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5-2016学年高一语文课时作业:第11课《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1 20:0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课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时间:30分钟
总分:60分)
一、选择题(28分,每小题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指摘(zhāi)
提携(xié)
孜孜(zī)
敷衍塞责(sài)
B.贻误(yí)
砥砺(dǐ)
中道(zhōnɡ)
开诚布公(chénɡ)
C.潜修(qián)
无虞(yú)
商榷(quě)
旁稽博采(jī)
D.肄业(yì)
干禄(ɡàn)
訾詈(zǐ)
道义相勖(xù)
答案
B
解析
A项,塞:sè;C项,榷:què;D项,干:ɡā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______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初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______。唐代以后的律诗中对偶句尤为常见,如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的“风吹古木晴天雨,______”。
A.涌现
屡见不鲜
寥廓江天万里霜
B.出现
司空见惯
寥廓江天万里霜
C.出现
屡见不鲜
月照平沙夏夜霜
D.涌现
司空见惯
月照平沙夏夜霜
答案
C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被誉为工业设计界的“诺贝尔奖”的金圆规奖于2015年首次迈向国际,对于一位工业设计师而言,拿到“金圆规奖”是其设计生涯的最高奖项。
B.对那场战争、对那段历史能否始终保持正确的认识,是改善和发展中日关系的关键所在,也是中日经贸关系良好发展的重要条件。
C.法律专家认为,“海淘”虽然属于买卖双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私事,但跨境消费的特殊性决定了消费者仅凭个人之力难以有效维权,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出面予以法律支持和保护。
D.“抢红包”已成为今年春节的新现象,亲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友以这种最新的方式互赠红包,其真正价值在于它所承载的美好希望,年味则在这种愿景的催化下愈发浓郁。
答案
D
解析
A项,拿到“金圆规奖”是最高奖项,主宾搭配不当。B项,两面对一面,不合逻辑。C项,语序不当,“虽然”移到“海淘”前面。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之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______。
①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②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③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极多。
④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⑤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⑥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A.⑤③①②⑥④
B.⑤③②①⑥④
C.⑥④②①⑤③
D.⑥④②①③⑤
答案
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32分)
凯旋门广场上的演说
戴高乐
这些为法兰西捐躯但同法兰西一起凯旋的人,在日日夜夜决定着我们命运的战场上牺牲的战士,经历了我们的一切痛苦和胜利的烈士现在回来了!
他们代表着在我国备受屈辱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候,选择了光荣道路的许多人,他们现在安息在只有上帝才知道姓名、高举神圣的火炬、在30年战争的最初战斗中牺牲的民族精华的周围,受到两千年来为保卫祖国而贡献出生命的人们的英灵的保护。现在,他们聚集到这里了!
但是,面对这些使我们流泪和自豪的死者,我们活着的法国儿女,应该接受他们刚刚留给我们的教训。
我们应该了解我们国家的安全很久以来就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没有保障的,因为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不得不为那样多的危急付出重大的牺牲!我们应该认清,祖国的利益永远是至高无上的法律,在严酷的世界和艰难的时局给它造成的形势下,一切(是,一切!)都应该服从效忠祖国的义务!
为了医治遍体鳞伤的法兰西,我们应该团结如手足,如手足!这就是说,不作无谓的争执,迈着同样的步伐,唱着同样的歌曲,在同一条道路携手前进!
当这些烈士到安葬他们的圣地去永远守
( http: / / www.21cnjy.com )卫首都的时候,当在我们旗帜下生活于我们领土的各个角落和海外各处的男女同胞们回忆我们的光荣并为死者默哀的时候,我们要让重新团结起来的伟大人民的视线和胸襟面向未来。
法兰西万岁!
5.文中说:“经历了我们的一切痛苦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胜利的烈士现在回来了”“我们的一切痛苦”是指________(不超过10字),“胜利”是指________。(6分)
答案
我国备受屈辱(或我国被法西斯侵略)
战胜法西斯(或二战胜利)
6.“在30年战争的最初战斗中牺牲的民族精华”是指________(不超过15字)。(8分)
答案
一战中牺牲的烈士
7.“面对这些使我们流泪和自豪的死者”指的是哪些人?(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二战中牺牲的烈士;②一战中牺牲的烈士;③法国两千年来为保卫祖国而贡献出生命的人们。
8.“活着的法国儿女”,应该接受怎样的教训?(9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应当保障国家安全;②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③应当团结如手足;④立足现在,面向未来。
尖子生能力拓展
励志小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顾宪成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5·新课标全国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将军赋采薇
戴安澜任第73旅旅长后,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教训,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
为了抗战大业,戴安澜摒弃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派成见,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与他彻夜讨论时局,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戴安澜,说宗是共产党,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何防之有 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几天后,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决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已升任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他激情满怀,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万里旌旗耀眼开,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诸葛前身今又来。”其二云:“策马奔车走八荒,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日军主力迫近东瓜,军长杜聿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东瓜。”这时,英军突然撤走,我方援军未至,形势危急,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本师长立遗嘱在先:如果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参谋长代之……以此类推,各级皆然。”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望你珍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狂轰滥炸,施放毒气,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顽强战斗,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近代立功异域,扬中华声威者,以戴将军为第一人。”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虽是敌军,但令人佩服!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但因盟
( http: / / www.21cnjy.com )军失利,缅北战局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安澜发誓:“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绝不苟且偷生。”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突遭日军伏击,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大雨滂沱,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还需忍饥挨饿,穿越荒山密林。1942年5月26日,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戴安澜伤势恶化,以身殉国,年仅38岁。弥留之际,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这时他已不能说话,手指地图,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安然而逝。
戴安澜牺牲后,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
( http: / / www.21cnjy.com )渡过瑞丽江后,乃将遗体火化,骨灰装入小木箱,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寿材这么小,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 ”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20万人,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①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矣。
(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②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他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
(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以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
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
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奋而率部突围,与日寇死战。
D.戴安澜从缅甸“马革裹尸还”的情景,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
E.戴安澜临危受命,率第200师官兵驰援缅甸,固守东瓜,收复棠吉,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
答案
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解析
A项,原文只是说戴安澜为了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发大家的爱国热忱,抄录《满江红》《过零丁洋》,印发给官兵背诵吟唱。B项,“唯一放心不下的”表述不准确。C项,“与日寇死战”与文意不符,原文说的是戴安澜率领士兵朝祖国的方向突围。
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他却回答“何防之有”,这是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国难当头,应以民族大义为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戮力同心,共赴国难;②宗的见解卓越,报道真实感人,是少有的爱国志士;③作为莫逆之交,只应相互敬重,不能彼此防备。
解析
回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
( http: / / www.21cnjy.com )答题区间,即文章第二段。文章第二段介绍了戴安澜与记者宗祺仁的交往,在交往的过程中,二人共同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事情,而当别人提醒他宗祺仁为共产党时,他说宗祺仁对抗日有卓越的见解,是正缺少的爱国志士。考生明确这些后,即可得出答案。
3.戴安澜率第200师赴缅途中,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又表达了什么志向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迹,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②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表达超越秦始皇、弘扬国威的壮志,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解析
回答这个问题时,可以分两步进行思考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一步,分析诗歌使用的典故;第二步,从典故入手,分析诗歌体现的戴安澜的志向。《远征》其一使用了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远征》其二使用了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这两首诗,通过典故的使用,分别表达了戴安澜扫平敌寇的决心以及弘扬国威、安抚百姓的气概。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超越党派利益,献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正义事业,血酬壮志,精忠报国;②为人平和,不求功名,临危不惧,胸怀坦荡;③关爱家人,情真意切,侠骨柔肠,勇于担当;④身为军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兼具文韬武略;⑤英勇善战,指挥若定,治军有方,视死如归。
解析
回答本题时,要抓住戴安澜的具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为和思想态度。比如,他对宗祺仁的看法,表明他以祖国利益为重;写给夫人王荷馨的绝命家书,表明他关爱家人,侠骨柔肠,视死如归;“相关链接”中的“多才多艺,熟读文史,精通琴棋书画”,表明他兼具文韬武略;等等。这些都是戴安澜自身的特点,都属于题干中所说的“内在原因”,考生按此思路进行分析概括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