诗的时候会头晃来晃去,故选“摇头晃脑”。
8. 孙中山 私塾 不懂书中的意思 向先生提问 不懂就问、勇于求知 ②
【详解】本题查课文内容理解与字词解释。
(1)出自课文《不懂就要问》,讲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不怕先生的惩罚,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体现了勤学好问(或“求知若渴”“勇于质疑”)的精神。
(2)“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意思是:只有不懂就问,才能弄清楚学问。“学问学问”是重复强调,意为“学习就要主动提出疑问”,因此“学问”指的是通过学习和积累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
故选②。
9.火神足球队 舞之炫小组 涂鸦小组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能力。
首先,仔细观察每个图所展示的活动内容。然后,根据活动的特点和目的来构思名字,名字要能够突出活动的主题,富有吸引力和创意,同时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记忆。
示例:绿茵勇士足球队 舞动精灵小组 多彩画笔俱乐部
10. 孙中山的问题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 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被孙中山的问题吓呆了。
【详解】本题考查把字句、被字句与陈述句的互换。
(1)本题要求把陈述句改为“把”字句,需要把主语和宾语找出来,然后按照“把”字句的基本结构作答。“把”字句的基本结构为:主语+“把”+宾语+动作。本句中,主语是“孙中山的问题”,宾语是“同学们”,动作是“吓呆了”。
改写为:孙中山的问题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
(2)本题要求把陈述句改为“被”字句,可以按照“被”字句的基本结构作答。“被”字句的句式结构为:被动者被主动者怎么样了。本句中,“孙中山的问题”是主动者,“同学们”是被动者。
改写为: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被孙中山的问题吓呆了。
11.(1)蹦过池塘,在荷叶上打着节拍。
(2) 它们便苏醒了 它们便躲起来了
【详解】(1)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东风”当作人来写,赋予“东风”“走过”(人的动作)、“吹着口笛”(人的行为),让东风具有人的灵性,使语句生动形象,展现出独特的画面感。
仿写时要抓住“雨点儿”,赋予它人的动作、行为或情感。比如想雨点儿的动态,像“奔跑”“跳舞”“歌唱”等,再搭配合适的场景,像“池塘”“街道”“花瓣”等,让雨点儿人格化,呈现生动场景。
示例:雨点儿蹦跳着越过小溪,在荷叶上欢快地舞蹈。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同样是拟人,“放假”是人的行为,把“他们”(可理解为花儿等植物)人格化,简洁又形象地体现出雨对“他们”产生的影响,营造出活泼的氛围 。
“春风一吹”,思考春风带来的变化,把相关事物(如小草、花朵、柳枝等)人格化,用简洁的拟人化语句,体现春风吹拂后事物的状态,比如“狂欢”等 。
“白雪一落”,围绕白雪降临后的情景,将所涉及的事物(如麦苗、大地、屋顶等)赋予人的行为或状态,像“盖被子”“换装”等,突出白雪带来的影响。
示例:春风一吹,花儿们便露出了笑脸。
白雪一落,大地便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12.B 1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学习认真,读书声音好听。 14.D 15.我喜欢这样的民族小学。这所小学有不同民族学生一起学习,很团结;上课读书声好听,吸引小动物,氛围好;下课活动丰富,还能和小动物互动,充满欢乐与生机。
【导语】这篇选段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疆民族小学独特的校园氛围。作者巧妙运用动静对比的艺术手法:上课时用拟人化的自然景物(树枝、鸟儿、蝴蝶)和动物(猴子)的静态聆听,衬托出孩子们朗朗书声的魅力;下课时则以欢快的活动场景展现少数民族特色。文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既体现了童真童趣,又暗含教育熏陶的力量。文字间流淌着对多民族文化交融的赞美,是一幅充满生机与诗意的边疆教育风情画。
1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
结合文中“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知,选文主要描写了“上课”和“下课”两个场景。
故选B。
13.本题考查找关键词句和句子的理解。
仔细阅读文章,结合文中“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可知,这一句通过树枝、鸟儿、蝴蝶的状态直接展现了窗外的安静。从这个句子中,能感受到孩子们朗读课文的声音十分动听,学习非常认真,以至于窗外的树枝、鸟儿、蝴蝶都仿佛被吸引,沉浸其中,不忍心打扰这美好的学习氛围。
14.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理解。
①鸟儿、蝴蝶和猴子等小动物的出现,给校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它们或聆听孩子们读书,或在下课时被孩子们的活动吸引,侧面烘托出校园里充满趣味、欢快活泼的氛围,所以①正确。
②结合文中“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可知,通过描写小动物们安静聆听的状态,从侧面表现出孩子们读书十分认真,声音具有吸引力,所以②正确。
③文中描写小动物并非是为了体现它们胆子大,而是借助小动物的反应来衬托校园的氛围和孩子们的活动,所以③错误。
④结合文中“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可知,小动物们的到来进一步凸显了孩子们下课后的欢乐和自由,所以④正确。
综上,①②④说法正确。
故选D。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
文中对小学的描写,里面有不同民族孩子的友好相处,有课堂上的专注氛围,还有课后的欢乐场景,这些都充满了美好,所以自然是喜欢的。文中提到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学习,一起活动,这能体现出团结的氛围;上课的时候,窗外的树枝、鸟儿、蝴蝶甚至猴子都被吸引,这其实是在侧面表现孩子们读书认真投入;下课后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还有小鸟和松鼠来凑热闹,这能看出课后的欢乐和自由;另外,大青树等自然元素的存在,也让校园和自然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示例:我喜欢这样的民族小学。这所小学里,不同民族的孩子一起学习、玩耍,十分团结。上课时,孩子们读书认真,连鸟儿、蝴蝶都静下来听;下课后,大家在大青树下跳舞、做游戏,热闹得吸引了小鸟和松鼠,校园和自然相融,充满欢乐与生机。
16. 洁白无瑕 雍容华贵 17. 丁香花 玫瑰花 鸡冠花 紫罗兰 鸡冠花 18.我最喜欢玫瑰花,因为它色彩艳丽,花瓣层层叠叠,像穿着华丽礼服的公主,散发着迷人的香气,仿佛自带浪漫的气息。
【导语】这篇《花的世界》以拟人化的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童趣的花卉王国。作者通过细腻的观察,将不同花卉赋予人格化角色:雍容华贵的丁香、尊贵的玫瑰王后、行礼的鸡冠花侍从等,展现出一个层次分明的“花的社会”。文本语言生动形象,特别是“花的摇篮”“盛大舞会”等比喻,既体现了花卉的自然特征,又赋予其童话色彩。结尾“美不胜收”四字,既是对视觉盛宴的总结,也暗含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全文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诗意想象。
1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找关键词。
(1)第①段“白色的是那样洁白无瑕”中“洁白无瑕”在文中指形容白色的丁香花花瓣纯净洁白,没有一点斑点、污渍等瑕疵,突出白色丁香花的纯净、素雅,展现其外观的完美。
因此可知“洁白无瑕”的意思是:形容非常白净,没有一点瑕疵。故意思是“非常白,没有任何瑕疵”的词语是“洁白无瑕”。
(2)第①段“紫色的花瓣显得那么雍容华贵”中“雍容华贵”描绘紫色丁香花的姿态、气质,体现花瓣呈现出的文雅从容、端庄大方且带有高贵感的样子,让紫色丁香花仿佛有了优雅的“仪态”,凸显其独特的美感。
因此可知“雍容华贵”的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文雅大方,从容不迫,富贵而有气质。故意思是“形容仪态文雅从容,庄重大方”的词语是“雍容华贵”。
1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第①段“一簇簇丁香花,紫色的花瓣显得那么雍容华贵……”可知文中出现的花有“丁香花”;
第②段“那两顶美丽的玫瑰花自己坐上王位,做起花王和花后来”可知文中出现的花有“玫瑰花”;
第③段“郁金香就是‘花太太’,它们在一旁监督……”可知文中出现的花有“郁金香”。
第③段“紫罗兰就是小小的海军学生”,可知把“紫罗兰”比作海军学生。
第②段“所有的鸡冠花排在两边站着,弯着腰行礼,它们就是花王的侍从”,可知把“鸡冠花”比作花王的侍从。
18.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这是一道阅读延伸类主观题,聚焦阅读后的个性化表达。
要求基于文中对花的描写(如拟人化呈现、独特角色设定),关联个人喜好,检验对文本内容的吸收与理解。鼓励输出个人感受,锻炼情感共鸣、观点组织与语言表达能力,让阅读从理解走向个性化感悟。
从文中(丁香花、玫瑰花、鸡冠花、紫罗兰、郁金香)或拓展(生活中其他花)选一种。结合文本写法(如“紫罗兰是海军学生”这类拟人创意)、花的特点(颜色、姿态等),讲清喜欢的原因。比如选文中的郁金香,可关联“花太太监督舞会”的有趣设定,说喜欢其“优雅又有责任感”的形象;选生活里的向日葵,可联系文中对花的生动描写风格,讲它“阳光、积极”等。
示例:我最喜欢郁金香,文中说郁金香是“花太太”,在一旁监督舞会开得盛大、有序,这个设定特别有趣,让郁金香像一位优雅又认真的长辈,仿佛真的在守护这场花的聚会,所以我喜欢。
19.例文:
我的同学很特别 他是一位很帅男生,留着一头刺猬般的短发,圆圆的脸上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面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
他很喜欢看书。正因为他读的书多,所以同学们一有问题就向他请教。而他的性格也很温和,总是像一个小老师一样,细心地为同学讲解,因此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他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对待老师交待的工作特别认真。有一次,老师让他找几个人主持中秋节的主题班会,没想到他找到了我,问我想不想参加,刚开始我有点胆怯,他对我说:“没事的,你学了那么长时间的影视表演,一定能主持好的。”在他的鼓励下,我脱口而出:“行,我参加。”他对这次的主题班会的整体策划费了不少心,找稿子,改稿子,给我们发稿件、分角色。他让我们都清楚地明白自己该负责哪一部分,并组织我们排练了好多次。星期一班会非常成功,我们表现得很好,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表扬,掌声一阵接一阵,但我们心里都知道,这一切都归功于他的组织和策划。
你们猜,这个聪明、认真的小男孩是谁呢?今后我要把他作为学习的好榜样。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通过审题可知,本次习作要求写人,以“我的同学很特别”为题。我们在生活中会接触很多人,特别是自己熟悉的同学。他们有的勤劳,有的懒惰;有的处处为别人;有的时时为自己;有的铺张浪费,有的俭省节约……将身边不同的类型的同学用文字真实地记下来,就是写人的作文。
而本次作文要求我们要抓住所写之人的特点,所选材时一定要注意。写一篇写人的作文,首先要想一想这个人在外貌、品质方面有什么特点,然后选取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写事例应做到:选择的事例要小、要精;要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
开头:开门见山或修辞是开篇,引出你认为有特别之处的同学是谁。
中间:详细叙述这位同学的特点,可以从运动,学习,品德三个不同的角度描述学生的特别之处,每个角度通过具体事例进行支撑,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通过具体事例,写出这个同学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点,重点侧重人物的内在品格。写人的作文就是要抓住这些特点,通过特点反映出这个人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思想品质,等等。这些特点抓得越准确,事例写得越具体,给读者留下的印象就越深刻。选好事例。写人的文章,也要写事例,通过一个或几个事例来表现出这个人的特点(最好用两、三件事来写一个人)。选择事例时,要选那些能打动人、影响人、感染人,给人印象深刻的事例,也就是要选择典型、新颖的事例。运用描写。要想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就要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神态、肖像等多种描写方法。
结尾:总结全文,深化文章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