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9 10:4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梳理(共25分)
(一)字源追踪(6分)
1. 根据古文字形,写出相应现代汉字并释义。(每小题2分)
(1)象形:上部为“宀”,下部为“豕”——汉字:______,本义:______。
(2)会意:从“日”从“月”——汉字:______,本义:______。
(二)语用诊所(9分)
2. 下列句子有歧义,请调整语序消除歧义并说明理由。(4分)
原句:我们参观了七年级同学制作的航天模型和小发明。
3. 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5分)
__________ 雨点很大,__________ 荷叶上总留不住水珠,__________ 显得格外清爽。
(三)诗眼寻踪(10分)
4. 诗眼赏析。
(1)《观沧海》中“__________”一字统摄全诗雄浑之气。(2分)
(2)写出含“风”字且表达豪情的连续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简析“潮平两岸阔”一句如何以动写静。(4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甲)叙事散文(13分)
阅读《再塑生命的人》(节选),完成5—8题。
5.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一句中“唤醒”的深层含义是什么?(4分)
6. 从“细节描写”角度赏析“我立刻伸手去摸那清晰的字形”。(4分)
7. 结合全文,谈谈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5分)
(乙)科普说明(10分)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完成9—11题。
8. 文中“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一句用了哪些修辞?(3分)
9. 将“布谷鸟开始唱歌”改为“布谷鸟开始啼叫”好不好?(3分)
10. 结合全文,谈谈如何理解“语言”的广义内涵。(4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甲)边塞诗(10分)
阅读《夜上受降城闻笛》《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完成12—14题。
11. 两诗同写“闻笛”,情感有何差异?(4分)
12. “沙似雪”“月如霜”构成怎样的色彩美学?(3分)
13. 用“笛”意象写一句边塞夜景,不少于15字。(3分)
(乙)寓言故事(12分)
阅读《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完成15—18题。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溉汲:______ (2)国人之过:______
(3)道之:______ (4)闻而传:______
15. 翻译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分)
16. 故事对“信息传播”有何启示?(5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一)微写作(10分)
17. 根据要求完成微写作。
【情境】为《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设计一条弹幕,不超过30字。
(二)作文(20分)
1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雅斯贝尔斯)
“真正的成长,是自我唤醒。”(苏格拉底)
请以“那棵树摇醒了我”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梳理
(一)字源追踪
1.(1)家;屋内有豕,表示定居饲养。
(2)明;日月交辉,表光亮。
(二)语用诊所
2. 我们参观了同学制作的航天模型和小发明,这些同学是七年级的。理由:避免“七年级”修饰不明。
3. 虽然……但是……所以……
(三)诗眼寻踪
4.(1)“观”。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平”写潮涨淹岸,以动态反衬江面辽阔。
二、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5. 知识启蒙,生命觉醒。
6. “摸”动作细节,表现求知欲与触觉震撼。
7. 耐心示范→情境唤醒→信任构建。
(二)科普说明
8. 拟人、比喻。
9. 不好,“唱歌”含节奏感,贴合“语言”。
10. “语言”泛指一切传递信息的符号系统。
(三)古诗文阅读
11. 李益写征人思归;岑参写故园之思。
12. 冷色叠加,寒意倍增。
13. 示例:羌笛一声霜满地,孤城月冷万山空。
(四)寓言故事
14.(1)打水 (2)过失 (3)讲述 (4)听到并传播
15. 是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16. 启示:信息需核实,避免以讹传讹。
三、表达与交流
微写作
17. 示例:悟空:打假现场,切勿模仿。
作文
18. 立意提示:可写老师、书籍、自然如何唤醒自我成长。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