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专项测试卷(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5分)
(一)情境化语用(每小题2分,共8分)
1. 阅读“校园科技节”海报片段,完成(1)—(4)题。
当“数字敦煌”在屏幕上缓缓铺展,千年壁画纤毫毕现;当AI诗人“九歌”现场即兴赋诗,平仄与情感共振;当3D打印的“甲骨文十二生肖”被孩子们争相触摸,文明的厚重与未来的轻yíng________在这一刻交汇。
(1)根据拼音写汉字:轻yíng________
(2)给加点字注音:纤毫________
(3)下列词语替换“共振”后,语境最贴合的一项是( )
A. 共鸣 B. 共赢 C. 共生 D. 共情
(4)文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改正。
(二)名句梳理(每空1分,共7分)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海内存知己,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________,而后人敬之;人敬之,而后可以为人。(《荀子》)
(5)________,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
(6)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7)纸上得来终觉浅,________。(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3分)
材料一:节选自《2024中国青少年数字阅读报告》
“短视频+名著”成为Z世代接触经典的新入口,但平均停留时长仅38秒;深度阅读率连续三年下降,而“听书”增长210%。
材料二:学者访谈摘录
“碎片化阅读就像吃零食,可以快速补充能量,却不能代替正餐。经典的意义在于,它让我们学会与伟大心灵长时间对视。”
3.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核心发现。(不超过25字)(3分)
4. 材料二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各举一例说明其作用。(4分)
5. 结合两则材料,为班级读书会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16字)(3分)
6. 有人说“短视频正在杀死名著”,你是否同意?简述理由。(不超过40字)(3分)
(二)现代诗赏读(12分)
《夜航》
西川
飞机在黑暗中飞行,
像一封未寄出的信。
舷窗外的灯,
是大地回赠的句读。
7. “信”这一意象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3分)
8. 赏析“句读”一词的表达效果。(4分)
9. 请从“语言陌生化”角度,谈谈这首诗的创新之处。(5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愚公移山》节选,完成10—13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0. “惠”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11. 翻译句子:汝心之固,固不可彻。(3分)
12. 愚公与智叟的辩论,体现了怎样不同的思维方式?(4分)
13. 结合现实,谈谈“愚公精神”在今天是否需要重新定义。(3分)
(二)古诗鉴赏(8分)
阅读杜牧《赤壁》,完成14—16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4. “认前朝”三字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15. 从“假设”角度赏析后两句的妙处。(3分)
16. 本诗与《阿房宫赋》在“借古讽今”手法上有何异同?(3分)
四、写作(40分)
17.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学校公众号推出“我的非遗故事”专栏,请你以“当扎染遇见AI”为题,写一篇推文。
要求:①结合一次真实或想象的体验;②至少使用两种新媒体表达手段(如弹幕、表情包、数据图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1.(1)盈 (2)xiān (3)A (4)“数字敦煌”后的顿号应改为逗号。(每点2分)
2.(1)天涯若比邻 (2)几处早莺争暖树 (3)路漫漫其修远兮 (4)人恒过然后能改 (5)不以物喜 (6)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绝知此事要躬行(每空1分)
二、现代文阅读
3. 短视频促经典“出圈”却难掩深度阅读危机。(3分)
4. 比喻论证:“碎片化阅读就像吃零食”;对比论证:把“零食”与“正餐”对比,突出深度阅读的重要性。(4分)
5. 读整本书,遇见更大的世界。(3分)
6. 不同意。短视频是“引路人”,深度阅读仍需回归文本。(3分)
7. 承载漂泊、未完成的情绪,成为全诗隐喻核心。(3分)
8. “句读”将灯光比作标点,暗示大地也在默默言说,化实为虚。(4分)
9. 打破常规搭配(“信”与“飞机”),赋予无生命事物以情感功能,实现语言刷新。(5分)
三、古诗文阅读
10. 同“慧”,聪明。(2分)
11. 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3分)
12. 愚公:发展、长远;智叟:静止、短视。(4分)
13. 需要。今天的“愚公”应更注重科学方法与合作智慧。(3分)
14. 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与对战争残酷的悲悯。(2分)
15. 以假设推演出另一种历史可能,凸显机遇的偶然性。(3分)
16. 同:均以古事讽喻当世;异:本诗以小见大,《阿房宫赋》铺陈夸张。(3分)
四、写作
17. 评分细则:
一类文(36-40分):主题“非遗+科技”融合巧妙,新媒体手段自然,语言鲜活;
二类文(30-35分):主题明确,体验真实,手段单一;
三类文(24-29分):主题游离,手段生硬;
四类文(24分以下):偏离题意,内容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