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借助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课标摘录 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 2.能利用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双函数图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解题.
教学策略 学生经历从双函数图象获取信息的过程,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探索活动,能够根据双函数图象判断函数值的大小,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在水库蓄水量与干旱持续时间方面的应用,还有一次函数在摩托车油箱中的剩余油量与行驶路程方面的应用,一次函数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能用到,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它的应用.
新知初探 任务 探究双函数图象问题 活动:阅读并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l1表示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l2表示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 (1)当销售量为2 t时,销售收入= 元,销售成本= 元. (2)当销售量为6 t时,销售收入= 元,销售成本= 元. (3)当销售量等于 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4)当销售量 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 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 (5)当销售量等于 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减成本)1 000元. (6)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
当堂达标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借助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双函数图象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主要研究双函数图象的应用,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能从双函数图象观察函数值的变化快慢、函数值的大小等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把问题情境和图象结合一起分析,这点难度较大,教师注意通过有层次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高学生读图象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