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7-19 10:4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暑假特训试卷(含答案)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梳理(共25分)
(一)字词探秘(6分)
1. 根据偏旁部首,解释下列词语本义。(每小题2分)
(1)“澎湃”均从“氵”,本义:______。
(2)“憔悴”均从“忄”,本义:______。
(二)句式炼金(9分)
2. 句式转换与赏析。
原句: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秋天的怀念》)
(1)改为反问句并保持原意。(3分)
(2)赏析原句中“一定”的表达效果。(3分)
(3)仿写一句含反复的誓言句,不少于15字。(3分)
(三)文化基因(10分)
3. 根据语境填空。
(1)《论语》中“__________,三十而立”强调人生阶段。(2分)
(2)写出含“山”字且表达壮志的连续两句古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简析“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语气。(4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甲)叙事散文(13分)
阅读《散步》(节选),完成4—7题。
4.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句中“熬”字有何深意?(4分)
5. 从“对称句式”角度赏析“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4分)
6. 结合全文,谈谈“背”的多重含义。(5分)
(乙)科学小品(10分)
阅读《时间的脚印》(节选),完成8—10题。
7. “砾岩像书本”一句的比喻妙在何处?(3分)
8. 将“化石是历史的文字”改为“化石是历史的符号”好不好?(3分)
9. 结合全文,谈谈如何理解“石头也会说话”。(4分)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甲)送别诗(10分)
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峨眉山月歌》,完成11—13题。
10. 两诗如何借“月”传情?(4分)
11. “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蕴含怎样的情感?(3分)
12. 用“月”意象写一句离别赠言,不少于15字。(3分)
(乙)寓言解读(12分)
阅读《杞人忧天》(《列子》),完成14—17题。
13.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天崩地坠:______ (2)废寝食:______
(3)奈何忧崩坠:______ (4)只使坠:______
14. 翻译句子:“天,积气耳,亡处亡气。”(3分)
15. 故事对现代“焦虑”有何启示?(5分)
三、表达与交流(共30分)
(一)微写作(10分)
16. 根据要求完成微写作。
【情境】为《金色花》中“孩子变花”情节配一句弹幕,不超过30字。
(二)作文(20分)
1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教育即生长。”(杜威)
“生长需要耐心等待。”(龙应台)
请以“慢慢生长的力量”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梳理
(一)字词探秘
1.(1)波涛冲击声。
(2)忧思而面容枯槁。
(二)句式炼金
2.(1)这难道不是我一定能做到的吗?
(2)“一定”强化决心。
(3)示例:我能,我一定能,我一定能够跨越这道坎!
(三)文化基因
3.(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2)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会当”表终将,含豪迈。
二、阅读与鉴赏
(一)现代文阅读
4. “熬”写出母亲度日之艰。
5. 对称句式显冲突,为下文铺垫。
6. 背老人是孝道,背孩子是慈爱。
(二)科学小品
7. 将砾岩比作书本,形象。
8. 不好,“文字”更具体。
9. 石头通过纹理记录时间。
(三)古诗文阅读
10. 李白寄愁心于明月;王湾借月思乡。
11. 深情追随,不舍。
12. 示例:明月随君千里,照我故园心。
(四)寓言解读
13.(1)倒塌 (2)停止 (3)为何 (4)即使
14. 天是积聚的气体,没有一处没有气。
15. 启示:理性分析,拒绝臆想。
三、表达与交流
微写作
16. 示例:金色花:妈妈,这是我匿名的爱。
作文
17. 立意提示:可写成长需等待,教育需耐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