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琵琶行并序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迁谪/牵挂 商贾/辜负 赠送/铮铮然
B.漂沦/腈纶 憔悴/渔樵 英俊/九江郡
C.衣裳/霓裳 幽咽/呜咽 行伍/琵琶行
D.船舷/管弦 真谛/啼血 鱼虾/虾蟆陵
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qiān,gǔ/g
( http: / / www.21cnjy.com )ū,zèng/zhēng;B项,分别读lún,qiáo,jùn;C项,分别读shɑng/cháng,yè,háng/xíng;D项,分别读xián,dì/tí,xiā/há。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快弹数曲 快:赶快。
B.歌以赠之
歌:歌唱。
C.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句。
D.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退回。
思路解析:这四个词语都属于古今异义。A项,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畅快,愉快;B项,“歌”,名词活用为动词,作歌,指写这首长诗;C项,“言”,在文中是“字”的意思。
答案:D
3.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使快弹数曲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B.②千呼万唤始出来
②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C.①轻拢慢捻抹复挑
②商人重利轻别离
D.①满座重闻皆掩泣
②座中泣下谁最多
思路解析:B项,
“始”,都是副词,才。A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数”,①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②名词,数量。C项,“轻”,①形容词,用力小;②动词,轻视。D项,“泣”,①动词,哭泣;②动词活用为名词,眼泪。
答案:B
4.下列加点的词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思路解析:A、B、C三项均是借代;D项是比喻,用“冰下难”来比喻琵琶声的冷涩。
答案:D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左迁”“出官”“迁谪”这三个词在本诗中都表示被贬官降职的意思。
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迁”,与之相似的是“除”。
C.“出官”的意思是原来在京城做官的被调离京城,一般不涉及官职升降。
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除职。
思路解析:B项,“除”表示授予官职;C项,“一般不涉及官职升降”错,“出官”多指被贬;D项,“谪”指封建时代官吏降职,调往边远地方。
答案:A
6.将下列名句补写完整。
(1)日出江花红胜火, 。(白居易《忆江南》)
(2) ,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3) ,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
(4)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更待菊黄家酿熟,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6)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1)春来江水绿如蓝 (2)文章合为时而著 (3)试玉要烧三日满 (4)浅草才能没马蹄 (5)共君一醉一陶然 (6)此时无声胜有声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7~9题。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7.对下列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思路解析:C项,并不是“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音摹写琵琶弹奏的声音,表现其清脆悦耳。
答案:C
8.这段文字,通过对琵琶女弹奏的描绘,
( http: / / www.21cnjy.com )显示了琵琶女 ,可谓声情并茂。结尾两句是 描写,有 的作用。
思路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课文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题干的前后语境。第一空要从塑造形象的角度思考,第二空要从描写的角度思考,第三空要写出这种描写的感人效果。
参考答案:高超精湛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情感 侧面 烘托出乐曲余音绕梁,曲终犹在的动人魅力
9.像这段描写弹奏音乐的文字,在文中共有三处。请说说它在文章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
思路解析:审准题目要求是答题的关键,题目要求从“结构”和“塑造形象”两个方面作答。结构上串联全诗,形象塑造上,要兼顾琵琶女和作者两个形象。
参考答案:音乐描写贯串全诗,这些描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既写出了琵琶女弦上所表现的情思,也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感受,二者的共鸣和交流,让读者感受到人物内心感情的跌宕起伏,留下无穷韵味。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0~11题。
夜闻歌者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词堪愁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0.这首诗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
思路解析:概括人物形象要抓住两个特点“颜如雪”“娉婷”“十七八”以及“愁绝”“泣”“独”“凄切”分析。
参考答案:本诗塑造了一位年轻美丽、孤独凄凉的歌女形象。
11.“夜泪如真珠,双双堕明月”一句在描写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思路解析:这是这首小诗中描写最生动形象的一句,可以从修辞手法的使用、表达角度等方面分析其效果。
参考答案:这句诗采用了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修辞手法,将晶莹的泪珠比喻成真珠,双双坠落在明月下澄澈的江水中,来表现这位歌女的悲伤;另外,这是一个特写镜头,有想象的成分,放大了“泪珠坠入江水”时的悲哀,更能打动读者。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13题。
听颖师弹琴
[唐]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
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
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
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
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2.作者在描写音乐这一无形的事物时采用了怎样的方法
思路解析:这首诗的前六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写音乐,把虚无缥缈的音乐写成“昵昵儿女语”“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喧啾百鸟群”等,既有听觉的,也有视觉的;有比喻,有想象。抓住描写的内容与特点简答即可。
参考答案:诗歌化无形为有形,利用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联想、通感等手法,致力于把比较难于捕捉的声音转化为比较容易感受的视觉和听觉形象,准确传达出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变化。
13.请用简明的文字,赏析“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两句诗的意境。
思路解析:这两句化听觉感受为视觉形象,结合诗人想象的图景和要表现的音乐效果分析鉴赏即可。
参考答案:天朗气清,风和日丽,远处浮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几片白云,近处摇曳着几丝柳絮,它们飘浮不定,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却又逗人情思。这两句给人高远阔大、婉转悠扬之意境。
三、语言表达
14.(2015·芜湖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必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这些经典有更多更深的了解,并且站在当代角度进行解读。②而经典作品则为学习者提供了沟通与交流的可能,成为塑造社会共识的基础。③阅读经典,有助于提升学习的效率。④单纯的个性化阅读,可能造成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⑤重提阅读经典,看似老生常谈,却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经典具有独特的魅力,首先,
( http: / / www.21cnjy.com ), 。以文学为例,一部《红楼梦》如同多棱镜,为官者看到为官之道,风雅之士看中诗词歌赋与琴棋书画,管理学者感受管理文化。用不同的眼光切入,经典作品就能做出不同的解读。其次,经典作品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时效性。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描述的项羽始终不妥协于现实,具有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永恒特质。这种对自我价值的探索和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研究价值。
(1)材料中画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正确排序。(只填写序号)
思路解析:从所给的语句看,⑤句引出话题,③句谈阅读经典的意义;④②①按照由个人到民族的顺序,说明阅读的意义。
答案:⑤③④②①
(2)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表达简明,不超过20字。
思路解析:注意“首先”和“其次”在表述方式上的一致性,从横线处的文字可以看出谈论的是“多角度解读”的问题。
答案示例:经典作品蕴含丰富,具有多种解读的可能性。