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后训练: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7《诗三首》(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课后训练:第2单元 古代诗歌鉴赏 7《诗三首》(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7-11 21:0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7
 诗三首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涉江/吝啬 
浩荡/皓月当空 
适当/对酒当歌
B.慷慨/梗概
子衿/自矜功伐
忏悔/阡陌纵横
C.哺育/逮捕
羁绊/亟待解决
废墟/嘘寒问暖
D.樊笼/规范
荫庇/绿草如茵
守拙/罢黜百家
解析:A项,shè/sè,hào,dàn
( http: / / www.21cnjy.com )g/dāng;B项,kǎi/gài,jīn,chàn/qiān;C项,bǔ,jī/jí,xū;D项,fán/fàn,yìn/yīn,zhuō/chù。
答案:D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路漫浩浩   浩浩:无边无际的样子。
B.悠悠我心
悠悠:思虑连绵的样子。
C.枉用相存
存:记住。
D.契阔谈?
契阔:久别重逢。
解析:C项,存:问候,怀念。
答案:C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忧伤以终老 ②人生几何 ③譬如朝露 ④沉吟至今
⑤枉用相存 ⑥开荒南野际 ⑦依依墟里烟 ⑧复得返自然
A.①④⑥⑦      B.②④⑤⑧
C.①③⑥⑧
D.②③⑤⑦
解析: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是:②“几何”在现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汉语中除了表示“多少”的意思外,还是数学上的一个术语。④“沉吟”在诗中的意思是“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在现代汉语中指“低声吟咏(文辞、诗句等);(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⑤“枉用”在诗中的意思是“屈驾”,在现代汉语中指“白白地用”。⑦“依依”在诗中是“轻柔而缓慢地飘升”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是“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形容留恋,不忍分离”的意思。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A.逆以煎我怀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高余冠之岌岌兮
D.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解析:A项,用法与例句一样,动词的使动用法;B项,名词作状语;C项,形容词的使动用法;D项,名词做动词。
答案:A
5.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汉末文人五言诗的代表,内容大多是游子思妇之辞。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曹操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他的作品除五言诗外,四言诗也有不少优秀之作,如《短歌行》《观沧海》。
D.《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开创者。
解析:D项,“山水田园”应为“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是谢灵运。
答案:D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7~8题。
短歌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解析:C项,“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错,应是表明自己要像“山”“海”那样接纳贤才。
答案:C
7.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谈谈你对《短歌行》这首诗的理解。
解析:吴淇的这段话,重点在于揭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短歌行》的主题是“怜才”——对人才的渴慕。回答此题,要注意《短歌行》的主题,有怜才的意思,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参考答案:这首诗是曹操诗歌中具有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性的言志之作。全诗通过对时光易逝、贤才难得的再三咏叹,抒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感情,表现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9~10题。
西北有高楼
《古诗十九首》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 无乃杞梁妻①。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①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后来许多书都有记载。据说齐国大夫杞梁,出征莒国,战死在莒国城下。其妻临尸痛哭,一连哭了十个日夜,连城也被她哭塌了。这两句是说,楼上谁在弹唱如此凄婉的歌曲呢 莫不是像杞梁妻那样的人吗
8.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四句诗写歌者地位的不凡。
B.中间八句诗“上有弦歌声”至“慷慨有余哀”写弦歌声的激越悲哀,婉转动人。
C.“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抒发了诗人知音难遇的感慨和无人理解的忧伤之情。
D.这首诗吟咏的是高楼上演奏弦歌的女子,表达了诗人对该女子的理解、同情和倾慕。
解析:D项,理解错误。此
( http: / / www.21cnjy.com )诗的作者,应是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他把自己的失意、悲伤幻化成了“高楼上弦歌”,把自己幻化成那个女子。故而“表达了诗人对该女子的理解、同情和倾慕”不当。
答案:D
9.“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张庚在《古诗十九首解》中评价这四句诗“但摹写声音,正摹写其人也”。你如何理解
解析:张庚的评价语的意思是:这四句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只是描写声音,而是描写了弹琴者。这个理解是正确而深刻的。这四句诗正是通过对琴声的描写,表现了弹琴者(诗人自己)的悲伤、彷徨之情。
参考答案:这四句诗是通过琴声写人的。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可以从那跌宕回环的琴韵和叹息声中,隐隐约约“看见”(暗含)了一位蹙眉不语、抚琴堕泪的“绝代佳人”(女子)的身影。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1~12题。
移居二首(其一)
陶渊明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0.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前四句以“昔”字领起,将移居和求友联系起来,因事见意,重在“乐”字。
B.“素心人”,指心性纯洁善良的人。诗人很愿意和他们一同度日,共处晨夕,这是移居的原因。
C.中间四句由卜居初衷写到如愿移居,其中虽杂有庐敝屋小的遗憾,但欣欣之情,溢于言表。
D.最后四句是具体描写得友之乐:一起欣赏奇文,共同分析疑难之处,追求精神上的交流。
解析:C项,中间四句没有“庐敝屋小的遗憾”,是诗意的转折和深化,表明作者得其所的高兴。
答案:C
11.“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是陶诗中传诵千古的名句,这两句好在什么地方 请简要加以分析。
解析:赏析这两句,一定要抓住“诗眼”“共”和“相与”,结合“移居”的目的以及与朋友相处的乐趣分析。
参考答案:欣赏奇文,状以“共”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疑义,状以“相与”,均是传神笔墨。如果奇文自赏,疑义自析,也无不可,却于情味锐减,更无法深化移居之乐的主题。而“共”与“相与”前后相续,热烈讨论的情态呼之欲出,使“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成为绝妙的诗句。
三、语言运用
12.仿照下面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续写。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地润泽,朦胧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酒,让人在热烈、奔放与豪情中回味着“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回味着“酒酣胸胆尚开张”时文人的豪兴傲气,                           ,                           ……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解析:从画线的文字看,要采用“回味着……”的动宾短语,恰当地引用有关酒的诗词文句,并指出其中蕴含的情感。
答案示例:回味着“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时文人的多愁善感 回味着“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时文人的闲适与雅致
13.请根据下面诗句展开想象,描写画面。要求:想象合理,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超过80字。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解析:这四句诗有声有色,有远景有近景,重在写出景物的“妙处”,可描写可抒情可议论,关键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要恰当。
答案示例:远处的村庄隐约可见,袅袅炊
( http: / / www.21cnjy.com )烟若细长的白带飘浮于村庄上空。深巷中传来一阵狗叫,好似在迎接远方的客人,打破了这村庄的宁静;鸡也不甘寂寞,引吭高歌,声响树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