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寒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寒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8 20:5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寒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一)字音字形与语境运用(6分)
1. 根据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每空1分,共4分)
(1)漫步莅( )临初冬校园,银杏叶在风中shàn( )动着金色光芒。
(2)重读《jī( )形怪状》的《山海经》,少年们zhù( )满好奇的目光。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他在朗读比赛上声情并茂,赢得满场掌声。
B. 面对《诫子书》的“静以修身”,他置若罔闻。
C. 研学途中,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冲向稻田,小心翼翼地记录稻穗长度。
D. 对《皇帝的新装》的讽刺艺术,他无动于衷。
(二)古诗文情境默写(8分)
3. 根据语境,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8分)
(1)在“寻觅秋韵”活动中,朗诵《天净沙·秋思》“ , ”,感受羁旅之思。
(2)“少年正是读书时”主题班会,引用《<论语>十二章》“ , ”,强调学思并行。
(3)科学探究课后,齐诵《夜雨寄北》“ , ”,寄托对未来的期待。
(4)校园劳动日,轻声背诵《江南逢李龟年》“ , ”,记录劳动后的友谊。
(三)语段综合(6分)
4.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略)
材料:2025年“校园读书节”推出“AI共读《西游记》”活动,AI可秒回“大闹天宫”情节,却无法回答“孙悟空为何三次离开取经团队”。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矛盾,不超过20字。(2分)
(2)为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使用反问,不超过14字。(2分)
(3)结合《猫》的情感线索,谈谈“深度阅读”对理解文学作品的意义。(2分)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雨的四季》(节选),完成5—8题。
5. 作者为何用“歌”来形容秋雨?(4分)
6. 文中三次写“雨声”,其描写角度有何变化?(4分)
7. 文末“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有何深意?(6分)
8. 结合“双碳校园”建设,谈谈本文对“雨与人关系”的启示。(6分)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陈太丘与友期》《狼》整合文本,完成9—12题。
9. 两文中“诚信”主题表现有何异同?(4分)
10. “友人惭,下车引之”中“引”字妙在何处?(4分)
11. 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4分)
12. 结合“校园反诈”教育,谈谈《狼》的现实意义。(8分)
三、写作(40分)
13.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2025年“我与AI共写作”实验后,七(3)班七成作文出现“完美句”,却丢失了“第一次捉蝉”时那“草叶划过脚踝的痒”。
任务:以“那一次,我找回了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补全标题;②用七上两种描写方法;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
1.(1)lì;扇 (2)畸;贮
2. A(B“置若罔闻”贬义;C“迫不及待”后接“冲向”不当;D“无动于衷”贬义)
3.(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何当共剪西窗烛 (4)落花时节又逢君
4.(1)AI速答难解情感矛盾。(2)没有思考,哪来悟空?(3)《猫》中“我”因偏见误判,深度阅读需共情。
二、阅读理解
5. “歌”写出秋雨韵律美,象征成熟与收获。
6. 春雨轻柔,夏雨急促,秋雨深沉,层层递进。
7. 比喻表现雨之从容,暗示生命轮回。
8. 雨需被珍惜,校园可建雨水花园。
9. 同:诚信可贵异:陈太丘重礼仪,《狼》显智勇。
10. “引”显友人羞愧与诚意。
11. 禽兽的诡诈能有多少?只是增添笑料。
12. 狼之伪装提示防诈骗。
三、写作
一类文:细节生动,如“草叶痒”。二类文:事件真实,描写略少。三类文:套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