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
(一)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雎鸠起兴,引出淑女之思。
《蒹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溯洄从之的艰难与执着。
《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绘大海吞吐星辰的气象。
《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归隐田园的悠然。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________的《________》。
(二)语段综合运用(共15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6—9题。
“数字遗产”时代悄然来临:聊天记录、朋友圈、云端相册……当生命终点与数据终点重叠,谁来为记忆守门?古人以家书、日记托付情感,纸页泛黄仍有余温;今人以云端存储一切,却可能在一次断电中化为乌有。当“永久保存”成为营销噱头,我们是否也在失去“慢慢遗忘”的权利?
用一句话概括作者对“数字遗产”的担忧。(不超过25字,3分)
文中“纸页泛黄仍有余温”一句有何表达效果?(3分)
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慢慢遗忘的权利”。(4分)
班级将举行“写给十年后的自己”书信封存活动,请写一句宣传标语,不超过16字。(5分)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0—15题。
老银匠把一块银屑放在火上,火焰在银面跳舞,映出他额头的沟壑。
“银会记住火的温度。”他说。
少年举着激光雕刻的银饰:“机器更精准。”
老银匠递给他一只手工银镯:“贴腕。”
银镯微凉,却像月光落在皮肤上。
少年闭眼,听见银片深处传来远古的铃声。
“银会记住火的温度”一句有何深层含义?(4分)
“火焰在银面跳舞”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何效果?(4分)
少年“听见远古的铃声”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4分)
文中“月光落在皮肤上”有何象征意义?(4分)
结合全文,谈谈“精准”与“情感”如何统一。(4分)
请从“非遗传承”角度,谈谈老匠行为的价值。(不少于80字,5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1. 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16—18题。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结尾四句有何寓意?(4分)
全诗塑造木兰形象的主要手法是什么?(4分)
“扑朔”“迷离”在修辞上有何特色?(4分)
2. 阅读《出师表》(节选),完成19—20题。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解释下列加点词。(每小题1分,共4分)
(1)今当远离 当:____
(2)临表涕零 涕:____
(3)不知所言 言:____
(4)受恩感激 感激:____
本句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情感?(4分)
三、写作(共5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材料:哲学家萨特说:“他人即地狱。”也有人说:“他人即镜子。”今天,我们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一)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王之涣 《凉州词》
(二)语段综合运用(15分)
担忧数字遗产脆弱,记忆或瞬间湮灭。(3分)
以“泛黄”“余温”写纸质记忆的温情,与数字冰冷对照。(3分)
拟人,把“遗忘”写成可慢品的过程,含蓄隽永。(4分)
示例:纸短情长,十年回响。(5分)
二、阅读理解(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既指银屑经火而变,又寓手工承载情感温度。(4分)
拟人,赋予火焰生命,突出匠人专注。(4分)
通感,由触觉到听觉,表现少年心灵震撼。(4分)
象征手工银器承载的月光与岁月,温柔宁静。(4分)
精准满足功能,情感注入故事;二者合一,器物方有灵魂。(4分)
示例:老银匠以火为笔、银为纸,把千年月光与心跳锻进镯子,让非遗在腕间苏醒。(5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赞木兰女扮男装未被识破,突出其智勇。(4分)
以叙事为主,夹以细节描写,生动塑造。(4分)
双声叠韵,形象生动,富有节奏。(4分)
(1)将要 (2)眼泪 (3)言辞 (4)感恩戴德(每小题1分)
表达感恩、眷恋与难舍之情。(4分)
三、写作(50分)
立意示例:以尊重与理解化解他人即地狱;或:在他人镜中照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