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总理,你在哪里》教案
朱莉
教学目标:
1.把握感情基调,读准重音和节奏,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2.分析意象,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
3.品味呼告、反复等修辞的巧妙运用。
教学重点:
分析意象,感受周总理为革命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体会人民无限怀念周总理的深情。
教学难点:
品味呼告、反复等修辞的巧妙运用。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这样评价他——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那么他是谁呢 ——是的,那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在周总理逝世一周年的日子里,人们自发开展悼念活动,寄托哀思与深情。《周总理,你在哪里》就发表在这一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歌感受作者的情感与总理的形象吧。
二、整体感知:
(一)自由朗读,感受情感基调
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1.诗中哪个字评价了总理的形象?
2.诗歌哪个词直接抒发了对总理的感情?
同学们不难找到“好”“想念”这样的字眼。字里行间都充斥着对在周总理的沉痛哀悼和无限怀念。
3.指导朗读
语气凝重,略有急促感,突出询问,想念的意味。
三、精读细研、感受精神品质:
(二)品味细节,析读形象
1.诗歌题为《周总理,你在哪里》,请同学们默读诗歌2-8小节,想想我们去到哪些地方寻找总理呢?
我们登上高山、奔向大地、迈步森林、扑向大海……跋山涉水,找遍世界的每个角落,寻找总理不灭的痕迹。
2. 在祖国的各地留下了周总理怎样的身影?从中你读出了怎样的总理形象?根据提示完成语言训练活动。
周总理,_______,是您________的身影。
例如:“革命征途千万里,大步前进不停息”阔步向前、永不停息是您朝气蓬勃、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身影。
预设1:“沉甸甸的谷穗上,闪着他辛勤的汗滴”深入农村是您和群众共同挥汗与亿万农民同甘共苦,辛勤建设农业的身影。
预设2:“宿营地上篝火红”“亲切的笑语”亲切关怀工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身影。
预设3:“海防战士身上”“亲手披的大衣”是您关心战士,高度重视国防战士的身影。
总结:这些细节都是总理风尘仆仆,奔走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最前沿的缩影。
(三)根据意象,感受精神
3.为什么要去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寻找,这些意象和总理有何关联?
屏显要求:
①分析意象特点
②联系上下文,分析总理精神品质
预设1:高山高峻葱郁,不仅衬托出周总理形象的崇高伟岸,更是革命征途艰难曲折、不断向前的象征。
预设2:大地宽广多姿,不仅衬托出周总理脚踏实地的作风,象征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预设3:大海广阔浩淼,不仅衬托出周总理胸怀的博大宽广,更是象征着对党和人民的深情似海。
4. 齐读2-6小节
这样的总理怎么能不让人们四处奔走找寻,怎么不让人由衷地怀念呢?让我们用朗读传达我们的感情。
山谷回音、大地轰鸣、松涛阵阵、海浪声声,似乎天地万物都沉浸在回忆、哀痛和思念之中,与人民呼唤周总理的深情此呼彼应,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四)关注语言形式,体会情感
1.找遍整个世界的角落,我们最终回到了,祖国的心脏——天安门前,你如何理解“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周总理人虽然不在了,他勤政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深深印在人们心中。音容笑貌宛在,精神永存。
在此基础上,诗人发出这样的呼告。
2.齐读8-9小节
3.为了更好地传达情感,在朗读上应该注意什么呢?
①既有欣喜、热情,又有厚重、沉思的余味,在反复咏唱的韵律中传达出绵绵不绝的思念之情。
②“——在一起”“——在这里”好似高山、大地、大海的回声,语气舒缓,余音不绝,满含深情。
4.思考“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是不是重复?可以只保留一个吗?
明确:反复 “在一起”反复叠用,恰似神州大地激起了热烈深沉的回响,这声音在辽阔大地的上空回荡传扬,不绝于耳,烘托出周总理与江河大地同在、与亿万人民同在的意境。
5.文中哪里也运用了反复的修辞?
明确:2-5节 反复——对着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反复呼唤,采用“呼唤—回答”的结构,形式整齐,整齐中富有变化,节奏铿锵,富有韵致,读起来让人感受到人们脚步的匆匆,心情的急切。
6.起立,捧起书本,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总理鞠躬尽瘁的伟大品格。
(五)小结
周总理音容笑貌宛在,精神不朽,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总理永驻人们心中。愿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砥砺前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