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梳理(共25分)
(一)字词溯源(6分)
1. 根据古文字形,写出相应现代汉字并释义。(每小题2分)
(1)象形:像人持戈——汉字:______,本义:______。
(2)指事:在“木”下加一横——汉字:______,本义:______。
(二)语用升级(9分)
2. 下列句子有歧义,请调整语序消除歧义并说明理由。(4分)
原句:他打了七年级学生小明和小亮的爸爸。
3. 根据语境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5分)
__________ 前路崎岖,__________ 我们步履不停,__________ 终将抵达。
(三)诗眼寻踪(10分)
4. 诗眼赏析。
(1)《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一字最能传达羁旅之苦。(2分)
(2)写出含“秋”字且表达壮志的连续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简析“古道西风瘦马”中“瘦”字的妙处。(4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甲)成长叙事(13分)
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完成5—8题。
5.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一句有何妙处?(4分)
6. 从“心理描写”角度赏析“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4分)
7. 结合全文,谈谈“父亲”的引导艺术。(5分)
(乙)微型小说(10分)
阅读《最后一课》(节选),完成9—11题。
8. “法兰西万岁!”一句的潜台词是什么?(3分)
9. 从“细节描写”角度赏析“粉笔在吱吱响”。(3分)
10. 概括韩麦尔先生形象的“三重身份”。(4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甲)山水诗(10分)
阅读《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完成12—14题。
11. 两诗如何借“海”寄怀?(4分)
12.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一句蕴含怎样的宇宙观?(3分)
13. 用“海”意象写一句壮志抒怀,不少于15字。(3分)
(乙)寓言故事(12分)
阅读《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完成15—18题。
14.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宋之丁氏:______ (2)吾穿井得一人:______
(3)国人道之:______ (4)闻之于宋君:______
15. 翻译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3分)
16. 故事对“信息失真”有何启示?(5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一)微写作(10分)
17. 根据要求完成微写作。
【情境】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地捕鸟”情节配一句弹幕,不超过30字。
(二)作文(20分)
18.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真正的勇气,是害怕却依然前行。”(《千与千寻》)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泰戈尔)
请以“带着害怕前行”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梳理
(一)字词溯源
1.(1)伐;征伐。
(2)本;树根。
(二)语用升级
2. 他打了小明的爸爸和七年级学生小亮。理由:避免歧义。
3. 即使……也……终究……
(三)诗眼寻踪
4.(1)“瘦”。
(2)示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3)“瘦”写出马之疲惫,更衬人之凄凉。
二、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5. 以“发现自我”突出生理与心理的错位,增强真实感。
6. “咚咚”拟声,写心跳如鼓,恐惧至极。
7. 不替代→不指责→分步骤。
(二)微型小说
8. 爱国不屈。
9. “吱吱”拟声,写粉笔艰难,象征民族命运。
10. 教师→爱国者→普通人。
(三)古诗文阅读
11. 曹操借海抒壮志;王湾借海写新生。
12. 宇宙无穷,人生渺小。
13. 示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四)寓言故事
14.(1)的 (2)挖掘 (3)讲述 (4)使……听到
15. 是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从井里挖出一个人。
16. 启示:信息需溯源,避免误传。
三、表达与交流
微写作
17. 示例:雪地捕鸟:童年限量版快乐。
作文
18. 立意提示:可写面对困难、误解、失败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