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老人与海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奖励/船桨 飘动/飙车 识别/博闻强识
B.吞噬/嗜杀 急骤/昼夜 切削/削足适履
C.垫付/真挚 钥匙/跳跃 肥胖/心广体胖
D.眨眼/针砭 戳穿/杀戮 处方/设身处地
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jiǎng,piāo
( http: / / www.21cnjy.com )/biāo,shí/zhì;B项分别读shì,zhòu,xiāo/xuē;C项分别读diàn/zhì,yào/yuè,pàng/pán。D项分别读zhǎ/biān,chuō/lù,chǔ。
答案:C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台湾省劳动部门先前研拟霾害假,教育部门也订出放假标准,但相关人员表示,若放霾害假而民众仍外出游玩,结果会 。
(2)在一些车主、驾驶员以及汽修企业中,“事故骗保”不仅成了一种 的秘密,而且被视为一种“共赢”。
(3)被称为“亚欧之心”的阿拉木图是整个中亚的金融、科技中心,在申奥专家们的眼中,能和它 的城市不多。
A.事与愿违 心照不宣 棋逢对手
B.适得其反
心领神会
棋逢对手
C.事与愿违
心领神会
旗鼓相当
D.适得其反
心照不宣
旗鼓相当
思路解析:“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事与愿违”,事情的发展跟主观愿望相反。这里说的是“结果”,故用“适得其反”。“心照不宣”,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心领神会”,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根据语境选“心照不宣”。“旗鼓相当”,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棋逢对手”,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这里说的是城市的水平、能力,选“旗鼓相当”更合适。选用时注意这些词的侧重点的不同。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引领提升网络文学的品质,使网络文学自觉地弘扬中国精神,既是时代的责任,同时也是网络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B.这些名校之所以能在高考中取得令人咋舌的成绩,专家认为把道德教育和能力训练结合起来是它们最为突出的优点。
C.克里米亚危机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渗透了乌克兰、俄罗斯、欧盟、美国等诸多势力半个多世纪的政治角逐。
D.作为一个新兴行业,互联网尤其是电商,当前急需形成严格的行业自律、完善的市场制约,杜绝不正当及恶性竞争。
思路解析:B项,中途易辙,前一分句是探讨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后一分句却另起话题。C项,“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克里米亚危机的形成”。D项,“形成”缺少中心语,在“制约”后加上“机制”。
答案:A
4.下列一组语句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这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
②《老人与海》,正如海明威自己所说,
“是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了”。
③正如老人所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④作品的寓意是象征性的,老人虽败犹荣。
⑤老人在海上拼斗了两天两夜,最后仅仅赢得了一具空空的鱼架。
A.①④②⑤③ B.②①⑤④③
C.①⑤④③②
D.②⑤①④③
思路解析:排序题首先要理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语脉,这段文字是对《老人与海》的评价,②句指明评价的对象,①⑤句说明作品的内容,④句说明作品的寓意,③句是对④句的解说。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雨中的猫
海明威
旅馆里,留宿的美国客人只有两个。他们打
( http: / / www.21cnjy.com )房间里出出进进,经过楼梯时,一路上碰到的人他们都不认识。他们的房间就在面对海的二楼。房间还面对公园和纪念碑。公园里有大棕榈树,绿色的长椅。天气好的时候,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带着画架的艺术家。艺术家们都喜欢棕榈树那种长势,喜欢面对着公园和海的旅馆的那种鲜艳的色彩。意大利人老远赶来望着纪念碑。纪念碑是用青铜铸成的,在雨里闪闪发光。天正在下雨。雨水打棕榈树上滴下来。石子路上有一潭潭的积水。海水夹着雨滚滚地冲了过来,又顺着海滩滑回去,再过一会儿,又夹着雨滚滚地冲过来。停在纪念碑旁边广场上的汽车都开走了。广场对面,一个侍者站在餐馆门口望着空荡荡的广场。
那个美国太太站在窗边眺望,外边,就在他们的窗子底下,一只猫蜷缩在一张滴水的绿色桌子下面。那只猫拼命要把身子缩紧,不让雨水滴着。
“我要下去捉那只小猫。”美国太太说。
“我去捉。”她丈夫在床上说。
“不,我去捉。外边那只可怜的小猫想躲在桌子底下,不让淋湿。”
做丈夫的继续在看书,他枕着垫得高高的两只枕头,躺在床脚那儿。
“别淋湿了,”他说。
太太下楼去,她走出办公室时,旅馆主人站起来,向她哈哈腰。主人的写字台就在办公室那一头。他是个老头,个子很高。
“下雨啦。”太太说。她喜欢这个旅馆老板。
“是,是,太太,坏天气。天气很不好。”
他站在昏暗的房间那一头的写字台后面。这个太太喜欢他。
她喜欢他听到任何怨言时那种非常认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态度。她喜欢他那庄严的态度。她喜欢他愿意为她效劳的态度。她喜欢他那觉得自己是个旅馆老板的态度。她喜欢他那张苍老而厚实的脸和那一双大手。
她一面觉得喜欢他,一面打开了门,向
( http: / / www.21cnjy.com )外张望。雨下得更大了。有个披着橡皮披肩的人正穿过空荡荡的广场,向餐馆走去。那只猫大概就在这附近右边。也许她可以沿着屋檐底下走去。正当她站在门口时,在她背后有一顶伞张开来。原来是那个照料他们房间的侍女。
“一定不能让你淋湿。”她面呈笑容,操意大利语说。不用说,是那个旅馆老板差她来的。
她由侍女撑着伞遮住她,沿着石子路走到他们的窗
( http: / / www.21cnjy.com )底下。桌子就在那儿,在雨里给淋成鲜绿色,可是,那只猫不见了。她突然感到大失所望。那个侍女抬头望着她。
“您丢了什么东西啦,太太 ”
“有一只猫。”年轻的美国太太说。
“猫 ”
“是,猫。”
“猫 ”侍女哈哈一笑。“在雨里的一只猫 ”
“是呀。”她说,“在这桌子底下。”接着,“啊,我多么想要它。我要那只小猫。”
她说英语的时候,侍女的脸顿时绷紧起来。
“来,太太。”她说,“我们必须回到里面去,你要淋湿了。”
“我想是这样。”她说。
她们沿着石子路走回去,进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门。侍女待在外面,把伞收拢。她经过办公室时,老板在写字台那边向她哈哈腰。她内心感到这是小事,也是麻烦事。这个老板使她觉得自己微不足道,却也很要紧。她突然觉得自己很要紧。她上楼。她打开房门。乔治在床上看自己的书。
“猫捉到啦 ”他放下书本,问道。
“跑啦。”
“会跑到哪里去 ”他说,不看书了,好休息一下眼睛。
她在床上坐下。
“我太想要那只猫了。”她说,“我不知道我干吗那么想要那只猫。我要那只可怜的小猫。做一只待在雨里的可怜的小猫,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儿。”
乔治又在看书了。
她走过去,坐在梳妆台镜子前,拿着手镜照照自己。她端详一下自己的侧影,先看看这一边,又看看另一边。接着,她又端详一下后脑勺和脖子。
“要是我把头发留起来,你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吗 ”她问道,又看看自己的侧影。
乔治抬起头来,看她的颈窝,像个男孩子那样,头发剪得很短。
“我喜欢这样子。”
“我可对它很厌腻了。”她说,“样子像个男孩子,叫我很厌腻了。”
乔治在床上换个姿势。打从她开始说话到如今,他眼睛一直没有离开过她。
“你真漂亮极了。”他说。
她把镜子放在梳妆台上,走到窗边,向外张望。天逐渐见黑了。
“我要把我的头发往后扎得
( http: / / www.21cnjy.com )又紧又光滑,在后脑勺扎个大结儿,可以让我摸摸。”她说,“我真想要有一只小猫来坐在我膝头上,我一抚摩它,它就呜呜叫起来。”
“是吗 ”乔治在床上说。
“我还要用自己的银器来吃饭,我要点上蜡烛。我还要现在是春天,我要对着镜子梳头,我要一只小猫,我要几件新衣服。”
“噢,别说了,找点东西来看看吧。”乔治说。他又在看书了。
他妻子往窗外望。这会儿,天很黑了,雨仍在打着棕榈树。
“总之,我要一只猫。”她说,“我要一只猫,我现在要一只猫。要是我不能有长头发,也不能有任何有趣的东西,我总可以有只猫吧。”
乔治不再听她说话。他在看他的书。他妻子望着窗外,广场上已经上灯了。
有人在敲门。
“请进。”乔治说。他从书本上抬起眼来。
那个侍女站在门口,她紧抱着一只大玳瑁猫,放了下来。
“对不起。”她说,“老板要我把这只猫送来给太太。”
5.文中多次提及“做丈夫的继续在看书”“看他的书”“看自己的书”,有何含义
思路解析:这几处都属于细节描写,“看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看他的书”“看自己的书”都显示了丈夫对妻子的漠不关心,侧面表现了妻子的寂寞,暗示了妻子一再要猫的原因。
参考答案:①强调了他对妻子的轻视、冷漠,表现了丈夫的独断自私。②从侧面烘托了妻子不被理解的寂寞孤独。
6.小说第一段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有什么作用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的景物入手分析。绵绵细雨给人以压抑消沉的感觉、纪念碑在雨里闪闪发光让人感到阴森冷寂、空旷的广场给人以空旷孤寂之感。这些描写是人物活动的环境,也暗示了人物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参考答案:屋外是陌生的环境,绵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细雨,冷冷的纪念碑,空旷的广场,寂寞孤寂的氛围,沉闷乏味。这些意象叠加起来,从不同角度体现女主人公的空虚失落的内心世界,为下文凭窗眺望和雨中寻猫设置了心理背景。
7.海明威小说的人物语言简洁有味,隐含着丰富的心理情感,赏析画线句子。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鉴赏小说的语言。画线的这两处文字,都属于女主人公的语言描写,可从这几句话的内容中揣摩人物的心理。
参考答案:如此卑微的愿望都得不到满足,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现了妻子生活的不如意;暗含了她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强调了她想摆脱旧生活的愿望(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8.小说以《雨中的猫》为题,有怎样的用意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探究小说标题的深层
( http: / / www.21cnjy.com )意蕴。小说中的“猫”既是故事展开的线索,也具有隐喻作用,暗示了小说的主题。雨中的猫和女主人公的处境极为相似,在风雨中栖居一隅,孤立无援,暗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卑微地位。
参考答案:①小说以“猫”为线索展开情节
( http: / / www.21cnjy.com ):寻猫、失猫、送猫。②“雨”的环境很好地烘托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推动着情节的发展。③“猫”和“雨”都有象征意义:猫的柔顺弱小的形象,在凄风苦雨中孤寂无援的处境,形象地映射了女主人公的境遇,女人想救雨中的猫,隐喻在男性掌握主导权的世界中拯救自己。(意思相近即可)
三、语言表达
9.请揭示小说《领带与小说》中的回信艺术及所蕴含的道理。(不超过30字)
领带与小说
美国的一家领带公司给海明威寄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条漂亮的领带并附上一封信:人们非常喜欢戴我们的领带,我们真希望您也能成为我们的顾客,盼望您能为这条漂亮的领带寄给我们两美元。
对这封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信怎么处理呢 老老实实寄去两美元显然不好,可置之不理也不妥当。海明威稍作沉思,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几天后,领带公司收到了一个邮包,里面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封信:人们非常喜欢读我的书。我很希望你们也会成为我的读者并购下我新近出的一本小说,现通过邮包寄上。小说定价是两美元八十美分,扣除领带的钱后,你应付还我八十美分。
思路解析:从材料来看,海明威用了同样的方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这家领带公司回了信。这封回信显然对领带公司的用心做了回应,既不失尊严,又不伤大雅。因此,应从对海明威的机智幽默和对领带公司行为进行讽刺的角度去揭示。
参考答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幽默与智慧并存;不占便宜不吃亏。(既不失尊严,又不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