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9 10:3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一、积累与梳理(共25分)
(一)音韵探秘(6分)
1. 根据诗歌押韵规律,补写所缺字并注明韵部。(每空2分)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韵脚:__________。
(二)修辞星系(9分)
2. 指出下列句子所用修辞并简析其妙处。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春》)(3分)
(2)“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济南的冬天》)(3分)
(3)仿写一句含拟人的写景句,不少于15字。(3分)
(三)文化基因(10分)
3. 根据语境填空。
(1)“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此句体现了儒家__________的伦理精神。(4分)
(2)《论语》中“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一句,强调君子需具备__________的品格。(3分)
(3)写出含“信”字的成语或名言: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甲)成长小说(13分)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完成4—7题。
4.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一句如何体现儿童视角的“陌生化”表达?(4分)
5. 文中“何首乌和木莲”的描写为何具有“传奇色彩”?(4分)
6. 结合全文,谈谈“乐园”丧失的深层隐喻。(5分)
(乙)新闻阅读(10分)
阅读《“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新闻稿,完成8—10题。
7. 找出文中一处“背景材料”,并说明其作用。(3分)
8. 从“新闻语言”角度赏析“稳稳落在乌托邦平原”中“稳稳”一词。(3分)
9. 用一句话概括中国火星探测的“三步走”战略。(4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甲)边塞诗联读(10分)
阅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完成11—13题。
10. 两诗均写“闻笛”,情感有何异同?(4分)
11. “沙似雪”“月如霜”构成怎样的“双重寒意”?(3分)
12. 请用“意象叠加”手法写一句边塞夜景,不少于15字。(3分)
(乙)文言故事(12分)
阅读《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完成14—17题。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宋之丁氏:______ (2)吾穿井得一人:______
(3)国人道之:______ (4)闻之于宋君:______
14. 翻译句子:“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3分)
15. 故事对当下网络谣言治理有何启示?(5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一)实用写作(10分)
16. 根据要求完成微写作。
【情境】社区举办“垃圾分类”宣传,请拟一条押韵标语,并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说明。
(二)作文(20分)
1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后汉书》)
请以“在疼痛中歌唱”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梳理
(一)音韵探秘
1. 思君不见下渝州;押“尤”韵。
(二)修辞星系
2.(1)博喻,多角度突春雨细密闪亮。
(2)拟人,赋予雪以少女娇羞,亲切生动。
(3)示例:晚霞羞红了脸,悄悄躲进山的背后。
(三)文化基因
3.(1)不亦乐乎;重情好客。
(2)人不知而不愠;包容豁达。
(3)示例:言必信,行必果。
二、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4. 将昆虫拟人化,以“低唱”“弹琴”重构声音,表现儿童对世界的新奇感知。
5. 何首乌“成仙”传说与木莲“像莲房”的比喻,使寻常植物神秘化。
6. “乐园”象征自由童年,三味书屋的“束缚”隐喻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
(二)新闻阅读
7. “乌托邦平原位于火星北半球……”补充地理知识,增强理解。
8. “稳稳”口语化,既写动作稳健,又含情感自豪。
9. 环绕探测→着陆巡视→采样返回。
(三)古诗文阅读
10. 岑参借笛思故园,李益闻笛起征人乡愁;同写“笛声”勾连家国。
11. 视觉“雪”“霜”与触觉“寒”叠加,强化边地苦寒。
12. 示例:霜刃月光冷,孤城笛声长。
(四)文言故事
13.(1)的 (2)挖掘 (3)讲述 (4)使……听到
14. 像这样听信传闻,不如不听。
15. 启示:信息需溯源核实,避免“穿井得人”式误传。
三、表达与交流
实用写作
16. 标语: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说明:干湿分离,资源再生;举手之劳,惠及子孙。
作文
17. 立意提示:可写身体之痛、精神之痛如何被歌声(艺术、信念、友爱)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