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梳理(共25分)
(一)字词解码(6分)
1. 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汉字并解释。(每小题2分)
(1)“水何澹澹”中的“澹澹”意思是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中的“差”读音是______,意思是______。
(二)句式炼金(9分)
2. 句式转换与赏析。
原句:我扑到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改为比喻句并保持原意。(3分)
(2)赏析原句中“扑”字的表达效果。(3分)
(3)仿写一句含比喻的读书感受,不少于15字。(3分)
(三)文化基因(10分)
3. 根据提示填空。
(1)《论语》中“__________,不亦说乎”强调学习的快乐。(2分)
(2)写出含“日”字且表达壮志的连续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简析“海日生残夜”一句如何以“生”字炼境。(4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甲)写景散文(13分)
阅读《雨的四季》(节选),完成4—7题。
4.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一句用了哪些修辞?(4分)
5. 从“感官互通”角度赏析“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4分)
6. 结合全文,谈谈作者如何以“雨”为线索串联情感。(5分)
(乙)人物传记(10分)
阅读《邓稼先》(节选),完成8—10题。
7. 文中“我不能走”一句的潜台词是什么?(3分)
8. 从“对比”角度赏析“戈壁滩上孤独的背影”。(3分)
9. 概括邓稼先精神的“三重维度”。(4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甲)山水诗(10分)
阅读《次北固山下》《峨眉山月歌》,完成11—13题。
10. 两诗如何借“行舟”寄情?(4分)
11. “江春入旧年”一句蕴含怎样的哲理?(3分)
12. 用“舟”意象写一句旅途感悟,不少于15字。(3分)
(乙)文言故事(12分)
阅读《杞人忧天》(《列子》),完成14—17题。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天崩地坠:______ (2)废寝食:______
(3)奈何忧崩坠:______ (4)只使坠:______
14. 翻译句子:“天,积气耳,亡处亡气。”(3分)
15. 故事对现代“焦虑”有何启示?(5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一)微写作(10分)
16. 根据要求完成微写作。
【情境】为《朝花夕拾》中“藤野先生”写一句弹幕,不超过30字。
(二)作文(20分)
1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教育即生长。”(杜威)
“生长需要耐心等待。”(龙应台)
请以“慢慢生长的力量”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梳理
(一)字词解码
1.(1)水波荡漾。
(2)chā;大致。
(二)句式炼金
2.(1)书是我饥饿时的面包。
(2)“扑”写出急切与渴望。
(3)示例:书是黑夜的萤火,照亮我沉睡的灵魂。
(三)文化基因
3.(1)学而时习之。
(2)示例: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3)“生”使海日拟人,残夜破晓,生机顿现。
二、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4. 拟人、比喻。
5. 视觉“小草”与触觉“蚯蚓”互通,写生命蠕动。
6. 春雨温柔→夏雨热烈→秋雨沉思→冬雨清冷,情感递进。
(二)人物传记
7. 责任重于生命。
8. 孤独背影与辉煌成就对比,突出奉献。
9. 爱国→科学→人格。
(三)古诗文阅读
10. 王诗舟行思乡;李诗舟行怀友。
11. 旧年未尽,新春已至,暗含更替。
12. 示例: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四)文言故事
13.(1)倒塌 (2)停止 (3)为何 (4)即使
14. 天是积聚的气体,没有一处没有气。
15. 启示:理性分析,拒绝臆想。
三、表达与交流
微写作
16. 示例:藤野先生:最朴素的背影,最厚重的师魂。
作文
17. 立意提示:可写成长需等待,教育需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