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暑假特训测试卷(含答案)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5分)
(一)方言与普通话(每小题2分,共8分)
1. 阅读“方言保护计划”宣传海报,完成(1)—(4)题。
海报标语:“今朝侬好,明朝________(A.阿拉 B.俺)亦要好。”
(1)选择正确方言词填空。
(2)解释“侬”在吴语中的含义。
(3)用普通话改写标语,保持节奏感。
(4)为保护方言拟一句宣传口号(不超过12字)。
(二)节气诗词(每空1分,共7分)
2. 按节气顺序补写诗句。
(1)立春: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夜喜雨》)
(2)小满: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归田园四时乐》)
(3)白露:____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4)大寒:________,________。(陆游《大寒》)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一)数据新闻阅读(13分)
《00后语言报告》显示:Z世代日均造梗3.7个,“栓Q”使用频率下降72%,而“尊嘟假嘟”上升810%。
3. 用一句话概括报告核心发现。(不超过20字)(3分)
4. 结合语境,分析“尊嘟假嘟”流行的语言心理。(4分)
5. 为校广播站拟一则“规范用梗”提示语。(不超过15字)(6分)
(二)散文评论(12分)
《老茶馆》节选:铜壶的嘴冒着白汽,像一条不肯冬眠的龙。茶客们用盖碗的声响,敲打出时间的慢板。
6. 赏析“不肯冬眠的龙”这一比喻。(4分)
7. 分析“声响敲出慢板”的通感手法。(4分)
8. 请用“虽然……但是……”写一句推广老茶馆的文案。(4分)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一)传记文言文(12分)
阅读《张衡传》节选,完成9—12题。
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
9. “图身”的意思是________(2分)
10. 翻译句子:吉凶倚伏,幽微难明。(4分)
11. 张衡的“科学精神”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
12. 联系“天眼之父”南仁东,谈古今科学家的共同品质。(3分)
(二)咏物诗比较(8分)
阅读于谦《石灰吟》与郑燮《竹石》,完成13—15题。
13. 两诗如何借物喻人?(3分)
14. 比较“粉骨碎身浑不怕”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情感强度。(3分)
15. 结合“碳中和”背景,谈咏物诗的当代启示。(2分)
四、写作(40分)
16. 任务驱动写作
材料:2025年起,多地中考增加“劳动”科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家常菜。
任务:以“厨房里的语文课”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散文。
要求:①出现至少3种修辞;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评分细则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1.(1)A (2)你 (3)今天你好,明天我也要好 (4)示例:留住乡音(8分)
2.(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2)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食饱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4)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每空1分)
二、现代文阅读
3. Z世代梗词迭代加速,部分迅速消亡。(3分)
4. 拟童声发音满足萌化心理,反讽现实压力。(4分)
5. 示例:玩梗有度,表达有光。(6分)
6. 赋予铜壶生命力,突出老茶馆热气腾腾的烟火气。(4分)
7. 听觉“声响”转化为节奏“慢板”,突出时间缓慢。(4分)
8. 示例:虽然时代快,但老茶馆把时间泡得很慢。(4分)
三、古诗文阅读
9. 谋划自身(2分)
10. 吉凶祸福相互依存,幽深微妙难以知晓。(4分)
11. 严谨实证、勇于创新、淡泊名利。(3分)
12. 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科技报国。(3分)
13. 石灰喻坚贞,竹石喻坚韧。(3分)
14. 前者刚烈决绝,后者百折不挠。(3分)
15. 倡导绿色科技,需“坚劲”与“清白”并举。(2分)
四、写作
16. 评分细则:
一类文(36-40分):劳动细节与语文知识自然融合,修辞生动;
二类文(30-35分):主题明确,描写具体;
三类文(24-29分):劳动与语文脱节;
四类文(24分以下):偏离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